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中生你们有机会跟着专家教授做课题

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33.html

“同学:经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专家指导组评审,你所申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已被确立为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

近日,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遴选结果出炉,课题入选的学生都陆续收到了由市教育局“菁才计划”专家组签署的一份《“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立项通知书》。《立项通知书》非常正式,“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鼓励学生探索,激励学生进步。”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于“菁才计划”,可追溯至年,成都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印发《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施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视觉中国图)

此次入选的25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获得了专家组的评审通过,本学年度,课题申报学生将由成都市“菁才计划”导师分别领衔指导,其研究内容涵盖植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物理、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和专业,导师则有高校教授、科研院所专家及各个中学的特级教师、学科竞赛金牌教练等。

“这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以研究性课题学习为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拓展实验技能,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菁才计划”怎么搞?

“‘菁才计划’可以说是为高中学生构建了一个‘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成都市教育局该负责人表示。

“菁才计划”为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聘请1名教授、研究员或科技专家等为导师,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目前,参与课题指导的导师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也有中科院、电信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专家,还有来自成都七中、石室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的特级教师、学科竞赛金牌教练,导师。

他们分别遴选了相关专业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将会同高中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为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群高中生

真的能完成这些

“高深”的项目研究吗?

看看这两个案例

你就明白啦~

案例一

造福当地百姓,这群中学生为岷江开发“找方案”

在“菁才计划”中,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师生将课题焦点聚焦在岷江能源开发上,由此提交了《岷江能源开发和综合治理》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据介绍,该课题研究小组由学校物理教师刘世敏、地理教师李斌以及高二的6名的学生组成。

谈及为何要选择这项研究课题,李斌介绍,学校在得知有课题项目后,就循序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择的研究方向是师生头脑风暴会的结果。”原来暑假期间,七中万达的不少学生去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对岷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衍生出了这一课题,“研究岷江的能源开发不仅是物理上的知识运用,也有地质方面的探究,需要地理学科的支撑。”

李斌谈到,岷江流域河谷地区既是当地老百姓重要的生存空间,又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地处地震带因此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降低岷江对百姓威胁的同时,又能将岷江自身的资源进行转化,通过合理的开发造福于当地的百姓。

如何开发?刘世敏介绍,岷江的开发实际上不仅仅是考虑解决电能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电能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地质探究解决如何开发等众多问题,“能源的开发讲究一个度,适当合理的开发能够造福百姓,但过度的开发则对带来灾害,因此两个学科要紧密的联系,从而为岷江的开发寻找更好的方案,包括利用岷江开发航运等,也可以纳入探究的方向。”

不仅如此,刘世敏表示,除了物理和地理学科的融合,阿坝州部分地方植被贫瘠,这一块也可以将生物学科纳入进来,进行深入研究,看能否通过岷江的能源的开发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据了解,对于整个课题的研究,学校课题项目小组分为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的3个月,课题小组重点进行知识储备,比如通过相关书籍以及网上资料等对岷江流域以及当地有个初步的了解后,中期将再去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通过知识的累积和实地勘察情况提出多个方案,后期再通过实验研究来一一验证。项目小组除了学校师生外,目前,其“菁才计划”导师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丁海涛领衔,他将给予课题更加专业的指导。

案例二

悬浮培养高原植物希望将稀缺资源扩大化

“一年前,我们成立课题组开始做狭叶红景天的悬浮培养研究。”成都列五中学课题研究组指导教师刘勇介绍,这是一项关于植物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对象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植物——狭叶红景天。

由于狭叶红景天药用价值很高,属于稀缺资源,并且该植物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极为重要。基于此,学校组建团队进行狭叶红景天的悬浮培养研究。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用科学手段育种红景天,让其生长速度快于自然生长。再从育种的红景天中提取有用成份投入市场。经过一年研究,该项目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测定环节,即测定育种的红景天成份含量。

谈及课题项目情况,项目另一指导老师陈芳介绍,项目组有两位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物和化学很感兴趣。为不影响正常上课时间,他们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参与项目研究。从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到研究方案调整,再到动手操作实验,“一整套的模式,都和大学科研项目类似。这种感觉就像高中生提早开启大学科研模式。参与课题项目式研究,非常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专业性,成都理工大学的雷泞菲教授和成都大学王跃华教授当任课题组导师,负责把控课题研究方向,解答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陈芳老师认为,大学教授来担任高中生的导师,“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当然,参与项目的同学也很努力,在完成好基础课程外,他们凭借兴趣爱好自发参与课题研究,好学又自律。”

对于课题项目的未来规划,刘勇老师表示,如果研究成果能早日投入市场,这对环境的荒漠化治理以及稀缺资源填补,都将带来突破性进展。据了解,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列五中学建立了占地平方米的生物与化学创新实验室,聘请了成都理工大学和成大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3名研究生和学校10名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团队,采取“高校教育+高中教育”相结合模式,编订校本教材,开展创新课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附: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遴选结果

红星新闻记者张瑾许雯赵雨欣

资料图片来源

成都教育发布

成都发布编辑

雕刻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6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