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儿玩,彭镇这么多地方你都去了吗
明清四合院—汉轩博物馆
一说到四合院,咱们立马能想到老北京四合院,但这种类型的古建筑并非北京独有,川西民居四合院也是其中独特一支,是我国民居中的瑰宝。
彭镇昆山社区就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如此规模的建筑何以会出现在这里?这事儿得从年汶川地震说起......
曲折“搬家”路
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多个市、区、县都被划为重灾区,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余震,当时家住彭镇昆山社区的李定根心急如焚,急忙赶往都江堰......
“这么多年来,为了实现购买这座四合院的愿望,我都一直在努力凑钱,如果它在地震中被毁,将是川西古建筑最大的损失。”
原来早在20多年前,22岁的李定根退役后回到家乡,就开始跟着岳父学收藏,一瓦一木、一砖一器,日积月累,他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地震过后,李定根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整体收购了都江堰的一座明清四合院,这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古建筑,其蕴含的川西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独特。他将建筑整体拆卸下来的物件一件一件编码,然后分别搬回昆山社区,再一件一件按照编码进行恢复搭建。
从房屋木头到屋内摆件,从门窗到家具,都是他从四川各地收集而来,由于复古工匠不多,李定根大都是亲力亲为,这条恢复”汉轩博物馆“之路,一走就是10多年。
拓展:川西地区的民居四合院在两千年前就初具规模,它是我们先辈们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环境磨合,由历史“优选”出来的适于我们川西人民的最优居住形态。川西民居是蜀文化的载体,包含着蜀人对天、地、人的认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川西民居是农耕文明时代的缩影,至今仍保存,仍发挥它的价值,仍可居住使用,是川西林盘聚落的核心,是我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
罕见的“四星捧月”布局
如今的博物馆内,在原有的川西民居建筑、农耕农具、汉代陶器、石雕、木雕的基础上,增添了字画以及名人信札著作,还有许多以川西民俗为主要元素的文创产品,既蕴含川西文化特色又适宜于现代人们生活实用。
院中的庭门由对开18扇镂花门窗组成,图案分别为6面荷、6面松、6面花及其它所构成,整体艺术价值非常高。
整座博物馆布局开敞自由,各建筑之间又紧密联系,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简洁素雅,大气精美,体现了川西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底蕴。由川西民居四合院、右跨院走马转角楼(两层全木结构楼房)与巴蜀农耕文化陈列室组成。第一座川西民居四合院由一正房、东西两厢房、四角各一个的小天井组成,这样的布局在川西极为少见,名曰“四星捧月”。
擦耳岩古渡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王勃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成都平原古渡口的繁盛景象。
但是这“五津”有多少人知道呢?在字典中,“津”最开始代指“渡口”,古时候,交通不发达,高山、河流等都是阻碍人们出行的客观原因。那时,产自蜀州的商品、贡品要出川就必须横渡金马河销往外地,而这“五津”就是岷江金马河上五个古老渡口,其重要性自然凸显出来了!
后世许多专家学者曾试图探寻”五津“的大致方位
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记载:其大江,自湔堰(都江堰古代叫“湔堋”、”湔堰”、“都安大堰”等,宋代始称都江堰)下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刘璋时,召东州民居此,改曰东州头;五曰江南津。入犍为有汉安桥、玉津、东沮津。经考证,“刘璋时,召东州民居此”的注解,有力佐证了涉头津正是擦耳岩古渡。
陆游笔下的千年神奇古渡
“断筰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南宋时,诗人陆游在崇州为官,他最清楚,走双流擦耳岩过河,是去成都最近的路,在《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一诗中,他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情景:
《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
断笮飘飘挂渡头,
临江立马唤渔舟。
少城已破繁华梦,
老境聊寻汗漫游。
斜日驿门双堠立,
早霜风叶一林秋。
诗材满路无人取,
准拟归骖到处留。
陆游牵马来到河边,水面宽阔,渡船在对岸,看上去就像渔舟一样,他不得不高声呼唤过河船。牵马上船后,船到江中,陆游站在船头,看着江中飘荡而来的竹篾绳,牵挂着船头,心情不禁也“飘飘”起来。“飘飘”二字,不仅是诗人描写竹篾绳在江中飘荡而来的情景,更是诗人借此赞叹渡船的独特奇妙,抒发自己由衷的真实情感。陆游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抒发了他对岷江古渡自然美景的感叹,和对擦耳岩渡船独特奇妙的感叹。
渡船的独特之处是什么?陆游所感叹的奇妙又指的什么?
独特奇妙的摆渡原理
一根绳,一只船,一把橹,不用人撑船划桨,没有任何机器动力,在宽阔湍急的岷江上,一人掌橹(不是摇橹),借河中流水之力,就能把载有几十人的大渡船开过河(包括上世纪的汽车渡),概括为:“筰索吊船,借力驾船”,通俗来讲就是用一根长绳把大渡船吊于河中,渡船打秋千似的借流水之力来回于两岸。这一摆渡就是一千六百多年,直到擦耳岩大桥的建成。
陆游是描写和记载擦耳岩古渡的第一人,他让我们知道了擦耳岩古渡的驾船摆渡方式在南宋时就存在了。尽管他只描写了“筰索吊船”的表象,没有写“借力驾船”的实质,但仅“飘飘”二字,足以表达对古渡新奇赞美的感受。
拓展:古渡的三大价值
1、独特智慧的驾船摆渡原理,创造了人类驾船摆渡一项全新的方法;2、首创利用大自然河水流动之力驾船摆渡,为人类服务的新记录,比我国利用河水流动之力的筒车(水转车)还早年;3、创造驾船摆渡零动力成本的全新记录。
原川西地下联络站
在擦耳老街上,有这样一间茶铺,墙面破损,门窗是用一块一块的木板拼砌而成,谁也不曾想到,70多年前,这里曾是川西地下党联络站,两位革命人士在这里传递革命消息、转运武器弹药、将党中央的声音,传递到成都各地。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进军大西南,邛崃、大邑一带地下党与成都党组织联系频繁,过去交通线必经的新津、崇庆、温江、郫县等国民党多个关卡,加强了戒备,危险性极大。为了绕过这些关卡,党组织急需开辟一条新的交通线,而处于安仁、沙渠、三江、檫耳、彭镇到成都一线中间的檫耳,就成了首选之地。
当时的擦耳老街上,有一间小茶馆。老板徐茂森待人诚恳,处世忠厚,尤其喜欢扶危济贫,为百姓出头,在擦耳一带声望颇高。年,在徐茂森的帮助下,地下党用茶馆作掩护,建立了擦耳联络站,
一条新的地下运输线也正式开启。徐茂森的侄儿徐海东由于思想激进,其家族以“危险分子”将他赶出家门,徐茂森收留了他,在地下党员彭先云的影响和带领下,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很快,他们把擦耳、柑梓、红石等地的进步青年组织在一起,成立了“新民主主义同志会”;把农民发动起来,成立了“农民翻身会”。年,他们在徐茂森家里创办了地下进步刊物《火炬报》,打破国统区的新闻封锁,及时传达了党中央的声音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影响了很多的进步青年,壮大了革命力量。
年中秋前夕,联络站因叛徒出卖而遭到破坏,徐茂森、徐海东相继被捕,徐茂森妻子杜静修来不及考虑丈夫和侄儿的安危,赶紧将还没有送出去的《火炬报》及一些机密文件封存在罐子里,埋入了地下。
徐茂森、徐海东作为要犯被押送到成都将军衙门街四川省特委会看守所。在狱中,他们受尽酷刑,但始终坚守了党的秘密。
蒋介石精心策划的“成都会战”,被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带领的解放大军彻底瓦解,黎明即将到来。惶惶不可终日的国民党特务,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于年12月7日深夜,将叔侄俩和其他30多位革命志士一起,残忍的屠杀在成都新西门外十二桥畔。
这一年,烈士徐茂森年仅33岁,徐海东29岁。
解放后,家乡人民在他们熟悉的码头边修建了一座纪念碑。这里曾是他们战斗过的故土,也是他们崇高理想变为现实的地方,家乡人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坚守擦耳的红色根脉,传承烈士精神。
百年老茶馆
四川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售茶的地区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俗话说,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四川,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坐在茶馆中,茶客们可看川剧、可听清音、可打盹儿或者看看闲书,要么就两三个人凑在一块儿摆龙门阵,不时还有掏耳朵、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游走其间,大家消遥自在,自得其乐,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可以深深感受到社会群体的亲和,感受到茶馆儿的浓浓的地方特色。
在彭镇观音阁,有一家古朴韵味儿的老茶馆,几间简简单单的平房,木门木窗,青瓦泥地,没有店名,也没有招牌,但是茶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据传,茶馆原址是一座观音庙,建于明朝末期。明末以后,彭镇曾发生过三场大火,整个小镇几乎化为灰烬,唯有此庙幸免于难。当地人认为是菩萨显灵,从此便香火鼎盛,取名观音阁。民国初期这里变成了茶馆,“观音阁老茶馆”因此得名并延续至今。
老茶馆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三件头”,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用它喝茶也是一番讲究。左手托茶沿,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盖,在碗面、碗沿上轻轻拨动,发出声响,然后将茶盖半沉入水中,由里向外慢慢划动,这时只见绿波翻涌,翠叶沉浮,幻影游动。
饮茶时将茶碗送到嘴边,从茶碗与茶盖的缝隙中嗫茶,茶水于舌边、舌根回荡。如此分三次吞下,咕咕有声,此时口中是暗香飘动、芬芳乱窜。行家们称此招为三吹三浪。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来往的人群中,也有许多不单单为饮茶而来。观音阁老茶馆已有百年历史,四壁斑驳仍保存着历史记忆,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宣传口号......能将人的记忆瞬间拉回几十年前。静静伫立,方能感受来自百年前的文化精神力量,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体验。
历史已成记忆中斑驳的画卷,但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力量,需要像品茶一般细细感受,愿我们能在忙碌喧嚣中,能有一些许时间,去亲触历史、感悟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