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唯一未被污染的长江支流,雨天变血河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句话出自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而这一句话恰好也能形容那些浑浊不堪的水域。

当然,可能有网友会说,在如今人人倡导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情况之下,若是想要看到如同死水一般的沟壑,大概率是难以实现的。

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太过绝对的。这就好比即使如今已经不缺高楼大厦,但也有农村土房。即使交通便利,但也有信息闭塞的地方。

诚然,同样的道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河,也不例外。并非说长江水域浑浊,而是长江的支流,出现了乌烟瘴气的现象。

但是侥幸的是,在这些支流之中,有一条支流是唯一没有被污染过的。但是,奇怪的事情是,这条支流,虽然未被污染,但是一到下雨天就会变成“血河”。

并且,在河的两岸毒蛇成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长江的支流是如何被污染的

在了解这条唯一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之前,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长江其他支流,究竟是如何被污染了的。

众所周知,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可想而知,它在我国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

那么,这样一条“贵重”的河流,它的支流又是如何被污染的呢?其实关于长江的支流,鲜少有人去真正的了解过。

既然长江能够成为第一大河,那么,它的支流自然是不少的。据统计,长江一共有四十九条支流。

其主要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等等,然而这些支流中,就有八条是全长一公里以上。

据了解,长江一共有六万多个排水口。而长江的不同支流,其污染的原因也不一样。就拿嘉陵江来说。

众所周知,嘉陵江是属于重庆的一个江河。去年夏天,一则“嘉陵江被晒干了”的新闻,迅速冲上了热搜。

当然,从这一则新闻可以看出,嘉陵江这样的状态,绝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天气所影响的。都知道,重庆作为南方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自然也少不了人文特色,以及风景名胜。

而嘉陵江作为重庆的一个网红打卡点,那么它的污染也绝非仅仅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随着重庆这个地方的不断发展,它城市的一些建设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嘉陵江,它还存在部分采砂产业。根据调查所了解到,当时四川省南充市的采砂规划并不合理。

当然,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排污排油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嘉陵江被污染的原因。由此可见,不论是嘉陵江,还是其他支流,都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人为的破坏以及污染。

那么,长江支流中,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支流是哪一条呢?这条支流便是赤水河,它位于云南省的镇雄县。

而这条河流也为我国的酒水产业到来了不少利益。其中,我国有名的茅台酒,也是由赤水河的河水来制造而成的。

为什么赤水河会变红并且有毒蛇

所谓“赤水河”,自然也是因为这条河流能够在下雨天会变成“红色”。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与赤水河的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上游主要是黄棕色的土壤,而它的中下游主要是紫红色沙土。并且,它的地表岩主要是砂岩和页岩,而这两种岩又极易受到风沙的影响。

每当赤水河迎来汛期的时刻,两边的紫红色泥沙便会被雨水冲刷到河水之中。这样一来,河水就变为了红棕色,犹如一条被鲜血染红了的河水。

于是,便有了赤水河一下雨,河水就“血水”这样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也就是“赤水河”这个名字的由来。

当然,除此之外,这条河水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它的两岸毒蛇成群。不少网友,一听毒蛇就已经双腿发麻了。

更何况还是成群的毒蛇。那么,为什么赤水河会出现这种景象呢?其实关于赤水河在当地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传说,在赤水河的河底住了一条蛟龙,而河的两岸有着众多的毒蛇。在一次下暴雨之时,河底的蛟龙突然暴怒起来。于是,便杀了两岸不少的毒蛇,而这些毒蛇的鲜血便染红了赤水河。

当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而已,并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然而,奇怪的是,赤水河的两岸并没有什么茂密的森林之类的地方,但却丝毫不影响两岸成为了毒蛇的“爱巢”。

这或许与赤水河两岸的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既然都属于河的两岸了,那么自然有着大量的降水,而降水量大也能进一步导致两岸的土地湿润。

因此,赤水河两岸是属于那种高温湿润的。用地理的专业语言来说,赤水河两岸的气候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而适合蛇之类的动物生存的气候,也常常是那种温暖湿润的地方。因此,赤水河两岸能够成为毒蛇的聚集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神奇的大自然

在我国境内,其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神奇,且优美的地方。甚至,关于大自然的奥秘,至今任有无法解答的疑问。

当然,赤水河只是这些神奇自然景观中的冰山一角。然而,尽管我国拥有着大好河山,也拥有着不一样的美景。但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每一个用心的去守护,并且加以合理的管理的。

倘若,人人都无视自身给自然所带来的伤害,那么,大自然回馈给人们的自然也是丑陋无比的一面。

即使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不少高科技已经运用到了生活之中。但是,忙碌的认识中,仍然需要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那份平静。

正所谓:“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并且对其神奇景色产生好奇之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对这份美景的保护,让这份景观一直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