陈于朝苎萝山稿募建浮图小引代父

按:陈于朝是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之父,擅长文字,常常给父亲及祖父写文案。此文是陈于朝为父亲陈性学撰写的募捐枫桥下汇地牛头山上建造乾元塔的小引,今附全文如下:

募建浮图小引(代父)

在《六经》[1]有卜涧瀍[2]度隰[3]原者,故宋儒自紫阳[4]、伊川[5]、季通[6]而外,往往诋堪舆家[7],而终不能议世之谈阳宅者。紫阳尝言“冀都[8]是天地间大风水,故尧舜禹皆以为都,非地之灵而何”。即如温公[9]雌黄[10]《葬经》[11],与诸儒聚讼矛盾,温公乃不识王霸[12],且以安石[13]入相为得人,其说未敢遽信,当取其征以断之。孔子葬于泰山,泰山发祖于昆仑之正脉,黄河清河[14]交会如襟带,而前向东海,此亦天地间一大葬地。禹穴[15]在会稽,地脉由岷山[16]北来,以尽于此,浙江拥其行龙,东海潴其秀气。是知圣贤未尝不慎卜宅兆,特以近于利而不言耳。至于阳宅而复议之,何耶?会稽千岩競秀,人文蔚然称盛,游闲[17]公子结驷连骑。吾邑山川粗厉,人文寥寥[18],千金之子,未易接踵。独枫桥一带,差足白眉[19],而西北倾陷。西北又为诸乡流水尾闾[20],非独关枫桥一隅之利害。父老集议,将于牛头山[21]立一浮图,名曰“乾元塔”。宋有“元祐塔”[22]在东南境上,并修筑之浮图,本佛门善事,今借以储地灵[23],一举两得。诸君子其共成之,大果证菩萨,小果受洪福,可自此起也。岁在癸卯十月既望,倚庐中人陈性学题。

[1]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2]涧瀍:二水名。均流经今洛阳市境注入洛水。《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孔传:「又卜涧瀍之间,南近洛,吉。」

[3]隰,低湿的地方。

[4]紫阳: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

[5]伊川:宋理学家程颐的别号。字正叔,宅于河南嵩县东北耙耧山下,地处伊川,故称。《宋史道学传一·程颐》:「﹝颐﹞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涪人祠颐于北岩,世称伊川先生。」

[6]季通:蔡元定(—),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

[7]堪舆家:古时为占候卜筮者之一种。后专称以相地看风水为职业者,俗称「风水先生」。《史记日者列传》:「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明宋濂《<葬书新注>序》:「堪舆家之术,古有之乎?《周礼》墓大夫之职,其法制甚详也,而无所谓堪舆家祸福之说,然则果起于何时乎?盖秦汉之间也。」

[8]即冀州,是汉地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辽宁省、陕西省全境及内蒙部分地区。

[9]温公:即司马光,字君实,运城市夏县人,为宋代宰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资治通鉴》,死后归柩故里,并赠封为温国公。

[10]雌黄:议论;评论。唐无名氏《<颜氏家训>序》:「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学优才赡,山高海深,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

[11]《葬经》又名《葬书》,作者为(晋)郭璞。是古代一本对风水及其重要性的论述著作。

[12]王霸:王业与霸业。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1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4]清河:古河名。先秦见于《禹贡》的河水(黄河),自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西南)改道东行见于《汉书·地理志》的河水后,宿胥口以北河水故道内黄以南一段,受黎阳诸山泉流汇注,由原来的浊流变成清流,因而被称为清河。

[15]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省绍兴之会稽山。《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闲云禹入此穴。」

[16]岷山:山名。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分水岭,岷江、嘉陵江支流白龙江发源地。《书·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

[17]游闲:优游闲暇。亦指优游闲暇之人。《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18]寥寥:形容数量少。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古今当其任者,盖寥寥可数。」

[19]白眉:《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后因以喻兄弟或侪辈中的杰出者。

[20]尾闾: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这里指枫桥江泄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21]牛头山位于现枫桥镇三江村汇地自然村,山上建有永枫庵与永枫塔(乾元塔)。据说庵中曾有陈洪绶年轻时所作的猛虎壁画一幅。

[22]元祐塔又称东化城寺塔,位于绍兴市诸暨市枫树桥镇钟瑛村紫微山上,建于北宋元祐七年(),至今有千余年历史,砖木结构,塔身平面呈正方形,原高7级,现存4级,全塔纯砖结构,呈四方形,技艺高超,造型别致,属国内罕见。年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明何景明《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复,谁谓地灵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