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弗,两人那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从相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记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在悼念原配妻子王弗病逝十周年时所作。此时的苏东坡与妻子王弗早已阴阳相隔十年之久,但对妻子那刻骨铭心的思念却依然挥之不去,王弗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江城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学富五车且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为何会对他的这位亡妻情深似海、念念不忘呢?这主要还是源自他们婚后十年的美好生活,和在妻子的陪伴下渡过的那段难忘岁月。

公元年,十九岁的苏东坡在赴京赶考前夕,迎娶了四川眉州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王弗。此时的王弗年方二八,不仅生得花容月貌,且天资聪颖。她与苏东坡的结合并非古代遵循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而是缘自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位于四川眉州青神县岷江之畔的“中岩山”风景秀丽,山水如画。山中有一书院名“中岩书院”,便是乡贡进士王方的执教之地,也是青年时代的苏轼求学之地。

距“中岩书院”不远的“中岩寺”下,一座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清池,相传为“慈姥龙”所居之宅,表面看,尤如半轮明月,池水清澈见底,和普通的清池并无任何不同。但若在岸边驻足击掌,池底下,岩缝中,瞬间,便会有无数的鱼群摇头摆尾竟相游出,犹如凌空浮翔,甚为壮观。在此读书的苏东坡常临池观景,惊叹之余又觉美中不足,便对其师王方说道:“好水不能无鱼,美景亦当有美名也。”

于是,王方便邀请县内名人文士及院内诸生投笔竟题,为该池命名。在经过一番幂思苦想后,在场众人纷纷献上投名笺,打开之后,但见有名“戏鱼池”的,有叫“观鱼塘”的。王方看后,频频摇头,皆不如意。

想起平时池中之鱼,唤之即来,呼之即去,颇有灵性。这时的苏轼提起笔来,笔舞龙蛇,写下“唤鱼池”三字。苏轼的才华当场博得了众人的喝彩,也让王方赞叹不已。“唤鱼”,即新赢,又将池中之鱼描绘得活灵活现。

恰在这时,住在岷江对岸“瑞草桥”家中的王弗听闻父亲要为“慈姥潭”命名,便让丫鬟送来红纸书笺。打开后,上面赫然写着“唤鱼池。”众人看后无不惊讶,两人不谋而合,是心有灵犀,还是天撮之合?

王方欣赏苏轼的才华,几经周折后,便将爱女嫁给了苏轼,成就了一桩才子与佳人的绝配。年,俩人喜结伉俪,“唤鱼池”的爱情故事,也在眉州一带传为佳话。

而在王弗之前,苏轼也曾有过一段父母包办的婚姻,女方便是雅洲太守雷简夫的女儿。因为这层关系,雷太守还把苏轼兄弟二人一起接到雅洲读书。可到雅洲不久,苏轼便发现雷简夫为官不正,有许多贪赃枉法行为。

文人的清高和内心的正义感让苏东坡开始拒绝这问亲事,为此还躲入山林寺庙中逃婚。苏洵带领家族中人到处捉拿,企图逼儿子屈服。就在这时,苏轼刚出嫁两年的三姊苏八娘遭婆家虐待被逼而死。

苏轼的三姊十五岁时由双方父母作主,嫁给表兄程子才为妻。由于这是一桩父母包办的婚姻,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苏轼的姐姐时常遭婆家的虐待,两年后被逼至死。

苏洵一生共有三女,另外两个都已早亡,对这惟一的女儿,苏洵是十分疼爱的。如今,爱女的离世,让苏洵幡然醒悟。于是,便放弃了逼迫苏轼就犯的念头,并亲笔写下了对雷家的退婚书。

苏轼和王弗婚后的日子是美满,也是幸福的。两人夫唱妇随,朝夕相伴。在生活上,王弗不仅是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也是陪他朝伴夕读的良师益友。苏轼性格豪放耿直,虽饱读诗书,却放荡不羁,为人不谙世事,缺少心机。这对一个平民百姓来说,倒也无关紧要。但身处官场之中,稍有不慎,就会给一个人的仕途甚至整个家庭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而妻子王弗出自书香门第,知书达礼,是非分明。苏轼为官后,王弗就时常提醒胸无城府的苏东坡,为人处世要远离阴险狡诈之人。而苏轼生性豪爽,在他心中,好像和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好人,这让王弗很不放心。于是,每当有同僚下属登门拜访,王弗便躲在幕后倾听他与客人的谈话,以其女性独有的眼光来判断此人到底是一个可推心置腹的挚友,还是一个见利忘义,阴险狡诈的伪君子。这便是民间流传王弗“幕后听言”的故事。

在这些人中,就有一个叫章惇的,章惇在未发迹时就曾拜访过苏东坡。章惇走后王弗就对苏轼说:“此人说话首鼠两端,毫无主见,只是随着你说的话一味的迎合、奉承,这样的人,必是那种阴险奸恶之人,你还是远离为好。”

事实正如王弗所说的那样,章惇在得势后,不但阴险狡诈,而且手段残忍,许多人都遭受过他的打击,连一向豁达、大度的苏轼都说:“这辈子就是做鬼都不愿意再碰到章惇这样的人。”还感慨万千的说:“还是王弗看得准。”

作为一个女人,躲在幕后悄悄偷听男人们的谈话,好像很难让人接受,至少会觉得这家的男人是一个“妻管严”。可我们也应该看到,王弗这样做只是在充当一个“贤内助”的角色,并不是在生活中事事都管着苏轼。苏轼为人豁达,却毫无心机,这就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身处官场,丈夫的前途妻子哪能不关心?王弗这样做无非就是帮助丈夫多出一些主意,使其在仕途上能免受一些挫折,无可厚非。

正是有了王弗这位知己内助,苏轼婚后的日子是美满幸福的,事业也是一帆风顺。可惜苍天无情,公元年5月的一天,二十六岁的王弗不幸病逝于京师汴梁。自从王弗死后,苏轼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后半生波澜曲折,在官场上几乎没有得意过,完全可以用“宦海沉浮”来形容。

就在王弗死后不到一年,苏轼的父亲苏洵病故。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将父亲和王弗的棺椁一同运回老家四川,并遵循父亲的遗愿将王弗葬于母亲的墓旁。

当他为父守孝三年期满返京后,发现朝中早已物事人非。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得势,他的恩师欧阳修及许多挚友因反对新法纷纷被贬。苏轼也多次上书神宗,指出新法中存在的弊端,为此得罪了新任宰相王安石,被新党打压,排济,最后被迫离京,前往杭州、密州等地任职。从此,便开始了他人生孤独失意的日子。

事业上的不顺,感情上的空虚,勾起了他对前妻的无限思念。在被贬往山东诸城时,梦中遇到了阔别多年的恩爱妻子。醒来后,想到亡妻长眠于千里之外的孤独与凄凉,内心无限感伤。于是,便提笔写下了这首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悼亡词。

全词虽然仅有短短的数十字,却道尽了他对前妻的无限深情。梦中正在窗前梳妆打扮的妻子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十年后再相逢,自己却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就是相见恐怕也认不出自己来了。想起两人生活在一起的甜蜜与欢乐,而今妻子却独自一人长眠与千里之外的山冈上,想到这些,怎不让人痛断肝肠。全词从头至尾,将他对妻子的思念一步步推向极至。

本以写豪放诗词著称的苏东坡,缘何能写出这首感人肺腑,读罢又令人潸然泪下,被后世誉为描写夫妻感情最成功的优秀词章?这不仅仅只是苏轼才高学深,更有他和王弗那段令人难忘的真挚感情。

苏轼一生共娶了三个妻子,王弗、王闰之和王朝云。对这三个女性苏轼都是十分珍爱的,对她们每一个人的感情也是真挚的。当她们一个个相继离去时,苏轼都忍受了生离死别的痛苦。但如果把他们三个在生活上作一个比较,一般人则很难说得清楚苏轼到底最爱哪一个?因为在苏轼的一生中,这三人都同样重要。

可通过这首《江城子记梦》,不难看出,优点最多也是让苏轼永世难忘的还是王弗。因为王弗身上有王闰之和王朝云都不具备的一样东西,那就是政治上的智慧。王闰之是一个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婚后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在陪同苏轼被贬官流放的日子中渡过的,在生活上对苏轼和王弗的孩子都给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两人是那种典型的“患难夫妻。”

而从王朝云的身上,似乎还能依稀看到王弗的影子,但她们都没有王弗那样的文化和政治智慧,无法在官场上为其充当一个“贤内助”的角色。王弗不仅是苏轼人生中的伴侣,也是他事业上的知己。婚后的十年,是苏轼人生最春风得意的十年,他与弟弟苏辙都高中进士,都被授予官职,可谓名满天下。

但自从王弗死后,苏轼的命运是屈折的,也是坎坷的,这里面自然有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原因导致,也和他失去王弗这位知己内助不无关系。如果有王弗一路相伴,他后半生也不会生活在风泊鸾飘之中,沦落得如此狼狈。

在王弗死后,秉性耿直又不善趋炎附势的苏东坡总是表现得那么不合适宜。就在他写下这首《江城子》后的第四年,便发生了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新党从他的诗词作品中网罗多种罪名,以“目无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祸心”为由将他捉拿下狱,期间几次都面临被杀头的境地。幸得朝中有识之士不断上书保苏,和退休在家的王安石一句“圣世焉有杀才士之理”的话才最终保住了一条命。

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再次被启用,旧党重新得势。本该东山再起的苏轼看到一些卓有成效的新法也尽被废除,便又来了个性,多次上书朝廷,称新法也有可取之处,不可一概而废,为此又得罪了司马光,成了即不属于新党又为旧党所不容的异类,遭保守势力的打压、陷害被一贬再贬。

此后的数十年间,苏轼始终都未能摆脱这种仕途上的险恶命运,后半生几乎都生活在飘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途中,在他62岁时,又被一页孤舟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海南岛。

此时的苏东坡,在政治上早已心灰意冷。到达海南儋州后,办起了学堂。当地的人们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播种者。许多人因仰慕苏轼的才华不远千里来到儋州求学。为了表达对苏轼的缅怀之情,至今,儋州许多地方都有以苏轼命名的“东波路”“东波桥”“东波村”等。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被朝廷大赦,年8月24日,65岁的苏东坡在北归途中病卒于常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一代大文豪苏东坡在结束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后,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苏轼的一生波澜曲折,虽拥有满腹才华,却因其不善趋炎附势的性格时常被打压、排济。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肚子的不合适宜,仕途上,生活上奔波潦倒。但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在我国文化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诗词创作上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8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