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江心岛我住长江头
△绕过“万里长江第一湾”,瀛洲岛因水而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岛”。
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李佳雨伍雪梅杜卓滨肖洋梁家旗摄影报道
7月,是蛰伏在长江中的瀛洲岛最闷热的时节。
一群人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的小城各处赶到小岛对岸,等待着小船将他们一个个带回岛上。
在长江全面禁捕,渔民上岸后的两年里,瀛洲岛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岛上,70岁的刘凡书烧好开水,拿出家里所有的玻璃杯,因为一场讨论会将在她家院子里展开。岸边,社区的党总支副书记余加和把女儿从云南买回的茶叶用塑料袋装好,生意人余双江走出自己的酒楼,他拒绝了晚上的一场酒局,还有村民邱吉红,每天在工厂外等着被派活的他,提前结束工作。
夕阳依旧炽热,江面上马达声“突突”响起,熟悉的柴油味淡淡弥漫,这些小船已经没有了放鱼仓,只是他们回家的工具。
还是那条回家的路,还是那群人,这次他们的回归是为了一种濒危植物,也是为了讨论这个江心小村该何去何从。
“搞一个‘瀛洲岛观花大会’吧!”站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凉亭下,人群热烈讨论着。
江心岛
“因水而生,因水而变”
一个村庄拥有了河流,就有了故事的发源地。
四川省宜宾市,金沙江和岷江在三江口浩荡汇聚,开启属于长江的行程。顺流而下,绕过“万里长江第一湾”,60公里外的瀛洲岛因水而生,已在江心静默百年。
“我们是真正的万里长江第一岛。”对于瀛洲岛的村民而言,这是个让他们自豪的标签,也是他们数次改变的因缘。
7月初,余加和专门去瀛洲岛西南边转了转。今年天气格外热,雨水少,往年已经被淹在水下的浅滩,如今还裸露在外,连带着纤长的疏花水柏枝,也“大大咧咧”,向上生长。
△疏花水柏枝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曾多年鲜有再现,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
那是存在于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带上,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一年至少有5个月是淹在水中,因为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曾多年鲜有再现,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
对于瀛洲岛的村民而言,岛上的疏花水柏枝从最初发现时的几株到如今的上千株,他们模糊记得,这种植物的重现是在禁捕前后。
“长江禁捕后,生态变好了。”作为南溪区林业局的专家,刘勇定期到瀛洲岛上查看疏花水柏枝的生长状况。在他看来,这个物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长江流域,特别是沿江沿线的整个生态状况。
落日余晖将江水染色,瀛洲岛上最高的疏花水柏枝已经长到约莫两米高,站在旁边,刘勇感叹,“它的重现让我们很惊喜,它的种群能扩大这么多,也说明村上的保护工作做得很不错。”
同一时刻,在小岛另一边,一场不算正式的讨论会正在举行。
△7月6日瀛洲岛部分村民回岛讨论如何保护疏花水柏枝
“下面我们开会。”围坐在简陋的瓦房内,余加和努力让自己神情严肃起来,但下一秒又绷不住笑了,“回了自己家,严肃不起来。”
对于这个57岁的前渔民而言,他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的家族是什么时候抵达这里。岛上的人都有着相似的人生,在这里出生、长大、做渔民、上岸又改行。他熟悉岛上的每一处变化,因此当确定疏花水柏枝的生长面积又扩大后,喜忧参半。
“我们要讨论下,怎么更好保护水柏枝。”余加和说道。
“我们已经为这个水柏枝退让了,还要怎么做?”村民邱吉红有点急,他觉得改变来得太快。先是祖辈吃饭的营生变了,接着曾在他们幼年时遍布河滩,常常被孩子们扯出来相互打闹的小草,成了濒危物种,需要人的退让保护。
更为具体的,是他的西瓜地就在水柏枝生长的沙滩上。两年来,为了保护水柏枝,他的西瓜种植面积从原本最多时超过10亩,缩减到现在的一两亩。
原本,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长久以来,瀛洲岛的西瓜都小有名气。靠水吃水,小岛两端紧挨长江的沙地,每年都会被淹没,江水退后,村民们把遍地石头清走,留下泥沙,来年种植西瓜。
眼下,这笔收入正在为了疏花水柏枝而减少。
余加和算过一笔账,两年来,整个瀛洲岛的西瓜种植面积已经减少了超过10亩,按照每亩量产西瓜斤,每斤批发价2元,整个瀛洲岛为了保护水柏枝,全村每年已经减少收入接近8万元。
因水而生,因水而变,这是江心岛的使命。
△余加和在岛上出生、长大,被称为“余岛主”
最后的14户人家
“岛上要有人,才能称为岛”
其实,对于瀛洲岛的村民而言,保护疏花水柏枝,还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最近的这半个世纪里,瀛洲岛的面积一直在缩减。祖辈口中宛若“官印”形状的小岛,如今更像一条“小鱼”。
“大概少了亩地。”在余加和的记忆中,这种缩小是从长江大保护后才开始停止。
于瀛洲岛而言,最近这6年的变化,超过以往百年。
渔民上岸、停止采砂、沿江工厂搬离、航道整治……身处整个大保护中,改变渗透到岛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户人家。终于,消失多年的疏花水柏枝重现,生长向荣,而这种沿水而生的小草,根茎发达,深植于水下,在河滩水位涨落带起着固土护岸和绿化作用。
“那如果我们在上岛的地方立个牌子,提醒大家要保护水柏枝呢?”会上,有村民建议道。
“结果不知道的人现在知道了,还专门去看下、摸下,扯两株带走怎么办?”有人立刻打断道。
“再说水一涨起来,牌牌就要遭冲走。”另一人附和道。
一年有大概天,上岛小路淹在水下,村民们更习惯用渔船往返。曾经,他们的生计在江里,在网上。江边人家,日夜打鱼。一网下去,细细密密的网眼在水下绵延,宛若一堵城墙。拉上来时,网格上粘着大大小小的鱼儿,白白灰灰,那是这里世代传承的生计。
靠水吃水,如今,瀛洲岛的村民对于这句话有了新的认知。
在岛上,曾经的渔船被登记编号,只作为村民日常交通工具保留,昔日层层叠叠的渔网挂在田边院子里,成为隔断。家家户户大门敞开,村民们仍会光着膀子蹲在江边,他们先洗手,再洗脸,最后拧一把毛巾擦擦后背,长江大保护以来,这里的江水总是清澈的。
△岛上居民用废弃渔网制作护栏
△在岛上,曾经渔船被登记编号,只作为村民日常交通工具保留
对于这些村民而言,过去两年来,他们上岸,适应新的生活。为了方便工作,大多搬到县城居住在小区里、楼房中。眼下,瀛洲岛上的常住居民从最多时的38户,人,减少到如今的14户,且大多是老人。
邱吉红今年51岁了,他没有去县城工作。在瀛洲岛的对岸,他和同村伙伴长时间待在一个铁皮屋里。这里靠近工业园区,最初他在酿酒厂的车间工作,热得受不了,现在,他为装货的大货车盖遮挡布。每辆车的收费在元左右,扣除劳务公司的抽成,剩下4个人分,每个月能有接近元的收入。
不能走太远,是因为他的两位母亲还住在岛上。他85岁的丈母娘和89岁的母亲,是现在瀛洲岛上年纪最大的老人。邱吉红每天中午和下午都要开船回家为老人做饭,他家就在江边,每当马达声远远响起,老人家就会杵着拐棍慢慢走到江边,等待孩子归来。
如他一般,守着没有离开的村民,大多是心有牵挂。
△眼下,瀛洲岛上守着没有离开的村民,大多是心有牵挂
“我基本上每两个月才离岛一次,去县城理发。”67岁的向朝珍穿着一条鲜艳的裙子,说着她坐着船嫁到岛上的那个久远年代,那些她和丈夫靠打鱼养大孩子的岁月。在得知要收网上岸时,她是松了一口气的,“鱼越打越少,渔民越来越穷,不能这样。我们这辈人就这么过了,但我不想孩子们这样过一生”。
向朝珍的两个女儿都在县城安了家,她去住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又回了岛上,“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要看着水,才踏实。”
“岛上要有人,才能称为岛。”6月汛期刚至时,南溪区委书记刘刚坐着船登上瀛洲岛,面对领导,余加和直言长久的隐忧,“什么才是最适合瀛洲岛的路子。”
他隐隐觉得,疏花水柏枝代表着一条得天独厚的生态发展路径,但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握得住。
△疏花水柏枝重现后,围绕着瀛洲岛生长,从几株到几千株
最好的未来
“花开成片,以承乡愁”
“我见过水柏枝的花,要是开起来了,连成面,还是好看。”余双江是余加和的侄子,脑子活络的他是最早在瀛洲岛上创业的“生意人”。10多年前,他在岛上开了第一家农家乐,生意好时,上岛的车远远堵着,但不到一年就关了。
“陆路只有冬天水位降下去了才出现,水路不安全,加上人一多,就污染大。”如今,余双江在县城的酒楼生意红火,他时常带着孩子回到岛上,那些童年时的沙滩石子路,小狗桂花树一直都在,只是整个村子都“老”了。
事实上,在江心小岛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官员、专家陆续亮相,江水日夜流淌,时代发展、生态价值、乡土文化碰撞后的诉求与发展,正从浩荡长江中长出来,爬往每一个可能的方向。
“瀛洲岛比较特殊,在长江生态修复带上,又是珍稀鱼类保护区,动一草一木都很谨慎。”宋小君是南溪区裴石镇人大主席,也是中坝社区的驻村干部,村里10多年前提过想修一座进村的桥,但至今也没有动工,“造价大,环评严谨,破坏生态谁都负不起责。”
“瀛洲岛百年的历史要与外界保持适当距离。”在宋小君的感知中,瀛洲岛的疑惑也是目前许多江心小岛都共存的,“不是生态与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挥生态价值的问题。”
彼时,南溪区委书记刘刚提及,要结合原生态、原文化理念,呈现出传统古色古香的韵味,使瀛洲阁成为南溪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他离开后不久,当地就邀请了一家规划公司上岛测量,计划先拿出一个规划方案。
“我不想将自己在岛上的房屋一次性卖出,更期待是集中打造后,让以后我的孩子,能有个承载乡愁的地方。”讨论会上,余双江的表态得到所有村民们的认可。
事实上,这场岛上小会没有确切的讨论结果。但一周之后,保护疏花水柏枝先被写入当地的村规民约中,余加和打印出来带上岛,挨家挨户做宣传,“这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举措会慢慢来,我们一步步走踏实。”
上岸渔民郭勇长久站在一纸公约前,他现在是巡护队队员,每天戴着袖章沿江巡查,他见到过每个季节的疏花水柏枝,看着它们从长出鲜绿的针状叶片,到绽开白色或粉红色的小花,“它的种群越来越多,我们小岛也会越来越好。”
△7月14日中坝社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公约
越来越好的故事,还可以更加宏大。
8月18日,中共四川省委“中国这十年·四川”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及,作为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份,四川是两条母亲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将继续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努力绘就巴山绿、蜀水清、天府蓝的美丽画卷。
瀛洲阁也在画卷中。
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岛上至今保留着一座始建于明代的防洪楼阁,檐角飞翘,掩映在浩荡江风中,在康熙版《南溪县志》的记录里,这个江心岛有着“镇澜夜月”的月下景致。
这也是他们眼中,瀛洲岛最好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