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口怎样排查整治眉山做法在全省

入河排污口连着河流和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关”。

“眉山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重点小流域排污口整治试点工作,形成了全市重点小流域排污口的‘一张图’,总结出一套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年10月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眉山做法”在全省推广。

据悉,自生态环境部年安排部署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重点小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总结出一套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经验,储备了一批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人才,并通过打造通惠河中心城区入河排污口整治示范工程,为岷江眉山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度重视抢抓先机赢在“起跑线”

年2月,生态环境部在重庆组织召开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我市参照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培训会,学习经验、储备人才。

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重点小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工作。“本次排查囊括了我市多条重点小流域,共排查.2平方公里,发现排污口个,并形成我市重点小流域入河排污口的‘一张图’。”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年6月,制定了《岷江眉山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层层压实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等要求,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经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明确分工、依法履职、相互协调、共同发力。

为及时交流工作意见、掌握溯源进度,市政府召开了年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暨岷江眉山段入河口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频会等会议加强调度,相关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相关部门及时汇报工作进度、交换意见,进行部署,“九龙治水、各显神通”,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还通过资源与数据共享,加快了岷江眉山段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进度。

我市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中,采取同时溯源、同时监测、同时整治的“三同时”工作模式。在入河排污口监测时,坚持“实验室分析+快速检测”,以快速检测结果指导溯源工作,以溯源结果和监测数据指导整治工作。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共向我市交办岷江眉山段入河排污口个,我市按照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技术要求开展溯源工作,利用特征因子比对,痕迹追踪等手段,查清污水来源、分清污水成因、判断排污口类型、厘清排污主体,通过现场走访踏勘,无人机技术等方式方法,目前已完成入河排污口溯源分类个,并对可监测的个排污口全部完成采样监测。截至年10月中旬,已完成整治排污口个。

树立标杆打造整治示范点

从重点河流入手,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打造“查、测、溯、治”一体化示范工程,让全市污染治理真正见实效。

据了解,通惠河是贯穿我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主要功能为城市下游农田灌溉和城市防洪。近年来,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沿线截污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为切实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通惠河污染治理力度。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以来,市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求生态环境部门、住建部门和水利部门联合开展中心城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将通惠河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统筹推进,同步开展。通过加强源头治理、实施城区段截污工程、开展管网错接漏接整治、消除污水直排口等治理措施,将通惠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打造为全市示范工程。

不仅如此,我市还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方案,有效做好城市排水管理。

据介绍,通惠河中心城区段沿线生活污水基本通过雨水进水口和雨水预留井进入雨水主管道,我市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以排口基本参数、排口附属设施、排口出水流量测量、沿线河道调查、沿线桥梁调查、沿线内涝调查、污水溯源等七点为调查内容,由调查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专用设备从通惠河中心城区段末端开始向上游逐一排查雨水进水口和雨水预留井,直至上游检查井内无污水,并将各入河排口情况绘在现场手绘稿上。

“对于雨水管道内污水来源不明或存在疑问的,首先用管道检测仪对管道内情况进行探视,无法探明的,利用智能爬行机器人对疑问处进行彻底详查。”市住建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现场调查情况,通惠河中心城区段入河排污口共计个,其中污水排口18个,截污干管排口2个,溢流口12个,雨污合流排口8个,雨水管道排口58个,其他排口6个。

针对排查发现的污水排口、截污干管排口、溢流口、雨污合流排口和其他排口,我市实施了通惠河城区段截污工程项目,总投资约万元,对排查出的46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污水尾端截流,敷设截污干管9.17km,新增完善支管60处,沿途收集污水管和合流管道污水,最终接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确保了沿线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截污干管。今年,通惠河水质同年相比较,化学需氧量浓度16.0mg/L下降到12.3mg/L,总磷浓度由0.mg/L下降到0.mg/L,氨氮浓度由1.24mg/L下降到0.33mg/L,水质由Ⅴ类变为Ⅳ类,较年有明显改善。

来源眉山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6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