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很经典的一首送别诗,仅仅4句却气势豪

空青,90后诗词爱好者,梦想是承继中华文脉,传播诗词之美。

让诗歌,成为你黑暗日子里的光。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出这一名句的王勃,在当时被冠以“初唐四杰之首”的名号。历史中的他,“六岁解属文”,“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

传说中的他,善写文章,而且能打“腹稿”。

什么是“腹稿”?别人来求他写文章,王勃会先吃饱饭,喝足酒,然后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一觉。睡醒之后,便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称王勃有“天才”。

从小有才名,前期的仕途,也顺的不得了。公元年,15岁的王勃被当时巡行的官员举荐于朝廷,当年应举及第,授朝散郎,轻轻松松迈过了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跨不过去的坎儿。

公元年,东都乾元殿落成。王勃写成一篇《乾元殿赋》,一时名动京华。深得朝中大官青睐,这里面就包括了左肃机李敬玄以及杜甫祖父辈杜审言、杜易简等人。

那时,人们都期待着,这位闪烁光芒的少年,能够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创造更大、更辉煌的奇迹。

可惜,时代没有给王勃更多的时间。

上元三年,27岁的王勃渡海往交趾探望被贬官的父亲,路上遇到了大风浪,王勃受到惊吓,不久惊悸而死。

一代天才就此落幕。

后世很多评论家认为,给王勃的人生再延长几十年,或许他就是李白杜甫之外的唐诗另一高峰。

人们总是爱神化死去的人,将美好的想象与赞誉给到夭折的天才,这一点我不做评判。

这篇文章,带大家读一首王勃的诗,顺便讲一讲现代诗友们对这首诗的几点争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自从项羽入关分封,三秦之地就以将士的姿态,护卫着近在咫尺的巍巍长安城。

这一天,有人站在长安的城墙上,透过重重大山的云雾缭绕,遥望着蜀州。

从陕西到四川,地图上看是相邻的两块,以高铁和飞机计算,几个小时就足以穿梭。可是在唐代,长安与蜀州,便是数重高山大河,便是天上地下,便是生离死别。

这一年,王勃才刚刚20岁,已经进入京城两年之久,颇受朝野上下重视。此时的他,春风得意,自觉前途一片光明。

因此,面对好朋友的离别,似乎也并不觉得悲伤。

山高水远,总会相见。这位杜县令虽然暂时离开了长安,但如今天朝盛国重视人才,历练几年也就回来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勃写下了历史中最为独特,也最是别开生面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无法探知详细的“杜少府”,也随着这首诗一起,名垂千古。

起笔两句,前一句写长安,后一句写蜀州,一下子为相隔遥远的两地建起一座凌空的大桥。站在桥上,两地的风光尽在眼中。

看到长安的巍巍壮观,也看到蜀州的风烟弥漫。

两句都用到了倒装,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三秦辅城阙”,“五津望风烟”。

三秦之地守护着长安;在渡口之前,遥望风烟。

有人在地理上考证过这五津,分别是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以及江南津。我们普通的读诗人大可不必如此仔细,知道这五个渡口代表了蜀州,也已经足够。

两句写景,已经将两人的心魂牵绊在了一起,于是颔联自然过渡到情谊抒发。

为什么要给你送别呢?因为你我二人同在宦海沉浮,经历着一样的起落悲欢。一个“与”,一个“同”,再次强调了两人的深情厚谊,也为后面四句飞来之笔埋下了情感上的铺垫。

一般的离别诗,写完首联与颔联,就该转到离别的伤悲了。因为深情厚谊已经写完,无以为继。

但王勃这首,真可谓“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颈联起得令人耳目一新,闻所未闻。

杜少府,其实你我大可不必如此哀伤。四海之内,知道还有我的知己。只要两个人的心连在一起,哪怕相隔千里万里,不都是如同比邻而居,随时可见吗?

这句劝得真好。不仅是另辟蹊径,升华了离别万里的意义;更通过对于“知己”的描述,再次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将全诗的情感推向最高峰。

讲一个很真实的例子,就是我和我从小玩到大的发小。我们两个初中到高中都在邻班,吃饭干嘛的都是一起,感情很好。大学都在省内,也经常互相去玩,毕业之后我去深圳,他回老家,常常几个月半年都没有联系。

但有时候打游戏碰上,就很自然地打打游戏,聊聊天;或者我过年过节回家,出门的第一顿饭一定和他吃。

这种关系,我们叫“兄弟”,在文人眼里是知己。

在友情面前,距离有时候真的不那么重要。

知道有那么个人,就已经足够了。

王勃诗的最后一句,也从情绪的高峰退下来,转为一句温暖的关怀。

哎呀,大丈夫离别,就不要学那些小儿女惺惺作态啦,“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我们两个还有锦绣前程等着实现呢!

到此整首诗结束,虽然仅仅40个字,意境却是如此绵长不绝。王勃于诗中纵横捭阖,变化无穷,如二尺见方的一幅国画,中间却藏着无数丘壑大川,亦如杜少府即将要走过的漫漫长路。

介绍完诗歌,再来讲讲这首诗两个有争议的地方。

一,这诗中的杜少府是谁?

这个问题,因为缺少明确的史实依据,史学家至今也还没有争出个明确的结果。

现在最主流的推测,认为这位杜少府是杜甫祖父杜审言的叔伯兄——杜易简。这位仁兄年纪和王勃差不多,而且同样是神童。

更巧的是,王勃被时人抨击“浮躁”,杜易简被时人抨击“险躁”,正好说明了两人的兴趣相投,都是那种浪漫自由、无所顾忌的性格,这正是神童的通病。

史学家考证,写作这首诗时,两人官阶相同,常一起游乐玩耍。又因为杜甫家族祖籍襄阳,来到长安,也应了“宦游”二字。

综合以上几点,则杜易简的可能性最大。至于是真是假,只好等待历史告诉我们真相。

二,题目里的蜀州,是蜀川还是蜀州?

唐朝人写诗比较懒,不怎么爱写题目。题目很多都是宋朝人加上去的,比如王勃这首诗的题目,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宋苑英华》中。清朝时候,沈德潜于康熙56年()辑《唐诗别裁》作“州”。乾隆28年()蘅唐退士孙洙选《唐诗三百首》作“川”,由此形成了争议。

这个问题,现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只剩下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人揪着不放。

蜀川,川者,平野也。蜀川在唐代的释义,很大可能是代指整个蜀地(成都平原)。也就是说,蜀川本身不是个行政机构,也就没有去“蜀川”做官的可能性。

后来中华书局翻印《唐诗三百首》采用了“蜀州”的说法,也算是为整件事情定了调子。

大家对王勃这位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3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