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什么能在南宋抗元战争中屹立到最后恐
南宋理宗年间,此时的南宋王朝正在蒙古帝国强悍的军事压力下苦苦地挣扎着。宋蒙战场主要分为荆襄、两淮、四川三个战区,而其中尤以四川战区的交锋最为激烈。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由于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且蜀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宋蒙双方都在这一区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人力、物力,双方都憋足了劲儿在四川进行着漫长而残酷的拉锯战。
原本南宋守蜀的方略是屯重兵于蜀地外围,依托七方关、仙人关、武休关为据点,在阶州、成州、西和州、凤州、天水军等五处州郡的区域与蒙古军队交锋,这就是著名的“三关五洲”防御体系。
但是,随着蒙古帝国的逐步蚕食以及南宋的接连兵败,蒙古帝国将战线渐渐往四川腹地方向推移,而南宋的“三关五洲”防御体系也基本上瓦解。直至淳祐二年,一位新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受南宋朝廷委派前来四川主政之后,一套让蒙古人谈之色变的新型防御体系开始在巴蜀大地悄悄建立起来!
一、余玠治蜀,结寨筑堡,固守关键
淳祐二年,南宋名臣余玠正式上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开始全面主政四川。余玠此番是带着满腔豪情而来,他曾向宋理宗保证:愿假十年,手掣四蜀之地,还之朝廷!所以他在到任之后便立即开始革除弊政、整顿军队,并对四川抗蒙的整体防御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这次防御改造主要体现了三个思想:
一是收缩兵力,固守要隘。首先将蜀地宋军进行收缩,集中有生力量于蜀地各个要冲之地,防止蒙古军队深入巴蜀腹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依托蜀地山水险峻之势,开始大规模修建山寨堡垒,从而形成一个互为犄角、多层次、有纵深的防御网络。这些山寨堡垒我们统一称之为“山城”,有它们的存在便使得蒙古军队一旦深入四川境内则处处受制、处处碰壁!
二是以蜀中重镇为支撑,形成弹性防御。在全面撒网的基础上,余玠重点对金堂云顶城、蓬安运山城、苍溪大获城、通江得汉城、奉节白帝城、合川钓鱼城、南充青居城、剑阁苦竹城进行重点经营。以这八座城池为中心,外围安置各类营寨堡垒,内部则发展农业、寓兵于农。蒙古大军一旦到来,则依托外围营寨逐次抵抗,核心重镇予以协调支撑。这八座城池就是蒙古人闻之色变的“蜀中八柱”!
三是长江沿线构建指挥中心。在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中,还确定了嘉定、重庆、神臂、白帝诸城为后方指挥中心,均位于蜀中长江沿线。这是对前线山城堡垒群的整体支撑,同时也是蜀中的最后防线。由于其依托长江水网构建,极大的限制了蒙古骑兵的机动能力,是南宋后期抗蒙的主要依托。
二、山城防御体系的外在特点
一是蜀中山城的整体分布。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在蜀中各地呈现出外围分割、中心肢解、后方支撑三层战略思想。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不是把蒙古大军死死的挡在四川之外,而是让蒙古大军进入四川之后被肢解得支离破碎。
首先,外围的嘉定、苦竹寨、云顶、长宁城、得汉城、大获城等,在四川的西北部围了整整一圈,其目的在于蒙古军队攻入四川之时,被这些险要的据点城池进行初步分割,从而使对方的整体攻势被削弱。
其次,登高城、运山城、蓬溪寨、青居城、钓鱼城、礼义城等构成了山城堡垒群的中间区域,这些密集的山城依托四川的山川和水网把蜀中各地分割成无数的小块区域。只要守住了这些山城,蒙古大军进来之后同样也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进攻合力,时间一久,后方保障困难,则必然逐渐陷入疲敝状态。
最后,以重庆城、皇华城、天生城、白帝城等中心城市为大后方。通过这些中心城市形成山城防御体系的骨架,岷江、涪江、沱江、嘉陵江、渠江与长江等水网组成天然的交通网络,使得各处山城能够得到有效的兵员、粮草、辎重的支撑,不至于被蒙古军队分割包围而逐个击破。另一方面,在蒙古军队受困于坚城之下时,也是依靠这些中心城市聚集兵力实施战略反击。
二是各个山城的具体类型。山城防御体系中的各个山城的建造均是依托地势而起,充分地将自然地貌的优势最大化。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是山地型。这种类型的山城主要是依山而建,依托险峻的山势而构筑复杂的堡垒群,对进攻该处的蒙古军队进行立体式的打击。这一类城池比较著名的有苦竹寨、运山城、凌霄城等等,其在抗蒙战争中发挥了极为突出的防御作用。
接下来是河流交汇型。这类山城主要是在四川水网交汇之处建立,从而形成控遏要冲的职能。这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合川钓鱼城了。当年蒙哥率大军南下攻蜀,合川钓鱼城是重庆府的最后屏障,其凭借险峻的山势和发达的水路交通在十万蒙古大军面前屹立不倒,最终连蒙哥大汗也毙命于此,使蒙古人不敢正视我川中之地。
最后是河流沿岸型。这类山城依托四川水网沿江而建,主要依托水路支援而便于长期固守,具有极强的支点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神臂城了,位于现在的泸州。南宋军民依托此城多次击退蒙古军队的攻击,其战况之惨烈属四川抗元之最,也铸就了川人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三、山城的内部构造
前面讲了山城防御体系的外在特点,我们会发现这套体系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点在于:各个山城必须能够守得住,而且是能够长期坚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山城为什么能够守得住?
一是具备极强的防御系统。山城多是依据四川险峻地貌因地制宜而成,以城墙填补山势、河流之间的空隙,从而与自然环境形成浑然一体的防御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城墙、山峦之上架设炮台、箭楼等攻击设施,形成立体交叉火力网。此外城内还有多处暗门、暗道,用于调动兵马、藏兵偷袭等,正是这一整套复杂的防御体系,使得每一座山城都成了蒙古军队的噩梦!
二是具备完善的生活系统。山城之内设有相应的居民区,构建了复杂的排水系统,尤其是经过人工开凿水井或者引入河水、兴建蓄水池等办法而解决了至关重要的水源问题,从而使得每一座山城都能够长期坚守。而在余玠主政四川时期,对于山城的经营更是不遗余力,许多大型山城之中还设有书院、州学、寺庙等设施用于教化当地百姓。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重庆府学、运山城上的蓬州州学、白帝城上的夔州州学等。
三是具备发达的道路系统。各个山城内外及周边道路四通八达,但除主干道之外多是以山间小径为主,宽不足一米。这样一来既方便了城内军民的及时调动,同时又限制住了蒙古侵略者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而在限制敌人的同时又最大化的为己方守城提供了多种便利,这样精巧的设计让人不得不叹为观止。
四、落幕
四川抗蒙斗争前后历时52年,甚至在南宋君臣在崖山海战全殁之后尚且又支撑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如余玠、张钰、曹友闻等一个个英雄的将领,以及南宋军民不屈的精神,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四川山城防御体系在这当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一整套完善、精巧的防御体系凝结了南宋四川军民的智慧,同时也记录了他们在那段黑暗的岁月中坚韧的斗争过程。尽管南宋最终在蒙古帝国的铁蹄之下飞灰湮灭,尽管文明的世界最终被野蛮所摧毁,但是华夏依然在延续,前人的精神和智慧依旧值得我们赞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