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历史文化是谁建造了都江堰
在四川的成都平原有一处非常出名的水利工程,从战国末年建造,至今已经超过多年的历史,仍然充满着生机,都江堰以富有创造力的规划,和与江河和谐的水工建筑,疏密有度的管理智慧,成为了可持续水利工程的典型范例。
都江堰是由战国末年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所建造的,他和他的儿子带领当地的百姓,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鸟瞰图当时的岷江被玉垒山挡住,导致岷江的水不能够向东流去,而被挡住的江水只能向南,每年的山洪一来,堤岸就垮了,导致岷江经常决口。而玉垒山背面的一片地方因为岷江水流不过去却是常年的干旱。李冰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凿开玉垒山,让岷江水流过来,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凿开玉垒山的困难太大了,可是李冰却说,凿开玉垒山之后造福的是子孙万代啊。李冰想了个办法,就是用柴火将玉垒山的石头有大火烧的直到开裂,然后将山梁上裂开的石头撬开,就这样最原始的方法,终于将玉垒山凿通,将岷江水引向玉垒山东面的干旱地区,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为宝瓶口。
宝瓶口宝瓶口的引水工程完成以后,因为周围的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不能满足灌溉农田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冰决定在岷江的江心修筑一个堤坝,可是修筑堤坝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江心修筑堤坝之后会将水位变高,导致岷江难免的堤坝决堤。这事情也让李冰十分头疼,后来李冰在江面视察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在江边洗衣服的妇女,将衣服放在竹筐中,然后用石头将竹筐压住,这样竹筐就不会跑,而竹筐里面的水也一直在流。李冰受到启发之后,命人将鹅卵石装在编织好的竹筐内,再将装满鹅卵石的竹筐投进江内,修成了一个堤坝,这个堤坝将岷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两股,一股向着岷江原来的地方流去,另一股向玉垒山流去,流向玉垒山东面的农田。这个堤坝就是著名的都江鱼嘴。
都江鱼嘴都江鱼嘴修好了,李冰就指挥百姓挖更多的沟渠引水,为的是让更多的旱田浇上水,但是又有其他的问题出现了,宝瓶口的泥沙太多,水都流不进来。李冰想的:水流湍急的地方,泥沙就不容易堆积,可以试着修筑一个堰来排沙。在李冰父子的带领下,人们修建了毛沙堤,解决了泥沙堆积的问题。
李冰父子diaoxiang都江堰历经了多年的沧桑,至今仍然为人民造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