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从秦朝到今天一直发挥防洪和灌溉作用
岷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之一,且水量也很大。岷江从大山流出,经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就是成都平原从岷江的出山口的玉垒山,向东南倾斜,且坡度较大。都江堰市距成都约50公里,落差却达到余米。这么大的西北东南走向的落差,经过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对整个成都平原来说,是地地道道的十分厉害的地上悬江。
因为这种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的落差,在古代,每当岷江发洪水,成都平原就泛滥成灾;如果遇到旱灾,成都平原又是赤地千里几乎绝收。
岷江水患长期危害成都平原等地,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天敌。
秦昭襄王任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弄清了成都平原长期水患的原因,一是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二是水急浪大的岷江是罪魁祸首。李冰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让岷江之水给成都平原带来好处,造福成都平原。
公元前年,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根据调查研究的资料,吸取前人的水的成功经验,率领当地人民,着手解决成都平原水患的源头—治理岷江,并建设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设计原理是:分流岷江、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就是把岷江分成为两条,即现在的“外
江”和“内江”,“内江”引入成都平原,外江就是岷江主河道。“分洪减灾,引水灌田”,一举两得、变害为利。
主体工程包括三项工程:“鱼嘴分水堤”工程、“飞沙堰溢洪道”工程和“宝瓶口进水口”工程。
“鱼嘴分水堤”工程,就是实现岷江分流,把岷江分成“外江”和“内江”两条水流。
“飞沙堰溢洪道”工程,就是实现对成都平原等量供水,把“内江”进入成都平原多余的水量在此排到外江。
“宝瓶口进水口”工程,就对“飞沙堰溢洪道”控制后的“内江”水量再控制,保证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不多不少,保证成都平原旱涝保收。
这座造福后人的利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历时八年艰苦建成,其建设原理、建设过程和建设方法十分科学,并且这个工程到今天还在继续发挥防洪灌溉的作用。
这座造福后人的利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显示了李冰父子和建设者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建设的伟大工程对成都平原做出了伟大贡献,后人在“都江堰”渠首处修建“二王庙”,永远崇敬和怀念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