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值的水月,更有深厚底蕴的文脉传承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67《唐》李白

说到青山绿水和文化底蕴深厚,我想一定川西文脉一定会有柳街一席之地,而水月又是柳街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都江堰众多的景点中,它是涵养与颜值兼具的。

67文化院坝

67文化院坝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全覆盖,让百姓真切地享受到文化惠民的好处。在这里老百姓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健身娱乐、唱歌跳舞,可以闲话家常、畅谈人生。

水月不光山水秀丽,更是民风淳朴,人杰地灵!从古至今这里就崇尚文学和诗歌,涌现出许多有名的诗人和文学作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67说到水月著名诗人,王昌麟算代表人物了。

67王昌麟(年~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敏慧过人,5岁其父授之以书,渐长即能赋诗作对。6岁丧父,家境日衰,其母张氏,尽售其田,以偿债所余,佃田耕作。他家劳力既乏,生活十分困难,有人劝其弃学,昌麟愤然曰:吾家虽贫,诗书不可不读。伯父王丹书闻其言,喜其慧而有志,挈之于家,悉心教授,昌麟得以诵读如故。

67五君咏

德明美须眉,忧国出天性。

著书三巨轴,精心研利病。

徙步走行在,风疾草逾劲。

谁使陈少阳,千载独标映。

桂湖

吊古寻秋桂,怀人说雨花。

天风吹馝馞,湖月照尘沙。

径到穷时转,亭从曲处遮。

最怜征戍客,种后即天涯。

云栈

地成千古险,天遣五丁排。

远道行方觉,奇山到处皆。

车声时断路,马耳屡摩崖。

便拟看双剑,高吟豁壮怀。

67

闻胶州事有感

鞭尽山中石,难填海上波。

敌情今已见,天意竟如何。

流涕书生策,伤怀猛士歌。

腰间雄剑在,谁更说横磨。

剑门道中

如此江山不易寻,归鞍暂得豁尘襟。

一峰缺处一峰补,半壁晴时半壁阴。

路入云间盘缟带,泉从石底响瑶琴。

书生未解谈形胜,搔首青天感已深。

67清光绪五年(年),王昌麟以黉案第一入县学。七年(年)以高材生选入尊经书院,从王壬秋学《周礼》,并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十一年(年),昌麟随王壬秋返湖南,从学于湘绮楼。十四年(年)回蜀,应乡试,中戊子科举人。次年赴京会试,春闱不第。

八国联军入寇京师,朝野震动,昌麟不得已由晋越秦南归故里,主讲于灌县(现都江堰)岷江书院。昌麟讲授经史、诗文、辞义,论述中国文学史略,竟委穷源,娓娓不倦,远近受业者百余人。年应聘任教于眉属川东师范,被选授铜梁训导。不久,又至重庆府中学任教。年调四川高等学堂任国文教员。次年被选为四川省咨议局议员,参与讨论、修正保护森林、整理川汉铁路公司、预造征兵资格、改革盐务、剔除征收丁粮捐税积弊等议案。

67王昌麟为人耿介,不苟取与,处世以诚,待人以礼,飘泊一生,才未竟用。民国7年(年)12月病逝,终年57岁。其遗著有《周官通释》《文学通论》(一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

水月文脉,源远流长,欢迎大家前来探幽寻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