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迹战国时代建的这处水利工程,至今还
我国历史悠久,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并一直传承到今天,从没中断。我国纳入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就有30多处,其中包括在四川的一座二千多年前建成的超级水利工程——都江堰。这座年前由李冰父子主持建造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的作用,这是世界上的奇迹。来这里参观游览有助于人们对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人们的民族自信心。都江堰水利工程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离堆公园、飞沙堰和宝瓶口等。
我们先来看一下都江堰南桥(原名普济桥),是南街与复兴街上的一座仿古廊桥,也是都江堰的一大景观。南桥始建于元朝之前,称为凌云桥。到清朝清光绪初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并改名为普济桥。后屡遭水毁,又屡次重建,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汉川地震受损后于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改建,成如今的样式和规模。
都江堰南桥横跨宝瓶口上,大桥全长54米,宽12米,桥头堡呈三层重叠飞檐。整座桥雕樑画栋,酷似一条艺术长廊。这座廊桥是我见过的规模最大的,也是最漂亮的一座。
年前,传李冰父子治水时在这里制服孽龙,后人在此建祠祭祀,至北宋初年改称“伏龙观”。汶川地震后遭重创后重建,观中展示了李冰父子当年治水的功德和出土的珍贵文物。
在伏龙观中展出许多珍贵的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东汉李冰圆雕石像,这是在年迁建索桥时于三号桥基坑里出土的。雕像两袖和衣襟上各有浅刻题记一行。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字样,证实是李冰的雕像。石像造于东汉,距今已多年,非常珍贵。
公元前年正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在鳖灵开凿的基础上,开始修建都江堰。经过五年多的奋战,于公元前年工程基本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分为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个主体工程组成。一直到现在这座水利工程仍然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航行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鱼嘴分水堤”的作用是将岷江分成内外两部分——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的主河道,起到排洪的作用。内江是人工开凿的水渠,引岷江水用于农田灌溉。
飞沙堰溢洪道的作用是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大量江水被分流到外江,有效地防止了内江发生洪水。它的另一作用是利用离心力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抛入外江,防止内江泥沙淤积,保持内江的通畅。
宝瓶口是两座山之间的抑流通道,控制内江进水量,彰显多年前的古人聪明的才智。右边的山丘,是当年开凿宝瓶口时留下的石堆,称为“离堆”。
“都江堰实灌万亩纪念碑”,年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建堰周年(公元前年—公元年),都江堰举行了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揭碑仪式,这座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旅行提示:从成都去都江堰最快捷方便是乘坐火车,最快20分钟即可到达。景区不是很大,两三个小时可以游完。周边还有青城山(AAAAA),大熊猫基地(AAAAA)等景区,可以一并游览。景区内的观光车没有必要乘坐,步行完全可以轻松搞定。建议游览路线:伏龙观、人字堤、安澜索桥、二王庙、步云梯、玉垒阁、出口。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