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冰没有修成都江堰,秦国还能收复六国
李冰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他的儿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在修完都江堰后,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后病逝于此,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
都江堰工程是李冰父子发挥聪明才智,在没有改变岷江自然流向的情况下,因势利导,合理规划,通过修筑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大工程实现无坝引水,既做到了防洪,又对成都平原进行了灌溉。同时,都江堰在使用中坚持的适度取水原则和岁修管理制度,使其实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效果,修成至今多年来一直发挥作用。可以说,都江堰工程很好地实现了人水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的光辉典范。公元前年,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伐蜀,在灭掉蜀国后,将其并入秦国版图。蜀地不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物产丰富,有粮食、竹简、蜀锦,还有木材、药材等珍贵产物。
但蜀地也有一个不利条件,那就是岷江经常泛滥成灾,造成成都平原一片汪洋。随着作为秦国战略后方的蜀地经历政权动荡后进入清平时期,为了战争需要,发展蜀郡提上重要日程。公元前年,李冰出任蜀郡郡守,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治水以安民”的政策,于公元前年开始修建惠施千古的都江堰,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大业和促进成都平原社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秦惠文公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先灭巴蜀,后得楚。这是从战略全局考虑的大谋划,证明蜀地在秦的统一战略中很重要。正是根据秦统一中国的战略需要,蜀守李冰在大禹、蜀王开明氏等对蜀地水患治理的基础上,修建了都江堰。
修建好了都江堰,首先是为了船运,即运输物质,这是出于秦国军事上的需要,属于秦欲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个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再用于农业灌溉。但正是都江堰的创建,改造了平原的天然水系,二江沟通了平原与峨江的水路,为成都平原的灌溉和水运交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支持。所以说都江堰的修建,一方面满足了舟祖之利,便利了军事运输,另一方面促进了农田灌溉,保障了蜀地这一战略后方充分供应兵源物资,使秦国力大增,为统一六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摧础。
都江堰修建至今多年来一直发挥作用,是世界上唯一仍然在使用的古代水利工程,这是以李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可以说,都江堰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对当代水利工程建设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