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保共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成渝两地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大气、水、土壤环境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近日印发的《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就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部署,明确重点任务:加强跨界污染治理,推动生态共建共保,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突出重点难点
让川渝两地天更蓝水更清
《联合实施方案》提出,要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共同制定负面清单实施细则,有序制定修订协调统一的环保标准和环境准入政策。
“实现污染跨界协同治理,必须统一环保标准,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川渝两省市生态环境厅(局)在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危险废物监管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12项,两地市(区、县)签订合作协议40余项,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大格局基本形成。
沱江一直是四川水污染防治的“硬骨头”,其水质在年取得历史性突破。《联合实施方案》明确,要开展联合巡河,加强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治,深化沱江、龙溪河、岷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
“这给四川水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去年,川渝两省市共同出资3亿元设立川渝流域保护治理资金,采取“共建基金、按效分配”方式,在长江干流、濑溪河流域建立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跨界水污染整治方面,川渝签订了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制定了铜钵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投入6.89亿元实施57个治理项目,印发琼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三年行动计划。“接下来我们将以整治跨界小流域为重点,深化琼江流域跨界流域协同治理和示范河流建设。”芮永峰说。
加快一体推进
持续深入开展长江保护修复
《联合实施方案》明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共建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岷江、沱江等生态廊道,实施重点流域、三峡库区“共抓大保护”项目,协调开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为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川渝两地早已着手布局。“目前,我们已与重庆市相关部门联合编制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岷江、沱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实施黄河、长江(金沙江、汉江)、岷江、沱江等13条江河流域水资源调度,并启动开展岷江向沱江常态化生态补水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为统筹建立并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川渝两地已探索建立跨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协调机制,其中,重庆划定2.04万平方公里、四川划定14.92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绿色”两字,在《联合实施方案》中多次提及。在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院长罗彬看来,这是纵深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强烈信号,四川需要牢牢牵住以降碳为源头的“牛鼻子”,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联合实施方案》提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区、县)。“目前该工作已启动,希望形成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案例样本,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殷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