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问渠哪得清如许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

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5686247.html

四川阿坝县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境内绿草茵茵,云海翻腾,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陈天湖摄/本刊   

年四川省聘请约8.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带动8万多个家庭稳定脱贫

预计年四川完成造林万亩,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将达到85.8%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天湖谢佼张海磊

青藏高原蕴藏全球最集中的山地冰川,又称地球第三极。高原向东俯冲,留下千山万壑,白雪渐次转为绿色。尤其是四川藏区,湿地星罗棋布,千万年庇护长江、黄河之源,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也是全球变暖趋势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湿地干涸、土壤裸露、草原沙化……种种生态挑战叠加呈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的四川藏区各族儿女继续不懈拼搏,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气概,抬水面,澄风沙,复林木,在江河之源筑起上游生态屏障。

把守护生态摆在第一位

从年1月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民族母亲河换了新颜,开启了历史性发展的新征程。

茫茫九派流中国,长江黄河源四川。四川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长江、黄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建设美丽四川、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大决策,紧紧抓住了这个历史性机遇。

为加快以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布局,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增强上游意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突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严格实行“省负总责、州为主体、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川省林草部门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先后完成了《四川林草——四川林草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规划(—)》《川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编制,着力构建“四区八带”的生态修复空间格局、“一轴五屏”的自然保护空间格局、“五区协同、集群发展”的林草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他们会同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围绕川西北防沙治沙、退化草地治理、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修复、干旱河谷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等重点,谋划了一批生态保护重点项目,对生态补偿、生态治理、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给予更多政策倾斜。

“阿坝州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天然屏障,把守护生态摆在第一位,全州单位GDP能耗下降6.16%,严禁在长江黄河重要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纸、印染、制革等项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长杨克宁说,黄河流域3个断面,岷江流域22个断面,嘉陵江流域7个断面,达标率全部为%,6个出州断面水质长期保持为Ⅱ类水质。

杨克宁说,为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各级党委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管发展、管行业、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履行好“一岗双责”。由于全州均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生态环保投入力度空前:年以来中央累计下达资金46.79亿元,实施转移支付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个,匹配转移支付资金45.1亿元;年以来州本级财政投入生态环保资金92.49亿元。与此同时,生态修复治理得到全面加强。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常年有效管护天然林万亩、集体公益林万亩、退耕还林76.68万亩、围栏草场万亩、草原禁牧万亩,完成沙化土地治理62.38万亩,水土保持治理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9个,生态功能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黄河九曲第一弯局部江宏景摄/本刊   

生态与发展兼得

四川藏区是脱贫攻坚三区三州的重点区域,如何统筹生态与发展、做到鱼和熊掌两者兼得?

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的探索回答了人们的困惑。

雅砻江在这里发源,全县万亩的天然草地约占四川省草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县长罗林白天治理草原,晚上在黑土滩上睡帐篷,一住大半年,腿患严重风湿,站不了几分钟就会抖。很多人不喊他县长,喊他草地娃罗林。几年下来,板结荒漠开始长出牧草,“逐草游牧”向“种草定牧”转变。

在石渠县色须镇,记者看见成片被铁丝网围住的草地里长满了一尺多高的牧草。当地牧民说,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黑土滩”,根本没有草,板结化严重。年,县政府号召农牧民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在家门口退化的草原上种草、维护,修复生态,很快见到成效。

年至年,石渠一个县就实施退牧还草万亩。“有的牛多,有的草场大,建合作社集约化管理实现集体富裕。”罗林说,以前放牧0头牦牛需要40余名劳动力,通过畜牧业集约化后,只需8名劳动力。

一进石渠县达拢村,就听说公秋迟里家的头牦牛少了大半。作为从23头牛起家的致富带头人,他怎么想的呢?

43岁的公秋迟里说,草原退化严重,门前变成了裸露的黑土滩,“不治理,牛迟早有吃不到草那一天。”公秋迟里主动把牦牛降到头左右,所得数百万元投入圈舍修建和牧草种植。

人不放牧干什么?美景处处的四川藏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衍生出新岗位。如阿坝州出台政策,吸纳贫困户从事生态公益岗位,仅松潘县就新增个公益岗位。

在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寒盼村村民甲凸茨地正在巡护草原。他说,寒盼村和邻村川盼村原来是一个村子,多年前却被一场泥石流冲成两半,成为生态恶化的教训。

“我当草原巡护员已有10年,冬春一周巡两三次,主要看有没有滥挖草药、草皮和肥土的现象。”甲凸茨地说,保护好生态就有发展旅游的本钱。

镇坪乡解放村党支部书记多吉次仁说,11名贫困村民担任巡河员,每个月有元工资,村里装垃圾的编织袋,重复使用,每个月都要用坏上千个。

藏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示范带动还助推脱贫攻坚,实现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并举。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四川已按时兑现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仅年,中央和省财政就向88个贫困县补偿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21亿元。四川作为全国最早启动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试点的省份之一,护林员从全省各贫困县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中选聘,通过调剂天保工程国有林管护费,年全省聘请约8.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带动8万多个家庭稳定脱贫。

“狼王”归来背后的湿地故事

年1月,致公党四川省委员会农业委员会主任、生态专家沈尤又一次来到若尔盖湿地,在这个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找寻草原狼的踪迹。

在九曲黄河第一弯唐克乡等处,他看到几头草原狼正在翻越草原上的铁丝围栏,准备偷袭牦牛群,却被牦牛逼退。从大小、毛色来看,其中有一头幼狼。此行他还观察到藏狐、藏原羚、大天鹅、高山兀鹫等高原物种。

“狼、狐狸等位于食物链顶端动物的出现,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物量不断增加,食物链完整,生态环境在逐渐改善。”“狼王”归来,让每年定期前来观察记录的沈尤异常高兴。

二十多年前,还是大学生的他随成都大学社会实践队到若尔盖湿地植树治沙,“那时生态恶化,草原上一个接一个的小土包,底下是鼠害,植被根系被咬断,风一吹,黄河两岸草原上就刮沙尘暴。”沈尤说,草原狼逐渐稀少,湿地面积加剧缩小。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若尔盖湿地堪称黄河之肾。黄河上游水量的30%来源于此,湿地蓄水总量近亿立方米,泥炭总储量达70亿立方米。其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温室效应等方面的作用无法替代。

80多年前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孕育多处湿地的若尔盖大草原广袤丰沛,黑颈鹤引项而歌,梅花鹿俯首喝水。如何让黄河上游恢复往昔的生态环境?

若尔盖大草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生态圈,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壤塘,甘肃省的玛曲、碌曲,青海省的久治等黄河上游县,约5万平方公里。必须总体施策、各方协同。

年以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向若尔盖湿地倾斜,一大批沙化治理项目投入。仅四川阿坝一个州,就向黄河流域各县累计投资1.2亿元用于湿地保护。

在若尔盖湿地核心的花湖区域,木栈道被拆除,恢复自然生态。通过历年扩湖补水还湿,水面由年的公顷扩大到公顷,水位新增30厘米,恢复周边半沼泽和干沼泽上万亩。

如今,黑颈鹤在这里翩跹起舞,红军长征途经的湿地沼泽又见盎然生机。

生态保护成为考核新导向

走进森林王国木里县,只听丛林啸,不闻刀斧声。

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角的藏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47%,森林面积约占全国百分之一。

森林一度是这里重要的砍伐资源。李龙忠记得他到木里林业局当伐木工砍的第一棵树,3个人轮流钻到大树肚子里,像挖山洞一样往外砍。“到年,我完成的木材生产任务近20万立方米,相当于砍了亩原始林。”这位退休伐木工对记者说。

年特大洪灾过后,中央决定长江上游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天保工程。紧接着在西部地区实施坡地退耕还林工程。四川十万砍树人变成栽树人,千万农民割掉陡坡上最后一茬庄稼,规模前所未有的植树造林在四川展开。

卫星从太空俯瞰,四川藏区的绿色仿佛“开挂”一样,快速蔓延。木里林业局将树栽满了木里,又栽满了凉山,感叹已经没有地方栽树。而当年伐木工人向上级争取“留给子孙”的九寨沟,早已是举世知名的世界自然遗产。

年9月,九寨沟县被当时的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四川第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该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保护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生态保护成效成为考核政绩的新导向和新标尺,高质量助推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

近年来,四川通过实施绿化全川行动,提升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效益,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实现四川山青地绿、应绿尽绿。预计年四川完成造林万亩,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将达到85.8%。

2月12日,四川藏区位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若尔盖县、红原县、色达县、汶川县、白玉县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整体效益,转变生态保护地区的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流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母亲河方兴未艾的生态保卫战、持久战,又翻开了崭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