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为成都写了这么多首诗的他们,竟然从

在《全唐诗》中,“成都”共出现次之多,他们为什么要写到成都?不管是否身在成都,这里有太多的理由让诗人们惦念。

主要原因:人际交往唱和

代表诗人:

齐己(12首)元稹(10首)卢纶(6首)

齐己(约—)是晚唐著名诗僧,《全唐诗》收录了其诗作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他的老师、朋友多在蜀地,因此他写与成都相关的诗歌特别多。他在《酬西川楚峦上人卷》中写到“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蜀地是一个风物清朗的地方。

在寄给贯休的诗中,齐己认为成都是“子美曾吟处”,贯休此去是接踵杜甫,以至于他感叹,“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意思是,成都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好地方,让两位大诗人甘心停留居住。这也可以看出,自杜甫离开成都后,在成都留下的深远影响。

元稹(—)年轻时到过剑南东川(今绵阳一带),对蜀地风物颇为熟悉。在《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中,他由衷赞叹“文章蜀地豪”。他与薛涛产生情愫之后,在寄给薛涛的诗中,更是认为蜀地钟灵毓秀,“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薛涛在他眼里,“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皇毛”(《寄赠薛涛》)。在《贻蜀五首》中,元稹更是想象“十里花溪锦城丽”,在元稹眼里,成都是一种文风浓郁、美女如云的地方。

卢纶(—)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当时诗人、权贵的交往非常频繁,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交家。卢纶的亲友在蜀地任职甚多,诗文的交往自然不在话下。他写的《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送从叔程归西川幕》《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寻贾尊师》基本都是这类增寄作品。“唯应对杨柳,暂醉卓家琴”,在《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中,卢纶对从舅在成都美好生活的想象。

主要原因:热爱成都风光

代表诗人:

刘禹锡(6首)钱起(5首)王维(2首)韩愈(1首)

今年上半年,在成都实业街考古发掘了福感寺,印证了刘禹锡(—)《成都府新修福成(感)寺记》一文,这篇文章系刘禹锡承西川节度使段文昌之命而撰,但刘禹锡本人并未到过成都。不过刘禹锡的朋友到过成都特别多,他对成都人文环境十分熟悉,也非常向往:“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札答诗示之》)。锦江焕发诗人旖旎的情思,“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浪淘沙》)。

钱起(约—)也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在送友人入蜀时,就感觉到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

王维(—)青年时期曾入蜀,可是并无到过成都的记载。他与成都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朋友入蜀,如在《送严秀才还蜀》中,他写到“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另外,在《送王尊师归蜀中拜埽》中,他写到“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可见在王维心中,成都是风物美好的神仙之所。

韩愈(—)与成都的关系,源于诗歌唱和。当时武元衡任西川节度使,写下“早春闻莺”的诗,韩愈和作一首,并想象“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莺鸟嫉妒歌童,也是相当别致。

值得一提的是,诗人们对成都风景的想象,比较集中在锦水上。如齐己写过“锦水流春阔”“岷江锦水清”“卷开锦水霞光烂”“锦水东浮情尚郁”“容易春浮锦水还”“锦江新冢树”“锦江增古翠”等诗;钱起有“制锦蜀江静”“锦水繁花添丽藻”;孟郊有“锦水有鲜色”;李贺有“锦水南山影”,等等。

主要原因:热爱成都物产

代表诗人:

白居易(8首)李贺(3首)韩偓(2首)

白居易(-)的人缘好,现在8首写到成都的诗中,有3首写到别人赠送蜀茶给他,《萧员外寄新蜀茶》《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萧员外寄茶,白居易很惊讶茶色的新鲜,立即用渭水煎来泡茶,倍感珍惜(“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李六郎中寄蜀茶,白居易收到很得意,很自豪地宣告“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别茶人,即是说能分辨好茶坏茶的人,意为自己对茶很在行。

白居易的亲戚到新任东川节度使,他还写诗开玩笑,劝人家的妹妹在当地找个妹夫,好给白居易寄蜀茶(“觅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另外,白居易在《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中,也表露出对蜀地特产的喜爱,筇杖、蜀笺,“缓步携筇杖,徐吟展蜀笺”。

李贺(约—)是天才诗人,在留下与成都相关的作品中,有3首都是跟蜀纸相关的,可见诗人对蜀纸的喜欢。“蜀纸封巾报云鬓”(《湖中曲》),“长翻蜀纸卷明君”(《许公子郑姬歌》),“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昌谷诗》),可见蜀纸素负盛名,高质高量,畅销全国。

蜀纸的热爱者众多。包括白居易,他甚至认为蜀笺有助于提升诗艺,乃至用蜀笺写出来的作品每篇都是好的(“蜀笺写出篇篇好”)。在韩偓(约—)的眼中也一样,蜀纸不单是精美的物品,还能引发诗兴,他在《横塘》诗中说“蜀纸麝煤沾笔兴”。由于蜀纸制作精良,是写情书的上好之选。以至于在感情出现问题时,“蜀纸虚留小字红”,对着写满情话的蜀纸空自惆怅。这也可见蜀纸在日常生活中的珍贵价值。

记者:杜均

编辑:魏菡责任编辑:李端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3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