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隋唐两宋时期的西蜀园林,有什么艺术特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熠熠光辉,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杰出的艺术成就。提起园林,你会联想到什么?北方大气磅礴的的圆明园、颐和园,还是南方秀丽精致的拙政园、留园?

那西蜀园林呢?这是一支和中国的园林体系一脉相承,却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地域园林。它在我国的园林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也有着独特的生长轨迹和特色的文化内涵。

西蜀园林是“中国官家园林”的典型代表。“西蜀”指的是现在四川省的中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一带,即古代蜀国所在的区域。

一个地方的建筑必然受到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的影响。西蜀园林在隋唐和两宋时期发展得最兴盛,这与当时为官蜀地的仕人有着非常直接而全面的关联。

一、时代环境下的宦蜀仕人

隋唐两宋时期的西蜀,宦蜀仕人的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条件也较好。他们有着为官者的权力,又有社会名望,处于社会阶层中的统治阶层;同时又拥有一定的文化学识和财富,属于当时的精英阶层。

拥有这样的身份地位的一群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所好,与西蜀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甚至主导了该地区在很多方面的发展。

同时隋唐两宋时期的大时代环境,及西蜀特色的地域环境,共同赋予了宦蜀仕人们独有的时代性特征和地域性特征。这些特征也对仕人们在西蜀建造园林和使用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政治军事地位上,西蜀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四周与蛮夷相邻,地形又较为复杂,“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是中原非常重视的战略大后方。

有人评论当时的西蜀是“虽控制一隅,而形胜实关天下欤”。西蜀地区因其地位所延伸出的军政思想,和仕人造园的动机和主题,有着一定的联系。

在经济发展上,西蜀有两次非常繁荣的时期,分别是汉代的“天府之国”和唐宋时期的“杨一益二”。诗人陈子昂说“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杜甫说“蜀之土地膏腴,物产繁富,足以供王命也”。

唐宋时期的西蜀凭借自身地域的广阔资源,和当地交通、手工业、商业的快速发展,富庶程度居于全国前二。《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自秦汉以来迄于南宋,赋税为天下最”,可以看出当时西蜀经济条件很好。

在人文方面,西蜀古时就喜好“游乐”,后来发展成官方倡导和引领的游赏习俗,百姓也在其中广泛参与。官民同游的风气极盛,“为域中之冠也”。

西蜀祭祀的风气也很盛。本来在古代,有功德的先贤才会给他们祭祀,但是在西蜀,祭祀的风气以至于“凡守之贤者,蜀人必为建祠,或绘其像”。甚至一些没什么名气的人,因为在蜀时布施过些许惠政,就能受到蜀民的长期供奉。

唐代时,西蜀的佛教和道教已经发展得相当繁荣了。而西蜀其实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百姓对道教很是信奉。

唐宋时期,西蜀的佛教文化发展起来,相较之前更加盛行,在蜀中有很多高僧。不少宦蜀仕人崇尚佛教,大批人捐钱建立寺庙,这极大促进了宗教建筑和园林的兴盛。

另外,在经济和文化都蓬勃发展的条件下,还有宦蜀仕人的积极引领下,西蜀的基础设施建设很活跃,也随之带动了园林的建造和发展。

在上述时代环境下的宦蜀仕人,都有着“仕”,“士”,“师”的三重身份。这三重身份是仕人们建造园林的重要因素,同时影响着他们如何建造园林。

第一重身份——“仕”指的是西蜀的官员掌握着地方的大权,或者本身就是朝中重臣,甚至有许多当朝宰相。有这样深厚的政治背景的仕人在西蜀营造园林时,考虑的自然不只是园林的视觉感受,而会掺杂更多政治和思想上的东西。

第二重身份——“士”。宦蜀仕人多为文官,政治策略多“以文治蜀”,除了需要防止军事威胁时,其他时候行政要员基本都是文官。这也导致唐宋时期的宦蜀仕人主体为文官,进而表现为西蜀园林的文人化倾向。

第三重身份——“师”,宦蜀仕人多是经由儒学价值体系培养的,持身准则便是仁义礼智信,他们重视自我修养,为后世的仕人做出了贤能德高的榜样,丰富了西蜀园林的人文内涵,潜在影响了造园动机和园林主旨。

二、隋唐两宋时期的西蜀园林

隋唐两宋时期的西蜀园林主要分为五大类:官署园林、公共名胜园林、祠宇园林、寺观园林和宅园。

第一类:官署园林,是附属于官府的园林,一般在官署的内部或者在相邻的旁边,主要作为官员休息或者宴饮、会见宾客的场所,有一些也用作管理政务。

唐宋时期官署园林均为半开放性的,平时只供官员使用,在特定时期比如一些重要节日,也会对百姓开放。

对于官署园林的建造,自然由宦蜀仕人掌握主动权,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比如知府、知县等可以直接决定园林何时建设、怎样建设。

官署园林细分为圆苑、楼亭、厅堂,典型的例子是成都西园、彭州望雪楼。

第二类:公共名胜园林。这类园林对普通民众开放,百姓可以进去观赏游乐,其建设和营造修缮,一般由官府的仕人主导,也有乡绅、僧人辅助建设。

唐宋时期开始流行开发风景名胜,西蜀地区一直有“风物繁雄古奥区”的美名,仕人们来到蜀地之后,惊叹于山水之美,也热衷将自然美放入自己所建造的园林,以供观赏。

公共名胜园林又细分为遗迹、城市亭园和城郊风景区,比较有名的该类园林有相如琴台,浣花溪。

第三类:祠宇园林。唐宋的仕人喜欢建设祠宇,祠宇园林则附属于祠宇建筑,有的祠宇园林是士大夫在祠宇建筑的外围种植花木,增建一些供人休憩的园林建筑,逐渐发展成整片的园林。

在祠宇园林中,宦蜀仕人主导修建和经营园林,负责园林中的各种活动比如绘制画像、刻诗、引领各种祭拜和凭吊活动,或者赏景、宴饮等游赏性质的活动。

该类园林又细分为人饲园林和神祠园林,非常著名的是武侯祠。

第四类:寺观园林。这类园林附属于宗教建筑,比如佛寺或者道观。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在全国都蓬勃发展,西蜀的寺观园林也就跟着兴起。

寺观园林既有宗教性质,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得虚寂清净之胜”,为官员和百姓在访寺之后的宴饮、品茶活动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寺观园林细分为佛寺园林和道观园林,比较典型的是大圣慈寺和玉局观。

第五类:宅园,附属于住宅类建筑,属于私家园林,供主人和客人居住游览。西蜀的私家园林多集中在成都,很有名的有碧鸡坊,唐朝的杜甫“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宋朝的陆游“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可见其是仕人和文士经常去的地方。

宅园分为仕宅园和民宅,比较有名的有段文昌别业和竹斋。

三、西蜀园林的理景艺术

在自然、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宏观条件下,还有宦蜀仕人在审美偏好、造园诉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唐宋时期的西蜀园林在理景上呈现出了以下五大方面的艺术特征。

第一个方面,理水。西蜀中原本就有多条自然水系,比如岷江和嘉陵江水系,再加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完工,为成都平原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水利环境。

有了优良的水利环境,西蜀园林想要引水入园,自然非常方便。园林的建造者有的引入江河水系,有的引入水渠小溪,还有的甚至在前人已经凿出的小湖或者小池上,重新清淤疏浚,然后灌溉,引入多种植物建成园林。

第二个方面,花木。西蜀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也很肥沃,植物种类很多。西蜀不仅自然的林木长势非常葱茏茂盛,用于观赏的花木也种类繁多。

观赏性植物不仅外表美观、味道好闻,给人带来美妙的感官享受;其身上寄托的美好品格更给人精神的寄托和享受,因此受到了唐宋时期宦蜀仕人们广泛的喜爱和推崇,是西蜀园林造景的主要元素。

第三个方面,建筑。西蜀园林中的建筑既能够作为主要的景观,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又能因地制宜地与园外的大环境产生联系,巧妙融入山水之间,创造出“内外相通”的效果。

西蜀园林的建筑多为亭台楼阁,或是“恢廓穹崇、壮观宏深”的厅堂廊宇,或是造型多变,与园景和自然风景相结合的亭轩建筑。

第四个方面,山石。传统的造园比较注重“以山为骨”,由于西蜀平原是平地起园林,所以需要构造一些“山势”。

唐宋时期的西蜀园林中经常设有假山,有的假山用高大的石块堆叠出多个山峰,又有山崖又有深谷,溪水环绕其中,花草种植其上,组成了很完整的景观系统。

第五个方面,禽鸟。西蜀园林饲养禽鸟鱼类等动物历史悠久,讲究动物和其他景致的融洽统一,动物并不作为主体,而是点缀。

“山鸟忽双下,溪鱼时一跳”,给园林增加了许多生动的野趣。也有专门用来观赏的动物,比如孔雀。动物作为园林中难得具有生命的元素,是仕人们闲暇时逗趣观赏的对象。

西蜀园林是传统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空间,参与到宦蜀仕人生活、交际等多个方面,同时仕人们的喜好、生活状态、政治倾向和精神追求又对园林的建造和使用产生着影响。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西蜀园林无疑是我国灿烂而悠久的传统园林文化中一块精美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展现出的精神本质,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探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1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