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被视为恶日那些古老的信仰与禁忌你知道

作者|向柏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与有形的、物质的文化遗产相对应的那部分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的口头文化和行为文化。民间信仰是在广大民众中自发产生并自然传播的神灵与神物崇拜,它寄托着广大民众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祈求、期望和追求,并以口头或行为的形式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民俗事象之中,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诸多非物质文化事象形成的生命之源和赖以生存的土壤。

要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破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密码,从其生命的源头上去思考保护的措施和政策。

一、民间信仰与传统节日民俗

我国传统节日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节日几乎都与民间信仰有关。有些节日直接起源于民间信仰中的祭祀活动,更多的节日则在传承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包含信仰观念的民俗活动,节日的禁忌习俗也无不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信仰,节日的组织活动往往要仰仗地方的民间艺人,而这些艺人在过去不少是巫师一类人物。古老的民间信仰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形成与传承的独特的文化生态,所以,保护传统节日,实际上也存在着合理保护传统民间信仰的问题。

先秦的祭祀活动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源头之一。最原始的祭祀为岁时祭祀,是随着季节的推移和物候的转换而举行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祭祀活动。这些岁时祭祀经过漫长的演变,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时间也由原来的季节范围演变为固定的日期,这样便形成了节日的雏形。

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祭祀活动是春祈秋报。春祈是在春耕生产开始之际祈求神灵保佑农业生产丰收的祭祀活动。《夏小正》载:“初岁祭耒。”耒是一种耕地的农具。夏代在春耕前要举行祭祀农具祈求丰年的活动。《尚书舜典》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所记为舜帝在正月祭祀先王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在春天举行,也与农业丰产相关。《左传》襄公七年载:“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统治者在春耕之前都要在郊外举行祭祀稷神祈求农业丰收的活动。

这类祭祀活动不仅构成了春节的基础形态,而且直接演化为二月的春社节。后世春节祈年求丰的民俗活动,春社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作物生长与人口繁衍的活动,都无不与早期的春祈求年祭祀有关。秋报是指秋季收获农作物前后举行的酬谢神灵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记秋季酬神祭祀活动: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仲秋之月,“天子乃难,以达秋气。以犬尝麻,先荐寝庙”;季秋之月,“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在秋季举行的酬神祭祀主要是“尝”和“荐”,表示在收获每一种农作物时,要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其它东西拿来献给各种谷神和其他神灵,以示感谢。天子“以犬尝稻”、“以犬尝麻”,就是用犬去向稻神和麻神表示酬谢。

这种古老的祭祀习俗至今仍存在于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之中。如阿昌族的尝新节、白族的果子节就属于此类习俗的遗存。这种秋天的酬神祭祀活动,也直接影响了春节和腊八节的形成,春节庆丰收祈求年年有余的民俗事象,腊八节熬腊八粥酬神活动,都是由秋祈祭祀活动演化而来。

我国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祭祀各种神灵的节日,如云南彝族祭祀老虎的跳虎节(跳豹子)和青海土族的跳於菟(古羌语:虎),广西河池等地区的壮族祭祀青蛙的青蛙节,四川岷江两岸羌族祭祀山神的祭山会,土家族等民族祭祀牛神的牛王节等。这些节日保留了原始的风貌,清楚地显示出中国相当大一部分节日与早期祭祀活动的同源关系。

一些节日起源于民间信仰观念,更多的节日则在漫长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民间信仰的文化因子。端午、重阳、七夕等节日都是在某种信仰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

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手臂系五色丝,门悬艾草或昌蒲,饮昌蒲、雄黄或朱砂酒,门上贴五毒图,竞渡,吃角黍(今粽子)等,都具有辟邪的功能。端午节之所以形成众多的辟邪习俗,是因为至迟在先秦时期,民间已经产生并流传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死亡之日的信仰观念。《风俗通》佚文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又载:“俗说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秃头。”

五月之所以被视为恶日,可能与这个季节多生疾病有关。阴历五月,开始进入一年最热的季节,也是蛇、蝎、蜈蚣等害虫进入生命旺盛的季节,各类病菌、病毒也开始大量繁衍,进入五月,就进入了疫病多发季节,人们极易受到毒虫与病毒的侵害。人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将其归咎于季节、月份与日子。由于五月五日在民间很早就被视为恶日,所以逐渐产生了一系列驱邪习俗并形成节日。

同时也由于五月五日被视为恶日,历史上含冤而死的著名人物,也多有被说成是死于五月五日的。屈原、曹蛾之父、伍子胥、介子推等都被说成是死于五月五日,于是,在辟邪习俗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端午节,又附会上了纪念屈原、曹蛾、伍子胥、介子推的说法,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因为能够表达人们的爱国情怀,所以影响最为广泛,流传最为久远。事实上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也来自原始信仰。

重阳节形成于古代的数字信仰。九在古人的信仰观念中为阳数,所以九月九称为重阳,又称为重九。九在阳数中是最大的数,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象征着至高至大,象征着长久,并由此而形成了在九月九饮菊花酒、喝菊花茶、登高祈求长寿的习俗。九为极数,在象征至高至大与长久的同时,也隐含有终极之意,表示生命的终结,所以在登高祈求长寿习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辟邪免灾的习俗,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都有辟邪免灾的意思。

七夕则源于有关牵牛、织女星宿信仰的传说,是星宿信仰衍生出的节日。中国的大年节素来追求吉祥,讲究许多禁忌,忌讳做某些被认为不吉利的事或说某些被认为不吉利的话。最重大的节日春节,历来为中国人所看重,因为人们认为春节为一年的岁头,关系到一年的运气,其禁忌也就特别多。如“除夕不空锅”,就是说,除夕夜里做的饭要连续管几天,这实际上有一种巫术的成分在里面,表示过去一年的粮食能吃到新的一年,意为年年有余,以表达人们对来年生活富裕的祈求与期盼。

大年三十守岁有所谓“年夜守岁不熄灯”的禁忌。一家人围着火炉,一直守到元旦天明,认为此举能获得长寿。伴着守岁的灯要长明,是因为“长明”与“长命”谐音,点长明灯有祈求全家老少健康长寿的意义。大年初一,有所谓“年初一,不杀鸡”的禁忌。不杀鸡,是因为鸡与“吉”谐音,过大年尤其讲究吉利。认为杀了鸡,就破除了吉利。大年初一还有所谓“年初一,不吃稀”的禁忌。

这种禁忌包含了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说大年初一,吃了稀饭,这一年当中外出旅行必然碰到下雨。二是说“稀”意味着“薄”,年初一吃了稀饭,暗含这一年收入薄。此外,其他的节日也有跟节日主题相关的禁忌。如“寒食不举火”,意为只能吃熟食;“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意为清明戴柳树枝能使人长寿,不戴则早衰。“五月五不上屋”,即在五月五日不能盖房;八月十五祭月神,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有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是因为月神为女神,灶神为男神。凡此种种禁忌习俗构成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内容。

毋庸讳言,传统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节日形成与传承的重要的文化背景,因此,传统民间信仰的消长,在某种程度上会自然影响传统节日的盛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逐渐淡化,逐渐失去其丰富的内容,蒸发掉滋润其躯体的水分,与民间信仰的渐趋式微不无关系。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要阻止现代化的进程,倡导和保护迷信,以丧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来保护传统节日。

而是要认识到,已经成型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在那样一种文化背景中自然生长、自然传承的文化事象,当其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背景处于半脱离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依靠其自然传承来维系其蓬勃的生机,而是要加上人为的因素,用行政的手段来促成其繁荣发展。

另外,还要正确区分民间信仰中的糟粕与精华,对那些迷信、愚昧、背离科学、危害社会的成分必须坚决抵制,对那些只是属于生活习惯的节日信仰习俗,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程度的保护。

二、民间信仰与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民间艺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的形体、行为来展示的那部分艺术,离开了人,这种艺术就不能得到完整的展示、演示和保存,如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都属此类。

民间艺术由于其行为性和濒危性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传统民间艺术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植根于传统民间信仰的土壤,或是源于祭祀神灵的仪式,或是古老神话的演绎,或是从祈福驱邪的巫术中脱胎而出。正确对待民间艺术中的信仰问题,也是保护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民间信仰的祭祀仪式是民间舞蹈或民间戏剧的重要源头之一。迄今见于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民间艺术当是歌、乐、舞合一的祭祀仪式,可以视为早期的民间舞蹈与戏剧。如《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记《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投足而歌,犹如舞蹈而歌,从所歌内容来看,此舞实为祭祀各种神灵的仪式。

直到近现代,在我国南方各民族还广泛存在各种来自祭祀仪式的古老舞乐与戏剧。广西壮族有师公戏,由巫师主持,众人载歌载舞,用于纪念花婆诞辰。花婆是壮族主宰生育与健康的女神,祭祀于夏历每年的二月初二举行。分大祭与小祭,小祭是家庭的活动,年年举行。大祭则每隔数年由全寨集体举行。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至今仍保留多种祭祀歌舞戏剧,如跳丧舞、摆手舞、毛古斯等。侗族有大型乐舞《芦笙舞》,也是一种祭祀性的表演。过去多用于祭祀场合,现在则主要用于节日庆典。畲族以盘瓠为远古祖先,有祭祀盘瓠的《祭祖舞》,将盘瓠神话传说绘制成40余幅连环祖图,祭祀时悬挂起来,祭祀者在其下舞蹈讲唱。

类似的祭祖乐舞在畲族一直盛传不衰。我国北方民族也保留着不少源于祭祀活动的民间舞蹈与戏剧。如满族的跳家神,即源于萨满教的祭祀仪式,藏族的藏戏则源于本教与佛教的祭祀仪式。这类祭祀性、仪式性的戏剧与舞蹈在各民族民间戏剧舞蹈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它们与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相伴相随,离开了祭祀,这类戏剧舞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民间不少戏剧舞蹈是古老神话的遗存物,而神话本身就可视为民间信仰的载体,因此,民间信仰仍是这些戏剧舞蹈的命脉之所在。马克思说:“一切神话都是在想象中和通过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神话所蕴涵的是先民对自然与自然力的崇拜,然而其所表现的自然崇拜不仅通过口碑来表现,而且通过实际的仪式来表现,这就形成了塑造神灵形象、表现神灵故事的戏剧舞蹈。如蚩尤戏,就是来自黄帝战蚩尤神话。此外,广西壮族的“芒蒿”戏,广西瑶族的“做盘王”等也都与远古神话有着血脉联系。

在巫术中脱胎而出的民间艺术,首推傩舞、傩戏了。在西南地区,由于巫文化仍有一定生存空间,所以傩舞、傩戏仍有传承。最早产生于我国中原地区的傩,是一种以假面巫术驱鬼逐疫的仪式。在这种驱鬼逐疫的仪式中,由于要借助各方神灵的力量,所以必然有祭神娱神的内容,即包含原始的歌、乐、舞合一的祭祀仪式。后来傩作为一种原始的祭仪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包含傩祭、傩舞和傩戏的文化体系,并最终存活于西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的傩舞、傩戏虽然具备了相对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但因脱胎于巫术活动,所以至今与巫术的血脉不断。其演出活动仍是巫术的组成部分。以土家族的傩戏为例,傩戏的演出一般是为了酬谢神灵,其演出场所也必是祭祀神灵之地。可见,傩舞、傩戏的演出,始终是与巫术活动分不开的。

民间艺术,特别是民间歌舞戏剧,大多植根于民间信仰的文化土壤,其自然的传承方式也多与民间信仰有关。民间歌舞戏剧的演出多是依托于祭祖、祭神祈福、庙会等民间信仰活动,如果这些民间信仰活动一旦完全消失,而新的民间传承机制又没有发育成熟,民间歌舞戏剧的失传就可想而知了。

三、民间信仰与人生礼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组成部分是人生礼俗,包括结婚、诞生、成年、生日、丧葬等礼俗。传统的人生礼俗由于总是寄寓着人们对于幸福、长寿、平安等的祈求,所以必然融入民间信仰的成分。实际上,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民间信仰的演变和逐渐淡化,这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婚是人的“终身大事”,极为人们所看重,各民族的婚姻礼俗隆重而丰富。这些婚礼习俗大都表现了两大主题:祝福与辟邪。祝福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祝福婚姻美满,夫妻和谐,健康长寿,白头偕老。二是祝福多子,特别是多男,以便“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为了表达这些祝福,人们往往采取祈求的方式,这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以民间信仰为内核的婚礼习俗。如撒帐习俗,当新婚夫妇交拜毕,就床对坐之时,众妇女便向他们身上抛掷同心金钱、五色彩果,以祝新人早生贵子。如今婚礼中向新人抛撒花粉或彩色纸屑的习俗,应该是由撒帐演化而来。结婚吃红喜蛋,在广大乡村曾经是十分流行的习俗。由于蛋生人神话的影响,蛋(鸡蛋或鸭蛋)在人们的心目中是蕴涵神秘力量的生殖物。结婚用蛋,显然也含有祝多子之意。侗族有“抢红蛋”的习俗,嫁妆随新娘送到男方家后就布置新房,当抖开花被时,男女老少都要争抢放在花被里的红蛋。据说:抢到红喜蛋者,不孕妇女可以生育,老人可以健康长寿,小孩可以健康成长。可见,侗族抢红蛋习俗,既包含了生殖的信仰,也包含了生长、长寿的信仰。

传统婚俗的另一主题是辟邪。缔结婚姻标志着一对新人开始了新的人生里程,为了祈望婚后生活平安幸福,人们往往在婚礼中要举行辟邪活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产生五花八门的辟邪婚俗。传统婚俗多用水、火、镜、箭等来辟邪。用水的婚俗主要是向新娘或花轿、迎亲队伍泼水或喷水。贵州遵义、仁怀、平坝一带的仡佬族,称泼水婚仪为“打湿亲”。俗信此举可以驱除邪魔,使新人获得平安吉祥。火与水一样,也是婚俗中常用的辟邪物。婚俗中的火有火堆、火把、烛、灯等形式。火堆一般是设在男方家的大门口的。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要进屋,必须举行跨火仪式,即从火堆上跨过,或从火盆上跨过。其意义在于通过新娘与火的象征性接触,烧掉附在新娘身上的邪魔。火把则是用于迎娶途中的辟邪工具。

湖南曾流行火把迎亲的习俗,夜晚,迎娶新娘的花轿回到男方家时,新娘的兄弟要举着燃烧的火把在轿前作先导,护送新娘到男方家。俗信火把照路,能辟百邪。新婚之夜,洞房内是少不了灯或烛的,不少地方要点到天明。俗信燃至天明的灯、烛,可以辟除危害婚姻的邪魔,保佑夫妇白头偕老。

陕西、甘肃等地民众称婚礼之夜的灯为“长命灯”,意即此灯能辟除邪恶,使新人无灾无病,幸福长寿。长命灯从举行婚礼当天点燃,到次日日出时熄灭。有的地方甚至要点三天不熄。镜子也是婚礼中使用得最多的辟邪工具之一。嫁妆物品必有镜。镜的婚俗有多种。四川川东、川西一带,婚典拜堂时,新郎新娘都要在胸前束上铜镜,以避灾祸,称为“怀镜”。照镜是婚礼中常用的巫术仪式。花轿离开娘家或进入婆家时,都要用铜镜在轿内上下左右照一遍。有的地方还要用铜镜照新房。更为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放置镜子,取驱除邪魔永保夫妇平安之意。弓箭是先民最早发明的武器,由于其能帮助人们征服凶禽猛兽而受到崇拜。传统婚俗也有用弓箭辟邪。

诞生礼、生日礼、寿礼是相互关联的几种人生礼仪。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俗称“三朝”。此外,在新生儿满一周岁之前,还要举行满月、百日、周岁等礼仪,这些仪式也属诞生礼范畴。

从形式上划分,传统诞生礼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辟邪类,仪式的意义在于辟除附在新生儿身上的邪魔;一种是祈求类,仪式的意义在于祈求新生儿获得生长的力量,能够茁壮成长。两类仪式都有巫术的性质。前者如戴长命锁习俗。当新生儿满百日或周岁之时,便举行诞生仪式,在小孩脖子上挂一种装饰性很强的锁,俗信此举能保护小孩的生命,避免病魔疫鬼侵犯。这种锁一般要戴到12岁才取掉。后者如“洗三”,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所举行的沐浴仪式。

清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三日洗儿,谓之洗三。”为新生儿洗浴,不仅仅是出于清洁方面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为了促使新生儿健康成长。水在原始信仰中是生命之源,具有生殖的力量。水的生殖力量也可视为生长的力量,用水为婴儿浴身,意义在于为他灌注生长之力,俗信获得了生命力的婴儿就能健康成长。与诞生礼相关的是生日礼和寿礼。在一个人的诞生礼之后,每年的诞生日,都要举行庆祝仪式,称为过生日。过生日都蕴涵了祝福平安健康的意义,往往举行一些祈祷仪式,如点生日蜡烛、吃蛋糕等。一般将五十岁以后举行的生日礼称作寿礼。仪式的主题是祝老人健康长寿。围绕这一主题也形成了种种带有巫术信仰色彩的习俗。寿礼经常用到祝寿图符,有图画的形式,也有雕刻、雕塑的形式。其图形多为松柏、桃、龟鹤、山崖、海水及各种寿神的组合,也有用古今多体“寿”字构图的。为老人举行寿礼时,由儿孙们送寿图,挂于中堂,配以寿联,多书“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挂寿图含有祈祷老人长寿的意思,也是一种包含信仰因素的民俗。此外,祝寿还有点寿烛,喝寿酒、寿汤,吃寿面、寿糕、寿桃等习俗,这些习俗都是用具有长寿功能的吉祥物来感应被祝寿者,使其获得长寿的力量,属于接触巫术之类。

传统的葬礼多包含“灵魂不灭”、“灵魂转世”的信仰观念,大都有祈愿死者再生或转生的仪式。如洞葬,民俗学称岩墓葬,即将死者棺木置放于岩洞中的葬法。作为葬穴的天然岩洞、溶洞或人工开凿的岩洞,多处悬崖峭壁之上。将棺木放于千仞峭壁上的洞穴之中,其耗费人力、物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支配着人们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动机必然是与某种信仰观念相联系着的,因为这种葬式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有信仰才能驱使人们去完成如此艰难的工作。又如水葬、天葬、洗骨葬等也都是不同的信仰观念的产物。

人生不同阶段的礼仪,由于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人生追求,必然借用人们信仰观念中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必然采用巫术的方法来虚幻地实现人们的追求,这就形成了以民间信仰为底蕴的各种人生礼俗。随着民间信仰中的相当大一部分迷信向俗信的转化,人生礼俗的信仰色彩也在渐趋弱化,各种迷信观念正在逐渐转化为人们对人生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尽管人生礼俗发生了很大变化,却仍然与民间信仰有着根脉的联系。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民间知识,主要是指有关大自然的观念,农业活动和知识,生态知识与实践,宇宙观,预言与神谕,环境保护和实践,天文和气象的信仰和实践等等。这些所谓民间知识有相当大一部分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弥漫着民间信仰的气息。这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迷信与经验并存,巫术与科学交融,真理与谬误混杂,需要仔细甄别。

总之,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与民间信仰的信仰观念、禁忌、巫术仪式、神话传说等水乳般交融在一起的,具有浓郁的信仰色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民间信仰的问题:

一方面,对那些有益或无益但无害的民间信仰要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对那些有害的民间信仰则要剔出有害的成分,变有害为无害,促进迷信向俗信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固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之根,保持其生命的鲜活状态,促进其生命的新陈代谢。

对此,贺学君以妙峰山庙会为例作了很好的说明,妙峰山庙会“保持了独特的民间信仰,守住了生命之根。妙峰山庙会是因为山顶的碧霞云君(俗称娘娘庙)而生成的,娘娘信仰是它的精神之魂,独特的朝顶进香活动是它的生命(结构)之本。这种信仰和拜神仪式至今依然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内容……北京妙峰山庙会活动中,也在花会表演环节打破旧规,大胆吸收一些后起的花会甚至近年新涌起的民众表演团体(包括秧歌队、管弦乐队等)加入,使内容更贴近现实……在新的价值观的认同中促成民众新的和谐一致,从而实现传统的自然蜕变与创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1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