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蜀往事激越兴川今朝豪迈新中国成立7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46887.html

新华社成都7月28日电题:治蜀往事激越兴川今朝豪迈——新中国成立70年四川发展巡礼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杨三军、陈健

当游客站在都江堰“离堆”前,了解到对面的“宝瓶口”是古蜀先民用火烧水浇坚硬的岩石、历时8年才开凿而成,就会理解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满含着“乘势利导”的科学智慧,而且渗透着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滚滚江水,沧海桑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都江堰灌溉面积由年的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万亩;巴蜀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描绘出一幅幅犹如都江堰一般波澜壮阔、激越豪迈的治蜀兴川画卷。

(小标题)“蜀道”不再难开放变前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的一句仰天长叹,千百年来把四川交通落后的情景定格在世人心间。

解放之初的四川,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治蜀兴川,交通先行。年6月15日,被誉为“新中国第一路”的成渝铁路开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成渝铁路建设的精神内涵,许多群众自发将家中的木材、房料捐献出来用作枕木。

仅仅两年后的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依靠自己力量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士气。

不畏艰辛,只争朝夕。成渝铁路通车当天,我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破土动工。年1月1日,身披彩带的火车头一声长鸣从成都火车站驶出,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嗟叹成为历史。

还有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桥隧占比40%的成昆铁路,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为促进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二滩水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还有被誉为“雪域天路”的川藏公路。在4年多的建设时间里,11万军民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以血肉之躯硬生生劈开高原峭壁,降服险川大河,让天堑变通途。

……

攻坚克难,从不停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加快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开通,成为首条出川高铁;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跨越秦巴天堑更加便捷;年底,雅康高速公路通车,四川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达到公里,居全国第三;今年6月,成贵铁路四川段开通,结束川南地区没有高铁的历史……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宝成铁路上的马角坝车站有了新的功能,中欧班列每天从这个小站驶过,途经阿拉山口,将“四川造”货物运往欧洲。如今,从成都开行的中欧班列累计超过列,数量保持全国第一。

通过开辟“空中通道”,地处内陆的四川成为重要的全球中转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条,通达五大洲,去年旅客吞吐量近万人次。

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年投入使用,届时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如今的四川,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依托日益完善的开放通道,不沿边不靠海的四川,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着力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立体全面开放格局。

目前在川落户的世界强企业达户,居中西部第一。年,四川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小标题)“敢为人先”促改革“天府之国”展新颜

敢为人先,是四川人的精神特质之一。

改革开放之前,位于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的广汉,农民一度守着“金土地”,却吃不饱肚子。

年夏,看到百姓挨饿,时任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坐不住了。他一个人骑自行车到处查看,一路行来,庄稼像没力气的人一样东倒西歪、稀稀拉拉,唯独骑到西高公社五大队二小队,庄稼齐刷刷地挺立着,结的穗也格外饱满。

常光南眼前一亮。一打听,原来,这个小队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成3个作业组,人员土地、种子化肥优次搭配,大家抓阄分好,联产承包,责任到组。

实践出真知。到当年收成时,这个小队打了43万斤粮食,比承包前足足多出了21万斤,几乎翻了一倍!

正如油画《父亲》所表现的中国农民形象一样,面对困境,基层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果断决策、顺势而为,四川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源头之一。

年初,广汉县委正式在金鱼公社启动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试点。年6月,广汉县向阳乡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挂上了“乡人民政府”牌子,成为我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改革的春风很快由农业进入工业、由乡村进入城镇。年10月,四川省委选择了不同行业的6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年4月,中央在全国推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

……

改革创新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积极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内陆自贸区、国家级天府新区“三区”联动建设,率先启动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万亿元,在全国两次推广的36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中,四川贡献了16条。

既有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有广大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审视省情,四川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培育十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达到多万亩,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正在擦亮。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四川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从年底的万,减少到年底的71万,贫困发生率从9.6%下降到1.1%。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四川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是年24.6亿元的多倍。

(小标题)保护绿水青山建设金山银山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地位独特。

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援国家建设,作为我国第二大林区的四川,曾经是主要的林木采伐区之一。然而,伴随着森林大量减少,四川水土流失加剧。

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大自然敲响了警钟。同年9月,四川在全国率先颁布“禁伐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0万森工放下斧头,由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人。

年10月,四川又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大面积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的坡耕地改作种树种草,改善生态。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相继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4%。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同时,四川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加强长江重点流域污染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年,全省87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8.5%,同比上升14.9%。

四川省会成都,近年来“铁腕治霾”,仅年就清理整治1.4万余户“散乱污”工业企业。伴之而行的,是以覆盖全域的天府绿道为重要支撑,串联起生态园、公园、微绿地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空气质量逐年改善。

如今的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日益成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年,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成都郫县农科村诞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其以花卉苗木为特色产业而营造的优美环境。

遭受“5·12”特大地震重创的汶川县,依托森林覆盖率达56.9%的良好生态,年全县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亿元,实现了由震前高耗能产业到震后绿色生态产业的转型。

如今,越来越美的生态环境,为四川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丹棱县的“幸福古村”、成都新都区的“足球第一村”、崇州的“竹艺村”……四川各具特色的村庄“百花齐放”,全省乡村旅游的年收入超过亿元。

千年都江堰青春常在,滚滚岷江水奔流不歇。

时值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展望未来,巴蜀儿女定会再谱新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1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