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2020热搜词,揭示了真实的中国
“热门搜索”在网络时代一直被认为是网民意志的风向标。近日,基于网民搜索大数据而生成的热词榜单正式出炉。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全面小康、中国火星探测、直播带货、国内游……年度大事件纷纷上榜,为我们这一年“总结陈词”,也刻画着年的真实面貌。这份热词榜单,总结了中国在这一年中所经历的困难,也见证着中国如何在强大的韧性中逆风而行。
当我们度过非同寻常的年,回首发现,国与民的力量,都彰显出一种韧性品格。那么,这样强大的韧性究竟从何而来?这背后又反映出怎样的思想智慧?一起来看。
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忧患”不是一般的“忧虑、恐怖”,而是心忧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担当精神。《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周易·系辞》中说,《易经》产生于商周更替时期,反映了周王朝兴盛、商朝衰落的时代变迁。“是故其辞危”,在言辞之中时刻展现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在《周易·系辞》中,孔子对这句话的意涵进行了阐发:“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危机意识可以帮助你安住其位,灭亡之忧是有助于长久生存的,不惧乱局则有助于天下大治。所以君子在安定时不会忘记潜在的危机,在生存发展之时不忘灭亡之忧,天下大治时不忘乱局可能发生。这样就可以实现自身安定、家国太平。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指出周易六十四卦悉为修德防患之事。《易》从商代以前的“占卜避祸”到周代注重“修德防患”,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对产生于商周之际的“忧患意识”有着精妙的阐述,“周人革掉了殷人的命(政权),成为新的胜利者。但通过周初文献所看出的并不像一般民族战胜后的趾高气扬的气象,而是《易传》所说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忧患’与恐怖、绝望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考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所以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地自觉的表现”。周王朝在改朝换代中所凝聚的“忧患意识”,不再把各种困难、天灾人祸抛给神灵与天命,而是以自身的力量来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磨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这种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在传统典籍之中随处可见。唐代贞观初年,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北方的东突厥又经常扰乱边境,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面对内忧外患时告诫大臣说:“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是传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经典展示。正因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多难兴邦与积极应对
历史的进程曲折复杂,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是发展的障碍,但有时也会成为历史进步的“推进剂”。“多难兴邦”乃中国古训,这个原则与“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多难”是“兴邦”还是“灭邦”,关键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在灾难面前能不能秉承“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开创新局。东晋名臣刘琨在《劝进表》中也有“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之语。年,少年周恩来据此作《或多难以固邦国论》,“彼富贵利达之徒,值上下相安之日,以为国家无事,遂泄泄沓沓,耽于宴乐,百政不举,田亩荒芜,终至盗贼蜂起,弊害丛生。内患既开,外侮斯乘。当是时也,忧时之君,爱国之士,目击受他人之凭陵践踏已甚,乃发愤图强,卧薪尝胆。一旦羽毛丰满,登高而呼,久困之民必揭竿而随,不达再兴之域、邦固之境,未之有也。”在这句话中,周恩来指出,在国家太平时间长了,容易兴起享乐懈怠之风气,各种问题就会出现,内患显现了,外敌也会乘虚而入。这些灾难、问题又会激发人的斗志,发愤图强,再致太平兴盛之境。认识到灾难的积极意义,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灾难不闻不问,恰恰相反,我们需要反躬自省、积极应对,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亡羊补牢、杜绝后患。传统士大夫阶层乃至普通民众秉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精神,积极主动的开展救荒救灾、共渡难关。面对水患,大禹从鲧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积极思考,改“堵”为“疏”,前后13年终于完成治水大业,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千秋基业。岷江水患曾为蜀地发展的一大障碍,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经过反复考察、细心谋划,建设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变“水患”为“水利”,为秦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这一讲话精神正体现了直面问题、积极应对、举一反三、化危为机的积极进取思想。
鉴往知来与见微知著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不断成长,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鉴往知来,特别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研究前人的历史可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进而达到社稷安定的目的。司马迁写《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体现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现实关切。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喜欢读历史,提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李世民对历史经验、教训加以深入研究,继承古人的经验、避免过去的错误,打开了盛唐的大门。另外,古人还强调士君子应当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以消弭祸端、降低险情的危害程度。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冲突,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事件发生的早期都会有一些征兆、苗头。《周易·坤卦》中有一句爻辞是“履霜,坚冰至”,意思是看到草地上有霜,就知道千里冰封的寒冬即将来临,也是强调士君子要有预判能力。《周易·文言》对此有深刻的阐发,“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臣子谋杀君王,儿子谋害父亲,这种事情一定有一个矛盾积累、逐渐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毫无征兆的发生,没有及早辨别、消弭祸端,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