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没有承认过皇帝地位的大西王,因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暴君,其中有的是后朝在历史编纂的时候有所倾向,有的则是实打实的没得洗。而张献忠,虽然历史上从来没有承认过他的皇帝地位,但实际上,他不仅自封为大西王,更是一个典型地道的“暴虐”君主。
四川关于张献忠的民间谚语有很多,其中不仅有反应他进行大屠杀,同时也有关于他隐匿财宝的。而这些民谚本身就比较有倾向性,它反映了当时老百姓对于张献忠的态度和一些历史事实。
在明末清初,与张献忠同样是农民起义军的还有李自成,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叛军人物,虽然他们的结局都是身首异处,但是,张献忠则是在明显有希望夺得天下的基础上,自己作死,葬送一手好牌的。
“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
这句民谚本身的含义是:这些贼寇(张献忠)来也快去也快,老天爷让他下界杀人,就算有一人杀不完,也还有屠杀带来的瘟疫在后面。
张献忠对于四川最大的影响就是屠城,已经引发后来的湖广填四川。首先来说,张献忠杀人本身就是他的一种生活乐趣。作为一个首领,他竟然是持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成都七杀碑)理念的人。这种有些偏激乃至病态的观点让张献忠每攻下一座城池就进行一次屠城,
其次,张献忠本身不接受俘虏,对待俘虏只有一个政策——杀,这个特殊柜为何后来就连扶弱的明朝军队也会对其拼死抵抗的重要原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这一则民谚则是“张献忠沉银”的重要佐证,也被很多盗墓贼思考过来思考过去,其中“石龙对石虎”究竟指的是李自成与张献忠的战争,还是暗示沉银地点没人知道,但是后面三句理解起来却没有那么复杂:金银财宝多的能够买下整个成都府。
而在年的考古过程中,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出土的大量金银财宝证实了这一历史传说本来就是却有其事,从数量上看,官方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数字,但是总的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西王赏功币数以百计,金器数以千计,银器数以万计。如此庞大的财富只是张献忠沉银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待进一步挖掘和保护。
根据《蜀难纪实》中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后来部队遭到阻击,江船阻塞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无论是财富也好,人命也好,张献忠对于四川而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灾难,到目前为止,四川人口1亿多,但其中90%以上都是湖广填四川时所新迁入的人的后代。而真正的四川人如同凤毛麟角......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