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前的农田水利工程,造福子孙百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截至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在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多数已经成为历史,被保护了起来。只有这一项,如今仍然发挥着原有的作用,这就是都江堰。
近日,和农村大哥一起参观了都江堰。都江堰修建在成都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公元前~前年,由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历时8年完成,主要包括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是宝瓶口,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所谓的宝瓶口,就是在玉垒山上打开一个缺口,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宝瓶口的开凿,当时没有火药,而是先以火烧石,再浇上冷水,使岩石爆裂,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
这里是鱼嘴。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在上游岷江中修建了一个分水堰,形状好像鱼嘴。鱼嘴将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继续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枯水季节水位较低,60%的江水流入内江,进入宝瓶口,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洪水来临时,由于水位较高,60%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形成了根据水量自动分配的“四六分水”。
这里是飞沙堰。为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鱼嘴和宝瓶口中间,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不仅能保证内江无灾害,而且江水流过溢洪道的弯道时形成环流,夹带泥石流入到外江,避免了在内江和宝瓶口淤积。
这是当时修建飞沙堰等用的竹笼和杩杈。竹笼以当地竹子编织而成,里面装上卵石,用来护岸和作堰。杩杈,也叫闭水三脚,用原木做成三角架,用来截留、防洪,相当于今天的闸门。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雕刻了三个石人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了石马置于江心,作为每年清淤深度的标准,淘滩时挖到石马就不再下挖。明代以后,石马改成了卧铁。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位于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年。
都江堰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处处都闪耀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正是因为都江堰的修建,彻底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患和灌溉问题,才造就了"天府之国",至今,都江堰工程仍然灌溉着30多个县市的千万亩农田。都江堰,这才是最牛的真正造福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本文由农里农气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