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为什么是东坡味儿的人民资
眉山东坡湿地公园。摄影/李琼
-风物君语-
流水的东坡美食
铁打的四川眉山
时尚热闹的成都与美味多彩的乐山,是多数人游玩四川的目的地。但真正的“四川通”,则会选择处于这两座城市之间的眉山。
作为“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故乡,眉山面积虽小,但四川有的她都有——无论是美食、美景还是人文底蕴。
一座由苏东坡和美食“两驾马车”拉出四川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蜀地雨雾中的东坡湖与远景楼。摄影/李琼
四川的“小透明”还是“扫地僧”?
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是“天府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北有“网红”成都,南有“美味”乐山,她们的光芒盖过眉山,于是,眉山鲜少被提及。只有和苏东坡捆绑在一起时,眉山才会短暂地闪耀一下。
眉山似乎是四川的“小透明”,但真正走进眉山的人会告诉你:其实,眉山就像少林寺的“扫地僧”,只是比较低调而已,随便出一招,都足以让你折服。
四川眉山地形示意。制图/F50BB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自古就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眉山自然也不例外。
岷江自南向北穿过眉山中部,青衣江自西向东穿过眉山西部,作为眉山流量最大的河,她们为眉山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留下了宽阔肥沃的河谷平原。
岷江流经彭山区。图/视觉中国
而龙泉山脉与总岗山脉,则如两道绿色屏障,分别从东、西两面将眉山合抱怀中,形成盆地地形,再加上地处亚热带温湿季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眉山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对各类水果、粮食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于是,遍布平坝、丘陵和山区的水稻、油料作物,将眉山变成了四川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稻田旁边的山野中,枇杷树、脐橙树果实累累,也为眉山赢得了“中国枇杷之乡”、“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眉山彭山区收获猕猴桃与柑橘的丰收景象。图/视觉中国
山岭之中,种植物与种生物和谐共处;山岭之下,25种矿藏深埋地下,其中钙芒硝储量多亿吨,位居全省第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眉山带来绝佳生态、丰富物产的同时,也赋予了眉山无与伦比的美景。
于是,自古便是蜀地富饶之乡的眉山,曾一度被称为“川西明珠”。
眉山市天府新区白杨湖水库。图/视觉中国
眉山人,到底多有文化?
最早将目光投向眉山这颗“川西明珠”的人,是蚕丛。
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曾写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二人,正是蜀文化的开创者。作为古蜀国第一代蜀王,蚕丛的活动范围便在今眉山境内的青神县一带。他身披青衣,教民农桑,掀开了古蜀国农耕文明的序幕,也将文化的火种,留在了江山秀气聚集的眉山。
眉山蔺草田里一片繁忙景象。蔺草是草编的重要原材料。图/视觉中国
眉山建置几十年后,中国历史便进入恢弘磅礴的唐朝。眉山也在这空前的盛世里,成为川西南的粮仓和蚕乡,同时因据岷江之利,眉山也是川西南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兴盛。唐宋时期,刻版印刷极盛,眉山与杭州、建阳鼎足而立,成为全国三大出版中心之一,学风蔚然,“释稆而笔砚者十室而九”。
三苏祠。摄影/李琼
于是两宋时期,“孕奇蓄秀当此地”的眉山,开启了“郁然千载诗书城”的模式,光是从眉山走出的进士就有多名,连当朝皇帝宋仁宗都忍不住为眉山打call,“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山”。
而在这一众眉山进士里,最得宋仁宗欣赏的莫过于与父亲苏洵同年考中进士的苏轼、苏辙两兄。看完他们的试卷,宋仁宗紧促的眉头舒展了,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三苏祠苏轼像。图/视觉中国
苏辙公园苏辙像。摄影/李琼
虽然后来,苏氏父子在政治上并未得到合理任用,但却以飞扬的文采,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全部入选,位占其三。这种“文化奇观”在眉山当地被称为“三苏文化”。苏氏父子之中,最得眉山人喜爱的,是苏东坡。
三苏祠晚香堂。摄影/视觉中国
在眉山,处处可见与苏东坡相关的事物:
眉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被命名为“东坡区”;东坡区的三苏祠里,苏东坡的雕像怡然自得;首届“东坡国际文化节”,于年在眉山举办;甚至连眉山的城市标志,都是苏东坡头像与瓦当的组合……
东坡印象水街。摄影/唐及科得
“东坡美食”到底有多好吃?
眉山人最引以为豪的,除了“三苏文化”,还有苏东坡发明的美食。随便走进眉山一家饭店,菜单上必定少不了“东坡XX”的美食。
眉山本地的江团鱼,肉质肥厚、鲜味浓郁,配上盐菜(冬尖),就是最常见的东坡鱼;猪前肘焯水后,炖至八分熟再蒸一下,就是紧致莹润、弹软爽口的东坡肘子;猪肉剁碎灌进肠中,配以当地常见的香辛料,蒸熟后切片装盘,就是口感筋道、鲜辣相间的东坡香肠……
东坡肘子。摄影/linxingzi,图/汇图网
肉类东坡美食吃多了容易腻?没关系,还有素的:
松花蛋切块,淋上特制的酱汁,就是东坡松花蛋;当地菜泡制一下,就是细韧耐嚼、回味悠长的东坡泡菜,还可以配上一份酥脆香甜、食而不腻的东坡饼……
至于家喻户晓的东坡肉,则是苏东坡以旷达的心胸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意,留给这世间最大的温柔。
令人垂涎欲滴的东坡肉。摄影/杨大文janvinyang,图/图虫·创意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数次遭贬,流离半生后,二任杭州期间,苏东坡发动民工疏浚西湖,使得杭州连年丰收。为了报答苏东坡,当地百姓送给他堆积成山的猪肉,他结合自己多地辗转所吃过的美食,发明了东坡肉,又将它反馈给当地人。
这,就是苏东坡的气度。他让美食走向平民,也让美食有了一份独特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诗意。千百年来,人们追捧东坡美食,除了食物本身的味道,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美食背后的那份诗意。
美食,就是生活的诗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