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三峡,究竟是指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短短二十八个字,包含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峨眉山今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渝州即为今重庆市。“夜发清溪”向的是哪个“三峡”?诗中“三峡”究竟是指何处?这也是历代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壹巴东三峡
巴东三峡历来就是诗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早在唐以前,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记下了脍炙人口的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汉赋等也有很多歌吟三峡的句子。
长江三峡是少年李白向往的地方,《峨眉山月歌》中的“向三峡”,显然是指巴东三峡。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古人以岷江一脉贯通东海,自蜀都沿岷江出川谓之“下峡”“出峡”,故巴东三峡与岷江紧密相承。杜甫诗《赠岑嘉州》有“外江三峡且相接”句。
二是李白有辞亲远游打算,二十一岁时就写有《登锦城散花楼》:“暮雨向兰峡,春江绕双流。”李白登楼正是为了“极目散我忧”,故思绪较远,若指嘉州三峡实在与情景不合。何况《送友人入蜀》中“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语意与此二句相似,由“秦栈”可推“三峡”也在蜀国边界。李白一旦踏上东游旅途,自然更会联想到将要经过的巴东三峡。
三是“峨眉”与“三峡”应该是相称的名山大川,在李白诗中,二者常相提并论。如赠江夏(今湖北境内)韦太守诗:“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又如前面所引“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这是对《峨眉山月歌》中“三峡”的最好解释。
四是唐宋史籍根本就没有嘉州“三峡”的记载,“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的称谓仅见于《乐山县志》等资料。李白集中所提到的“三峡”,也都是巴东三峡的简称,作为造诣极高的“诗仙”,他决不会将人们俗称的“三峡”写进诗中而让读者相信这指的是嘉州三峡。
贰岷江小三峡
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对该诗所提的“三峡”采取了两说并举的解释:一为“长江上游,今四川、湖北二省间的三个峡”,即瞿塘峡、巫山峡、西陵峡;二为“据《乐山县志》,当指黎头、背峨、平羌三峡”,且指出“按全诗地形,其说较妥”,显然朱东润更倾向于后说。
将三峡解为乐山境内的岷江小三峡,似乎也很合常理,因为依照唐朝时的水路运输时速,无论如何是不能一夜之间到达渝州,故只能舍弃长江三峡。
古往今来,“巴东三峡”即“三峡”这一说法显然更为世人所认可,李白的诗歌向来宏伟壮观,气势逼人,想象奇特,岷江小三峡与其诗歌气质确实难以融合,这样理解也许略微有些牵强附会的意思,但如果是巴东三峡,那就完全符合了其诗歌气质和李白的性格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