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旅游强市封面新闻
蜀南竹海全景。
“万里长江第一城西南半壁古戎州。”宜宾,别称戎州,一座风景如诗如画的城市,有着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白酒之都、中国早茶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把旅游业作为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幸福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着力建设旅游强市和国家旅游度假目的地,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同参与、旅游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十二五”期间,宜宾市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接待量均实现翻番,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6.30%、19.39%。年1—10月,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增长32.13%。
未来,宜宾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强市工作会的部署和要求,突出生态、文化和地域特色,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强化政策、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加速推进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旅游品牌创建,打造一批生态旅游强县,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设施优良、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的旅游强市和国家旅游度假目的地。力争到年,宜宾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争创A级景区30家以上,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五粮液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12家以上。
兴文石海景区。
旅游业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
宜宾位于锦绣天府南缘,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34处。
(二)文化底蕴深厚
宜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白酒之都,有多年建城史、多年种茶史、多年酿酒史,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也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还是中国早茶之乡,是著名出口红茶—“川红”的故乡和发源地,“宜宾早茶”获中国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全国第一个早茶区域品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聚了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白酒文化、名人文化、竹文化、石文化、茶文化、僰文化、苗文化、彝文化、红色文化、哪吒文化、美食文化、农耕文化等多元文化。
(三)交通方便快捷
宜宾作为四川出川的南大门和通江达海的桥头堡,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位于国家交通规划中南北干线和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铁路、公路、水运、港口、航空立体交通体系配套,有4条高速铁路、12条高速公路交汇,有通往全国17个城市的空中航道,有四川最大的内河综合枢纽港——宜宾港,为宜宾旅游的可进入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潜力巨大
宜宾是四川省确定的全省旅游业优先发展和可进入世界品牌的四个地区之一、全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之一,具有辐射吸纳川滇黔9个地级市近万人的独特优势。旅游基础市场有川、滇、黔、渝四省市,关键市场有长三角、珠三角、首都经济圈三大经济圈,机会市场有日、韩、澳及东南亚国家、欧美发达国家。
重要旅游资源
世界级旅游资源3处:
国家森林公园蜀南竹海、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神州琼浆五
粮液国家级旅游资源11处:
僰人悬棺、夕佳山民居、真武山古建筑群等全国工业旅游
示范点1处:
五粮液工业园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
叙府龙芽科技园、长宁佛来山
国家4A级景区10家:
蜀南竹海、兴文石海、夕佳山民居、李庄古镇、流杯池公园、南溪古街、七洞沟、五粮液景区、僰王山景区、蜀南花海
3A级景区:
7家
2A级景区:
9家
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3家
重点旅游品牌
加快建设以三江文化为标志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加快建设以蜀南竹海为重点的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
加快建设以兴文石海为支撑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加快打造以李庄古镇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精品
加快打造以五粮液为龙头的中国酒都文化旅游品牌
加快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乡村旅游
封面新闻记者伍雪梅
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