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华夏1929年的成都,处处是古
上个世纪上半叶,日本侵略者为吞并中国,派出情报人员以探险和学者的名义,拍摄大量中国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于年至年间出版成《亚东印画辑》,总计余张,而《亚细亚大观》总计张,这些照片的很多景观和人文瞬间早已消失,对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中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为让更多人回望祖辈生活过的华夏大地,《图游华夏网》特别制作《老照片中的华夏》系列图记,本篇照片均来自四川成都地区。
亚细亚大观57回(年2月出版),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图中是成都蜀王府城墙的南门,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后,在古蜀王城旧址仿紫禁城修建蜀王府,清初被张献忠焚毁,在清康熙年间改建为贡院,前方一座牌楼,上面是康熙帝手书的”为国求贤“匾额,两旁侧匾分别为”会昌“、”建福“。
亚细亚大观57回(年2月出版),位于都江堰青城山上的原始森林,一棵棵巨树拔地而起,有的树龄可达千年。
亚细亚大观57回(年2月出版),位于青城山上的朝阳洞,为道家清修之处,洞前庙观依势而建,徐悲鸿曾游此,并留下:空洞亲迎光照耀,苍崖时有凤来仪一联。
亚细亚大观57回(年2月出版),成都城内的街道,传统的蜀地民居,风格清雅,裹着小脚的妇人,与打着洋伞的新潮女子,在大街上相映成趣,另一侧的阴凉处,是几辆人力车。
亚细亚大观57回(年2月出版),成都春熙路上的中华书局成都分局,设立于年,图中一个小贩挑着筐走在门前。
亚细亚大观回(年11月出版),民国时期的成都博物馆,馆藏文物大多以蜀汉时代的遗存为主。
亚细亚大观回(年11月出版),成都郊外的双孝祠堂,应是如今的百花潭公园附近,今已不存,图中三人头戴大盖帽,高矮不同,不知是何身份。
亚细亚大观回(年11月出版),位于青城山上的集仙桥,桥下溪水潺潺,桥上如楼亭,游人览至此,观景休憩,恰如仙人相聚。
亚细亚大观回(年1月出版),位于成都郊外的白水川铜山,铜矿储量丰富。
亚细亚大观回(年1月出版),四川地区养猪的副产品猪鬃,是当时重要的民用和军用物资,主要制作各种刷子,特别是火炮刷的重要原料,当地猪种的鬃毛不伤炮膛的膛线,日本人曾大量进口。
亚细亚大观回(年1月出版),位于当时成都东门东胜街的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唐朝玄奘法师从长安来成都,在此寺受戒,在成都期间学佛讲经历时四、五年,后走上西天取经之路,后唐玄宗避乱成都期间,遇寺僧英干街头施粥并祈福国家,亲敕”大圣慈寺“,后扩建为唐朝皇家寺院,图中建筑为清同治年间复建。
亚细亚大观回(年1月出版),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的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部分组成,明初将祠庙合一,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
亚细亚大观回(年1月出版),成都浣花祠,位于杜甫草堂旁,相传唐代宗期间的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妾任氏,助其夫平叛,被封为冀国夫人,因其住在浣花溪畔,居杜甫旧宅后,舍宅建梵安寺,后人便建祠纪念她,明末草堂、寺、祠均毁,图中建筑为光绪年间修建。
亚细亚大观回(年1月出版),位于成都南门外六华里处,锦江右岸的山崖上,一座四层塔楼,名为廻欄楼,登此楼,可一览成都平原,成为当时成都风雅人士聚会的佳所。
亚细亚大观回(年1月出版),岷江流域的蛮子洞,在江边悬崖上,凿有石洞,不知是修行人所居,还是古代崖葬之处。图中江水流深,几艘民船静静停靠岸边。
亚细亚大观回(年9月出版),位于彭州的白水河铜冶炼厂,建在河边的厂房,烟囱高耸,白烟弥漫。
亚细亚大观回(年9月出版),位于成都锦江上的九眼桥,初名宏济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公元年,清乾隆年间改建,因九孔而称今名。图中江水清浅,两岸古建连绵,古意盎然。
亚细亚大观回(年9月出版),位于成都北门外五华里的驷马桥,桥虽小,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东晋时期《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司马相如是成都人,奔赴长安之时,许下豪情壮志,后人因此改为驷马桥,图中桥头刻有诗碑,内容为唐朝岑参所写的:长桥题柱去,犹见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亚细亚大观回(年10月出版),成都青羊宫,是道教的全国重点宫观,初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传说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黄巢起义时,唐僖宗避乱成都以此为行宫改为青羊宫,明朝时被毁,图中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
亚细亚大观回(年10月出版),成都市内的西式建筑,隐约有中式之风。
亚细亚大观回(年10月出版),位于成都郊外的高级小学校,学生们在操场上列队,统一的校服,背后的校舍是传统的楼殿建筑。
亚细亚大观回(年10月出版),当时成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一对陶俑人物,年代不详。
亚细亚大观回(年10月出版),成都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展示区,按各个年代排列,有青铜器,兵器等,摆放在玻璃柜中供人欣赏,墙壁的拓件是唐普惠寺内井栏的所拓内容。
亚东映画辑回第5张(年3月出版),成都南门前,左侧已见明显的坍塌。
亚东映画辑回第6张(年3月出版),青羊宫内的八角堂,柱子雕有盘龙,堂内供有老子骑牛像。
亚东映画辑回第8张(年3月出版),成都博物馆内的书画展品,正中悬挂的画像是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才情横溢,因出身乐户,终身坎坷,两旁的对联内容为:一种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忆南朝。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成都武侯祠内的丞相祠堂,纪念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祠林内柏树森然,杜甫写过一首《蜀相》纪念诸葛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成都街头,沿街的商铺旁,一位老人挑着灯芯,沿街售卖,只见他脚穿草履,身着袍依,头戴瓜皮圆帽,腰身委垂,此时,一个小男孩正倚着门槛,看着外面。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前往成都路上的破旧客栈,甚为简陋。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位于成都的万里桥,唐朝《元和郡县图志》载:“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而得名,历代居住成都的诗人,也吟诵此桥甚多。如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刘禹锡有: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薛涛有: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陆游有:万里桥边带夕阳,隔江渔市似清湘。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青羊宫门前的集市,交易着各种竹器篮筐,图中四人,两男两女,右上的男子,嘴里叼着长长的烟管。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成都的杜甫草堂,诗人杜甫于公元年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前来成都,居于浣花溪畔,曾写《狂夫》一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位于锦江畔的望江楼,明清时期,为纪念唐代才女薛涛而修建,因靠近舟船码头,也成为列代成都人迎来送往的所在。图中除了船行江上,还有几位少年在水中嬉戏。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从锦江前往成都的途中,可见水车正在汲水灌溉。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岷江上游,一群渔夫,站在岸边岩石上,手执长长的网兜,伸向急流中,捞取渔获。
亚细亚大观27回(年6月出版),青城山上的樵夫们,背着砍刀和砍锯,长期的攀山砍柴生活,露在外面的小腿肚,肌肉发达。
亚细亚大观28回(年9月出版),距离彭州二十里之遥的湔江上游,当地人用竹子和柳条制作的长桥,见证了当地百姓的聪明才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