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嘉陵江航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汇入长江,全长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嘉陵江的航运优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川渝双方通过航电综合利用整治等方式,积极推动嘉陵江完善设施、提升能效。年6月,嘉陵江广元港首航货船顺利抵达重庆市两江新区果园港,再经长江到江苏省张家港,最终到达辽宁省营口市,嘉陵江时隔30年全江通航,标志着嘉陵江航运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去年9月,广元至两江新区果园港首趟集装箱班轮的开通,嘉陵江航运由此迎来首趟集装箱班轮。
还有就在不久前,吨新疆优质煤从广元港出发,沿着嘉陵江、长江等水路抵达永川松溉港,最后将转运到位于大足区的渝西储配煤基地。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川渝携手推动新疆煤炭首次通过公铁水多式联运抵达重庆,意义重大。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川渝两省市首次对嘉陵江全线梯级通航建筑物实行统一联合调度。
与此同时,川渝还共同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实施航道整治,建设航运枢纽,进一步提升嘉陵江航运能力。比如,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就提出,续建嘉陵江利泽等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嘉陵江草街库尾段等航道整治工程。不仅如此,日前公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加快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全面畅通岷江、嘉陵江、乌江、渠江等。这也意味着,全面畅通嘉陵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全面畅通嘉陵江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西北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
近年来,随着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陆上运输大通道的快速发展,在不少人看来,长江黄金水道对于西部似乎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样。
统计显示,重庆90%以上的外贸物资运输依靠内河航运,60%以上的社会运输周转量依赖水运完成,周边省市货物通过重庆港中转比例达到45%。如果说坐拥长江黄金水道的重庆,对水运的依赖程度这么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周边省市货物通过重庆港中转比例达到45%,这就充分说明了长江黄金水道在带动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依旧很突出。
业内专家指出,水路运输的优势在于大批量和长距离运输,适合对送达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现有船舶运输大都在—吨级,运输能力大于铁路、公路,价格远低于铁路、公路,约为铁路运输成本的1/8,公路的1/30。因此,如果我们说长江经济带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那么长江黄金水道就是长江经济带运输的“主动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陕西为例,进口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商品,大部分都是选择在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万州港进行中转。如陕西钢铁集团,过去进口的铁矿石抵达沿海港口后直接转铁路到陕西汉中。现在,货物到达沿海港口后,溯流而上直达果园港,再转铁路到汉中。
事实上,除了陕西外,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省区,借助长江黄金水道运输大宗商品的愿望也很迫切。以甘肃为例,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每年进口铁矿石万吨以上,铝粉进口量近万吨,其传统物流线路是先经海运从外国运抵东部沿海地区,再经陇海铁路运至甘肃后集散分拨。去年4月新华社旗下的《瞭望》新闻周刊发文称,如果货物从沿海地区先经长江运至距离甘肃最近的万州港,再通过铁路运至甘肃,每吨可节省运费50—70元,一年至少可节省运费15亿元。不过,由于目前广元到巴中的铁路没有进行电气化改造,运输不畅,已基本丧失客货运功能,致使这个省钱方案迟迟没能实现。
《瞭望》新闻周刊还注意到,与甘肃的情况类似,青海的钾肥、磷肥、煤炭等大宗货物每年运量约万吨,也因为这段梗阻的存在,使其很难最大程度地享受到长江黄金水道带来的便利。
然而,让人欣慰的是,随着年6月嘉陵江全江通航,这将有助于西北地区更好地利用长江黄金水道运输煤炭、铁矿石、铝粉、钾肥等大宗商品,进而推动其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在这个过程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会增强其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带动整个西部更广大地区的发展。
我们注意到,广大西北地区从海外进口的大宗商品,可以先从宁波舟山港或者上海港溯江而上,抵达两江新区果园港后,再依托嘉陵江分发到广元港,最后沿着兰渝铁路、兰新铁路等运往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反之亦然。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疆煤入渝”,该批优质煤从新疆吐鲁番出发火车运抵广元,再经嘉陵江水路运至永川松溉港。与以往通过铁路、公路进行中转相比,此次运输成本每吨可降低25元以上。如此一来,势必会大大增强疆煤的在川渝地区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如果西北地区的物资出口对象是东盟国家的话,除了上述路线外,还可以选择在两江新区果园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进行运输。日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主任刘玮曾表示,果园港如今已经成为西北地区货物在重庆重要的集散中心。不难想象,随着嘉陵江航运能力和通行效率持续提升,未来会有更多来自西北地区的物资依托果园港进行中转。
二、为沿线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
什么又是流域经济呢?所谓的流域经济,一般具备这么几个特点:以河流为纽带的一个区域经济范围或者一个系统;产业布局呈梯级层次分布;经济协作是流域联动性的重要内容;区域产业由下游到上游逐渐渗透、呈现产业高度化发展特点,跨流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逐渐加强。我们熟悉的长江经济带、黄河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流域经济。
我们以前曾提到过,西部地区深处内陆,空间距离导致的物流成本增加,很难形成像东部沿海那样的“以点带面”集群。因此,依托不同区域之间的“点”形成要素集聚,“点”之间靠“轴”联通,沿“点轴”空间进行产业布局,以此打造经济增长极。这里的“点”指的是港口等物流枢纽带动的产业集聚区,而这个“轴”则可以视为铁路、公路、河流等交通干线为依托的物流通道。
嘉陵江川渝段沿线分布着广元、南充、广安、合川等城市,除广元外,其它城市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之内。我们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嘉陵江一直处于断航状态,流域经济的发展无从谈起,这也使得沿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太尽如人意。比如,根据七普人口数据,年广元、南充、广安三市人均GDP分别排名全省第14、第15、第16位。合川经济数据看上去稍微好看点,主要是因为其毗邻中心城区,便于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发展配套产业的缘故。当前随着嘉陵江全江通航,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全面畅通嘉陵江,这为沿线地区通过发展流域经济,实现“点轴式”的经济空间布局,进而推动广元等城市融入重庆都市圈,提供重要前提。
比如,作为连接西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广元明确表示,嘉陵江复航对其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其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为此,广元提出,一方面广元港红岩作业区、张家坝作业区应建设以港口物流、大宗物资集散、仓储配送为主的临港物流特色产业园,促进广元港红岩作业区、苍溪张家坝作业区联动发展,打造公铁水联运中转枢纽,快速形成广元临港经济新业态。另一方面,依托嘉陵江流域和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持续深化与南充、广安、合川、重庆等地区的合作,包括与果园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外,“十四五”时期,南充、广安、合川等围绕着嘉陵江航运,也在谋划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布局。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认为,沿线城市还应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组建合作组织,比如成立嘉陵江产业联盟,优化沿线产业布局和经济协作,增强流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共识,筑牢生态屏障;由重庆市、四川省牵头成立嘉陵江物流平台,深化水运物流合作,畅通川东北及西北地区大宗物资的运输通道,包括加快出台适航船型标准、加大航道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入港铁路规划建设,增强沿线港口的多式联运服务能力、出台常态化通航扶持支持政策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