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低回中国青年报

导读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西蜀子云即扬雄,这是唐代刘禹锡在其《陋室铭》中为天下树立的精神标杆。

扬雄是西汉大儒,他支持过王莽为天下做事。当时整个社会上层几乎都支持王莽做事,但因社会条件和个人才具限制,王莽最终没能做成事;但是,扬雄从来不阿谀奉承王莽个人——这就是西汉大儒与后来那些持“篡汉”和“窃国”论腐儒们的器局区别。

扬雄的独特之处,还在他的成长路径。古蜀文明,以今天“三星堆文物”为证,完全可与夏商文明媲美,青年扬雄是通过行走与游学来熟悉这个文明的,然后从古蜀文明走向首都,登临当时的文化高地长安,从而形成一道璀璨的文化风景——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

-------------

与大儒扬雄的相遇,像是久别重逢。

那天到达郫都区友爱镇已是挨边年底了,工匠们还在有序地修缮扬雄墓园。很难想象,我曾在《汉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典籍中多次邂逅的文化巨擘,竟然从这里开始溯回到了两千年前的时光——扬雄以家乡为原点,一步步走向长安,从儒雅俊秀的学子,到傲然风骨的大儒,一生传奇如谜。

他与司马相如、班固、张衡一起跻身“汉赋四大家”。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价扬雄:“扬子云真大儒者也!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谁?”历史风云变幻,那封土堆呈圆形的汉墓,成了扬雄传奇人生的最后谜底。

郫都,位于成都西北部,历史上既是“望帝”杜宇、“丛帝”鳖灵建都立国之地,亦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说文解字》中说:“郫,蜀县也。从邑,卑声。”在扬雄生活的那个年代,郫都有一个正式的称谓,叫“蜀郡郫邑”。实际上,“郫”作为古蜀国时期的一个地名,最早见于扬雄的《蜀王本纪》。

从郫都开始,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我的追寻与拜谒,是想一步步贴近西汉大儒扬雄,去承接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聆听历史的回声。

历史的深处不仅迷雾重重,还往往藏着太多隐秘。何况,扬雄已是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了。我能够找到的史料称: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人,或是蜀郡郫邑人。问题是,“蜀郡成都”与“蜀郡郫邑”,地域都过于宽泛了。

众所周知,秦置蜀郡,汉承秦制,蜀郡的行政区划是以成都一带为中心,所辖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所不同。而郫县呢,是古蜀国的都邑,辖地曾经涉及如今的郫县、温江、彭县、灌县一带。好在,相约郫筒街道泰和园座谈,当地学者纪国泰、卫志中、吴华章等人一一为我打开了扬雄的身世背景。

扬姓在郫县的始迁祖是扬季,他几经波折从衡山郡的庐江迁到郫县的白鹤里安家落户。到扬雄的父亲扬凯,已是四代单传,他娶上李氏于宣帝五凤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3年生下扬雄。因此,扬雄的出生地是在郫县五陡口亭白鹤里。按照“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就是村,白鹤里即白鹤村。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白鹤里只是古时蜀中的一个地名,如今的全称应是“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街道子云村”。

扬雄,字子云。无论是友爱街道的“子云村”,还是“子云学校”,都是家乡人对扬雄最好的纪念,还有对传统文化的呼应。然而,扬雄当年求学却几经辗转:首先是去临邛拜在林闾翁孺(扬雄的舅姥爷,不仅精通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还对古文奇字与地方方言颇有研究)门下;后来,在林闾先生的引荐下,才去成都石室文学精舍师从严君平先生(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

如果说,林闾先生只是家庭教育的范畴,那成都石室就是公学教育了。汉景帝时,蜀地自蜀郡太守文翁开办学宫,开公学教育之先河。后来,汉武帝号令天下郡国效仿蜀郡,设立官学、兴办学堂。“赋圣”司马相如在赴京师游宦之前,就曾在石室讲堂执教。

扬雄少年好学,却有口吃的毛病,但一旦诵读《诗经》等“经文”,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对文字语感极有天赋,在郫县、临邛,乃至成都都出名。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屈原的《离骚》《惜诵》都是扬雄的最爱。他熟读之后,开始模仿司马相如的语言与结构尝试创作,先后创作了《县邸铭》《玉佴颂》《阶闼铭》等。他的文才,经常受到严君平先生的赞许。

在倡导“儒学治国”的西汉,从武帝开始,每一个被推举入仕的学子都必须明习经学,仕考用书是儒家的“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读书人凭着“通一经”就能成为经学博士,或者进入仕途。若是扬雄以自己的聪慧刻苦,按照正常的路径去走,入仕根本不成问题。

偏偏,他没有。

套用当下的话说,扬雄在成都石室只是个旁听生。其实以他的表现与才华,也有进入“统招”的可能。出乎意料的是,当他的老师严君平先生离开石室时,扬雄也跟着离开了。

《汉书·扬雄传》载:“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扬雄的好学与率性,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显露。这,也是他能够走出石室进行游学的前提。

发源于四川岷山的岷江,既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亦是蜀地重要的河流之一,全流域均在四川境内。那出自弓杠岭的东源和出自郎架岭的西源,不仅发轫了岷江的波涛奔腾,也孕育了深厚而灿烂的古蜀文明。

自成都沿岷江南下,是蜀郡太守李冰烧崖劈山修筑的岷江道,可达宜宾。白露一过,扬雄没有选择南下,而是以成都为原点,往北向着都江堰、彭州、德阳、绵阳方向行走。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李冰没有在岷江中段修筑堤堰之前,成都平原曾是一片水患之地。扬雄这才明白蜀王杜宇选择都城建在郫县的原因——郫县是成都平原的中脊线,地势明显高于成都、金堂、新津。

扬雄的行走与游学,完全是一个人的旅程。他循着李冰的足迹走到什邡,到章山拜谒李冰,还去了汶山、凤仪、阿坝、羌寨、巴谷多神山,甚至为了深度体验,他又去了秭归和汨罗江,去向“楚辞”的创立者屈原致敬,去感应“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加冕。

是扬雄不食人间烟火吗?不是。他每到一地,孜孜以求地访问,不耻下问地考证,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士。进入岷江后,古蜀人从岷江上游土著部落的兴起,以及蜀地文明从蜀山氏、蚕丛氏,到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不同时期的发展,一步步在扬雄脑中明晰开来——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西部的冲击平原,当地人称“川西坝子”,在成都平原发轫形成的古蜀文明,完全能够与中原夏商文明媲美。而成都,无疑是古蜀文明的中心。

汉代的行政制度,基本上承袭秦朝,蜀郡仍然是蜀郡。蜀地置益州刺史部,治成都。成都作为蜀郡首府,以产锦闻名,纺织的图案、纹饰,均以凤凰、鸾鸟、麒麟等瑞兽与祥云瑞草为主,精致、绚丽,朝廷在此地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所以又称“锦官城”或“锦城”。

西汉时期,益州管辖汉中郡、广汉郡、蜀郡等八郡一百一十二县七道。而蜀郡管辖成都县、郫县、临邛县等十三县和湔氐道、严道。郡守,为郡的最高长官。在没有行走游学前,扬雄很难有成都平原地势从西北向东部倾斜的感觉,以及岷江、沱江水系系统的概念,对行政区划更没有清楚的认识。

回到成都,扬雄沉浸其中的,是巴蜀一条历史的河流——那地理的、人文的、经济的典故,像河流里的浪花,一波波向他奔涌而来。而这些浪花,又内化于心,在扬雄笔下流淌:“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弥望,郁乎青葱,沃壄千里。上稽干度,则井络储精;下案地纪,则巛宫奠位。东有巴賨,绵亘百濮。铜梁金堂,火井龙湫……俎飞脍沈,单然后别。”(《蜀都赋》)

那是怎样的波光啊,一圈一圈地漾开,成都的历史脉络都在显影。扬雄的《蜀都赋》只有余字,却言辞优美,意境深远,写出了成都的深厚与秀丽,对巴蜀的地理、经济状况,以及成都的城市面貌进行了全面观照。

我的好友黄剑华兄,既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亦是研究扬雄的学者,他在《西道孔子大儒扬雄》中说:“扬雄撰写的《蜀都赋》独具匠心,气势宏大,景象万千,可谓别开生面,为后来文人们写作京都大赋开创了先河。譬如东汉班固写《两都赋》,张衡写《二京赋》,西晋左思写《三都赋》,很显然都是受到扬雄的启发,是以《蜀都赋》为模式的。”

无疑,《蜀都赋》是一篇让扬雄名声大振的代表作,为他后来游学京师,以及命运的转折埋下伏笔。

对于长安的认识,扬雄完全是从游学开始的。

长安,处在关中平原中部,渭河以南,四面依次有函谷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可谓是“阻三面而守”,寓意“长治久安”的都城。从成都去长安,主要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秦惠王时期蜀王开凿的金牛道,一条是得名于米仓山的米仓道。然而,米仓道不仅一路峭壁峻岭,还有猛兽出没。扬雄一路循着有关蜀王的传说,选择走金牛道去了长安。

几经波折,扬雄还是在长安落下脚跟。经成都石室的同窗好友、在皇宫任“值宿郎”(即掌管皇宫夜间警卫事务)的杨庄引荐,扬雄在侍中王音府中做了“门下史”(相当于王音的私人幕僚)。王音虽然没有像王太后的亲兄弟王凤、王崇等人一样晋爵封侯,却也是太后王政君的堂弟。当时,正是成帝刘骜即位后,王氏外戚势力最大的时期。王音不仅是皇帝的近密之臣,还是一位正直的学者,他对扬雄的才华非常赏识。

此后,扬雄有幸结识了非常仰慕的京师名儒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刘向是汉高祖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博学多才,青年时期就被宣帝提拔为谏议大夫、给事中。他不仅最早接受《榖梁春秋》,还在未央宫石渠阁给大臣讲论“五经”。在朝廷,刘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馆长的职务。刘歆呢,协助父亲做“领校秘书”,等于是做父亲的助手,主要领校“五经”。再后来,扬雄做梦也没有想到,经王音、杨庄举荐,他进入未央宫做了皇帝的“待诏”。

能够以写文章安身立命,是扬雄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

只是,扬雄从郫县走进未央宫时,已过而立之年。

侍郎、常侍、侍中,都是廷臣,也就是皇帝身边的文职官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掌管皇上的文史典籍,以备皇上问对;同时,还要负责外朝奏章的进奏,替皇上审读,经过皇上认可,再由中书颁下。而扬雄,只是待诏,与他们相比,等于是既没有职位又被人遗忘的“另类”。好在,扬雄平时能够通过刘向与刘歆父子在未央宫石渠阁、天禄阁接触与读到更多的典籍。

“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扬雄让廷臣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