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古代的四大水利工程,无不凝结着古
#慧质兰昕#原创首发,盗文必究
人类的智慧都是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其创造的中华文明永远彪炳史册!
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治水史。
不只中国史是一部治水史,
全世界重要文明: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都与水有关。
回顾中国古代的四大水利工程,
无不凝结着古人的心血和智慧。
余秋雨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毫无疑问,都江堰是我国
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水利工程,
以至于所在地的城市都以它来命名。
它始建于公元前年前后,
由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包含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它巧妙地选择岷江出山口
与成都扇形平原顶端结合部作为堰址,
凿开玉垒山伸同江心的余脉,
形成坚固的、水量可控制的
宝瓶口引水口。
同时,它在岷江弯道江心作鱼嘴分水堤,
分水分沙;又在鱼嘴分水堤
与宝瓶口引水口之间,
构作飞沙堰泄洪道,自动泄洪排沙,
既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
又防止洪涝灾害发生。
都江堰的建造,使成都平原
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为秦国的兼并天下的作战
打下扎实的基础。
古人在治水防洪的路上,走得一波三折,不知有多少人为之献身,这几处功在千秋、造福一方的水利工程至今令世人瞩目,先辈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能力惊艳到后人,在没有机械设备人背肩扛的落后时代,他们的执着与坚贞令人敬仰。
古人的智慧,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势疏而不堵,甚至为我所用;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是知识没进步还是智商没增长?又或者是某些别的因素让人把心思用错了地方。
洪水如猛兽般袭来,面对这样的天灾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安然无恙。隔着屏幕,我们似乎都能感受到,河南的兄弟姐妹们正在面临着怎样的泼天大灾。
战胜灾难后,也应反思和总结;确保国泰民安!
今日之中国其智慧、其创造力、其凝聚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天灾无情不会停止,人间有爱众志成城,加油河南!加油郑州!
三百多个西湖,一起倒进郑州。
处于天灾面前,古人能怎么办?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此心不敬,水必摧之。
是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狂风暴雨不肯歇,洪水猛兽,又在豫造
孽。
波涛汹涌淹城镇,叫人心底直淌血。
军民情深把手携,共克时艰,斗志莫松
懈。
夜以继日救灾难,抗洪史诗挥汗写。
李冰父子都江堰,
灌溉排洪久领先。
沃野千里天府国,
至今仍然做贡献。
锦绣文章属苏轼,
心怀坦荡百姓念。
西湖修得苏公堤,
仁人志士千古传。
注:
文章图片由互联网提供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秦一原创。
#今日话题#
浴水重生河南,抗灾英雄人民。
上下同心协力,风雨同舟深情!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加入讨论哦。
想了解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