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四大名胜之一,号称天下雄的夔门在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所谓盆地,即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其状如盆。按顺时针方向来看,四川盆地北面有大巴山、米仓山,东面有巫山、方斗山、大娄山,南面有大凉山,西边是横断山脉的大雪山、邛崃山、岷山等。众多的山脉将四川盆地包围起来,形成四川盆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但是四川盆地内部也有很多河流,如长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等,水运十分便利。
图-四川盆地地形图
四川盆地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而又物产丰富,可以自给自足,因此每逢乱世,巴蜀之地往往容易成为割据势力的温床。如大家最熟悉的三国时期的蜀汉,当然在其他历史时期还有很多,如西汉末东汉初公孙述建立的成家,西晋末李雄建立的成汉,东晋末谯纵建立的西蜀,五代时王建、孟知祥建立的前蜀、后蜀等等。四川盆地北接汉中,东望荆楚,并非完全封闭,北部的蜀道和流经东部的长江是四川盆地沟通中原地区的两个主要孔道。尤其是长江水路,使得四川盆地相对于荆楚地区,具有上水优势。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东出孔道的一部分。
图-瞿塘峡示意图
因为三峡大坝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家对三峡之名都不陌生。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公里。因为峡谷从西至东主要分为三大段,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所以总称为三峡。瞿塘峡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全长约8公里,以险著称。巫峡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全长约45公里,因巫山得名,两岸有巫山十二峰,以幽深秀丽著称。西陵峡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全长约66公里,以滩多水急而闻名。
图-瞿塘关(夔门)位置示意图
瞿塘峡在西,是三峡中最短的一段,但也是最险的一段,最窄处江面宽约50米。瞿塘峡入口处江北是赤甲山,相传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为岩面含有氧化铁呈红色而得名。江南是白盐山,因岩石富含钙质,有如盐般的灰白光泽,故得名。杜甫曾有诗句形容二山的山势雄壮险峻:“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赤白二山隔江相峙,其状如门,故名夔门。之所以叫夔门,也是因为西周武王时奉节一带为夔子国领地。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誉,与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并称巴蜀四大名胜。
如果你对夔门这个名称不熟悉,没关系,它还有其他的名称如:瞿塘关、扞关、江关,还是没有感觉的话,对钱应该不陌生吧。在第五套人民币中,10元人民币的背面景观图案,就是夔门。夔门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是四川盆地的东大门,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在古代,不论从巴蜀东出,还是从荆楚西进,瞿塘关都是最关键的节点,就如同剑门关之于蜀道。瞿塘关西扼巴蜀,东控荆楚,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图-长江三峡险峻地形示意图
夔门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巴楚相争,楚国攻占此地后,于赤甲山上筑关以拒巴国。唐末五代时期,王建割据蜀地建立前蜀,大将张武镇守夔州。张武以铁链锁江,立栅栏于两端,称为“锁峡”,并在夔门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南平(荆南)王高季兴率领的大军,此事在《十国春秋》的《前蜀本传》中有记载。夔门是控扼三峡的大门,而锁江铁链则相当于又加了一道门栓来控制航道,历史上多个朝代都曾在此以铁链锁江。
图-楚国溯江而上进攻巴国示意图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在夔门对面不远处的白帝山上,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帝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井中常冒出白色的雾气,故弄玄虚说是“白龙出井”,建都于此并自称白帝,这就是白帝城的来历。三国时期蜀汉之主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的故事,则让白帝城从此名扬天下。
图-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前的白帝城示意图
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帝城位于江中小岛之上,实际上原来白帝山和北面的山体相连,三面环水,并和夔门相呼应,易守难攻,历史上为军事重镇。在三峡大坝建好蓄水之后,因水位上升,较低处的山体已被江水淹没,白帝山也变成了江中小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