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都江堰通往小金古道
今天从都江堰到西北高原小金县,公路基本沿着河谷而行。从都江堰出发走都汶高速,逆岷江而上,到达映秀,离开高速公路,向西走到四姑娘山、小金县的国道。公路沿着烧汤河(卧龙河)逆流而上,经过耿达、卧龙关、邓生、向阳坪、巴朗山到达日隆镇。再经过达维、沃日、老营、到达小金县城。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从都江堰到小金的道路,虽然会根据地形地貌,基本沿着河谷而行,但实际线路还是有所不同。如遇艰险的高山峡谷,无法前行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想法翻越高山,绕开这条危险的路段。比如过去映秀到耿达之间的河谷是不能通行的,这样就造成古道和今天道路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当代人很少知道古代道路的走向,因此找寻古道线路就很有意义,下面就详细探讨一下这段古道的走向。
一、桃关大道
都江堰通往小金的古道,是成都平原连接西域的又一个重要的线路。有很多史料都证明其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清乾隆年间发生两次针对大小金川的战争,就可看出其重要性。清军进军分别为南、北、西三个方向,而其进攻主要方向放在西路,不管是清军主帅还是用兵数量都重点投在西路,后勤保障更是主要倚重西路,取得的战果也是最多最大的。西路进兵线路就是从今都江堰到小金县的古道。
这条古道的起点是都江堰,汉代为蜀郡郫县县地,蜀汉分郫县县地在今聚源镇东南的导江铺设置都安县,后魏置在今都江堰设置灌口铺。唐代灌口隶属彭州导江县,不同的是在灌口设置了镇静军。宋代改镇静军为永康军,南宋末年废永康军为灌口寨。元代以灌口寨地置灌州。明代降灌州为灌县。最后改名为都江堰。
从灌口行八里至白沙,为今天白沙河入岷江处。《读史方舆纪要》:“白沙守捉城,唐开元中置,以白沙江名。”说明唐代在此处设置了白沙守捉城。
从白沙过桥经过麻柳湾、珠罗坝(猪脑坝),到达查关,即唐代蚕崖关。
蚕崖关。在唐《通典》和杜甫的诗句中都有提及,可见此关的重要性。此关不仅是重要的关卡,也是重要的贸易之所,有三条史料可说明这点。
《全唐文》:“当州熟羌,十月来导江县市易。按察使科彭州刺史罪。诉云‘并蚕崖外’,不伏……当州导江,山川虽间,贸丝抱布,来往是常。”
《白孔六帖》:“金部格云,勅松、当、悉、维、翼等州熟羌每年十月已后即来彭州互市易,法时差上佐一人于蚕崖关外依市法致市场交易,勿令百姓与往还。”
《读史方舆纪要》:“又蚕崖关,在县西四十里。《志》云:当岷江之北、松茂驿路之冲。后周天和二年,创立石路,巉棱如簇蚕,因名。熙宁五年重建,元末毁于兵火。今置巡司,关外有宋时所置蚕崖市,夏夷互易之地,盖置关以绝西羌窥伺之端也。”
这三条文献说明,蚕崖关位于上导江县和汶川县的接壤处,此关在历史上是成都平原内地和边境各州交通和贸的重要口岸。
关于蚕崖关的位置。
唐《元和志》彭州导江县条目:“在县西北四十七里。其处江山险绝。凿崖通道,有如蚕食,因以为名”。
灌口镇条目:“灌口镇,在县西二十六里”。说明蚕崖关在今灌口镇西二十一里。根据距离和方位,今天都江堰北部不远就有一个叫“查关”地名,符合这一条件。
《大清一统志》:“茶关在汶川县南一百四十里,一名蚕崖关”进一步明确今日地名“查关”和史书上的“茶关”和“蚕崖关”实为一个地方,只可惜往日的古关如今被淹没在紫坪铺水库之中了。
古道再沿着岷江河岸经过楠木园、龙洞子,此处为龙池水入岷江之处。古道转而离开岷江河,沿着龙池水而上,翻越娘子岭。分别经过尖尖树、小湾、大湾、乱石窑等地,到达银台观,下山就是映秀湾。
在史书上记载着有“湿坂”这个地名。《元和志》汶川条目:“湿坂,在县南一百三十七里。岭上树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尝暂燥,故曰湿坂”。《益州记》:“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余步。又西南百八十里至湿坂,江稍大矣。”“湿坂”具体在什么位置,没有人明确指出,下面就做个探讨。
首先从“岭上树木森沈”,说明湿坂处有一座山,此山树林茂密潮湿,而纵观从灌口到汶川县的古道,只翻阅了一座山,那就是今天的娘子岭。其次湿坂的空间位置。《元和志》汶川条目:“湿坂在汶川县南里”。而《寰宇记》永康军条目:“西至汶川县二百六里”,宋初的永康军即在灌口镇,说明从灌口到汶川距离为里。民国时期谢培筠在《川西边事纪览》中对灌口镇到汶川的古道路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一一例举路程各段的详细路程,根据他列出的历程,其中从灌口镇出发,翻越娘子岭到达映秀湾的路程为61里。那就推算出映秀湾到汶川的距离为里,和史书上“湿坂”到汶川的里相当。根据上述两点,可以确定映秀湾就是史书上所称的“湿坂”,娘子岭也就是元一统志称作的“湿冻岭”。
下了娘子岭,古道回到岷江东岸,对面就是今映秀镇,然后逆岷江河岸而上,经过银杏坪、彻底关,到达桃关。
《通典》汶川条目:“故桃关,公私经过,唯此一路纩桥”。
《元和志》汶川条目:“故桃关,在县南八十二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一二里中,昼夜起风,飞沙扬石。”
《寰宇记》汶川条目:“故桃关,关在县南,入蛮界,公和私路俱从于此,有绳桥方渡。”
从这些史料和表述的空间距离看,今天的汶川以南岷江东岸的桃关村就是历史上的故桃关,名字没有改变。表明至少在唐代之前,桃关就是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节点,向北可以去往汶川、维州、松州等地。折向西,离开岷江,去往小金等西域。
百年前的桃关街景
从桃关到小金道路的详细情况,唐宋时期记录的很少。到清代,乾隆发动平定金川的战争,他们再次踏上了这条古道,我们从清军征战的历史记录中,可清晰地了解到这条古道的走向。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有西路清军为前线设置补给粮站情况:“四川总督富勒浑奏。京兵将次抵省,月底即可出口。沿途各站应妥协料理,拟自桃关出口起,由草坡、根达桥、硕塘、卧龙关、隆拉、向阳坪、日隆、定为七站,每站相距约计不过六七十里。”
这条记录把古道的走向说得很清楚。其中草坡到耿达桥这一段,说得更详细的则是傅恒。傅恒,满洲镶黄旗人,其姊乃乾隆之妻孝贤皇后,作为国戚,傅恒备受宠信。乾隆十三年,在金川前线战争处于胶着的情况下,受命经略金川军务,当时他还是一位不满二十七岁的青年。他从成都出发,走西路去往金川前线。
傅恒前往军营的过程中,有两个奏折对对我们了解桃关到耿达情况很有帮助。
“经略大学士傅恒奏。本月初九日臣行至天赦山,乃成都至军营第一险路,上下四十余里。寻常牵马步行,今因连雪,路途益滑,臣率众步行至极滑处,将马绳系拉上,一二步即倒,有十数匹坠入山涧。是日惟臣马赶到,官兵皆无马,臣独乘马不忍。因步行七十里至住宿处,并未勉强,众皆欢欣随行。此路若不加修,大兵恐致迟滞。臣前已令侍卫达清阿等派成都兵夫开修,兹又交地方官办理。”
“吏部尚书达勒当阿等奏。自初七日起程,皆行山肋,路险处大学士皆下马步行。初八日降雪,路愈险滑,大学士步行可五十余里,申刻至树林口住宿。初九日雪未止,起程即步行,至天赦山,牵马不能上,大学士令达清阿看视,设法令马缓上,亲率众上岭,奴才等劝令稍息,俟马到再行,大学士不肯。行三十里至戈济匝,奴才等又劝即在此住,大学士又不肯,奴才等看大学士步行四十余里,神色如常,遂随从前行。达清阿将大学士所乘马带到,奴才等劝大学士乘骑,大学士云我于步行若稍有勉强,汝等亦得知之。且汝等皆系步行,我独乘马,心亦不忍。又步行三十里,于酉刻至根达桥住宿。大学士身体颜面甚佳,随从官兵,莫不称异。”
这两条表明古道从桃关折向西到达今天的草坡乡,然后顺着龙潭沟逆流而上,经过树林口、天赦山(今天台山)下山到达根达(今耿达)。曾试图探寻这条古道,可惜的是天台山已封山,现是大熊猫野化放生的基地,禁止人员通过此山,不过也算是好事,封山对古道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
从耿达到卧龙关,古道并没有沿着烧汤河走,而是翻越另一座高山。乾隆三十六年第二次平定两金川,委派了定边大将军温福前往西路担任总指挥。温福的一个奏折写到:“臣于十一月初七日自汶川县出口行至草坡即系瓦寺地方,据该土司桑朗因春率领大小头人远出迎接。臣察该土司虽老,人尚明白,言语应对实属小心防谨,当即谕以此次进小金川原为僧格桑凶顽不法,徼外诸番被其欺凌,特命本将军统兵灭俾,尔众土司长享太平,尔地方本小,且续到大兵俱必经由尔境,本将军不忍再调尔兵,尔当传知各头人分派兵练自行堵截隘口,就是尔等出力报効之处。该土司叩头祗聴,察其词色欢悦之中,深知敬畏。
该土司等又称我瓦寺一带地方均系崇山峭岭,此去路径益为险仄,加以时当冬令冰雪坚凝,虽下马歩行亦难措足,我等当拨夫前往,将山路冰雪砍出阶级,庶可前进等语,当派头目二名番众五十余人前往修理,臣分别赏赉。于初八日即由草坡至根达桥,中经天赦山一座,上下各数十里,山势本属峻险,而道路皆在山阴,为日色所不到,是以冰雪冻结陡滑难行。又初九日由根达桥至硕塘,中经纳瓦山一座,其险峭冻滑亦与天赦山相似。臣等下马歩行,用言勉励官兵,俱踊跃争先,所经两山俱不数时全行过,竣一无落后者,奏入”。
草坡是当时瓦寺吐司的地盘,不仅在今汶川县的岷江两岸,还延伸至烧汤河河谷地区。
百年前的瓦寺吐司官寨,今汶川县涂禹山村
温福所说的纳瓦山就是位于今耿达乡对面,烧汤河西岸的老鸦山,名字谐音而已。然后下山回到河边的硕唐,也就是今天的糖房。可见当时从耿达到卧龙关的河道太过险要,不能通行,人们只好翻越纳瓦山,绕过这一险要地段。而如今的公路没有绕山,而直接从烧汤河谷通过。
纳瓦山(老鸦山)随后古道就逆烧汤河而上,根据清代史料,从沿途设立的粮站情况看,古道分别经过卧龙关、岩洞(今大岩洞)、隆拉(今文献街)、山神沟、邓仍(今邓生)、向阳坪,翻阅巴郎那山(巴朗山)
温福描写过在巴朗山作战经历:“臣等带领满洲绿营兵二千从山神沟起程,十八日至向阳坪地方。察看巴朗拉,山势峻险,山顶贼建大碉七座,又于右手山梁设卡防守。其上尚有高峰,东手两碉之间又一峰,较各卡更峻。若将右手山梁卡座夺取,占据高峰,再将两碉中间山峰占取。向下夹攻,贼必弃碉卡而逃。”
下了巴朗山之后,古道至日隆,也叫日隆宗、热笼,今更名为四姑娘山镇。然后顺着沃日河而下,经过木耳宗(木耳寨)、达木巴宗(达维)、斯底叶安(四大安村)、资哩(日尔街)、阿喀木雅(木桠村)、木防坝(木兰坝)、鄂克什官寨(沃日)。
沃日为唐代逋租城,所在地区为逋租国,是界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羌部落,史称为八国,也称为“两面羌”。逋租国属于八国之一。详细论证见《论对唐代“西山八国”认识的误区》一文。
古道再经过路顶宗(干沟村)、明郭宗(老营)、马哨(马桑),到达美诺(小金)。
小金在唐代为偏松城,也属于八国地区。详细论证见《论对唐代“西山八国”认识的误区》一文。
这条从都江堰到小金的主道,历史上就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其中一段是和内地通往通化郡茂州、松洲,直至甘肃的主干道相重合。从桃关折向西才是通往小金的道路。按照四川总督刘秉恬的话来描述“由桃关至日隆,中有巴朗拉、纳瓦、天赦山,气候恶劣,山势险峻,登陟颇艰。”要翻越三座高山,虽然路程绕道较远,但驿站设置较为完善,仍然是通往小金方向的主道。
桃关大道线路图二、“三奇道”也称为牛头山道
民国时期还有一条道路,是从灌口,通过安澜桥渡过岷江,从上游的寿江逆流而上,经过水磨镇,三江口,翻越牛头山到达卧龙关,和主道汇合。乾隆平定金川时就知道有这条路,此路比正道要捷径,节约很多路程。
清《金川琐记》二卷提到从灌县入金川之路,其中就提到此捷径牛头山道:“自灌郫至金川有两道,一由汶川之桃关出口为大道;一由汶川之牛头山出卧龙关为小道……小道商贾奔走,络绎不绝,然每至一程,居民歇店仅为一数家,类皆嘈杂黑暗,屋通数楹无遮隔,餱食自致,而牛头、巴郎诸山,石仄水横,尤难投足,虎坡绝壁,杂偏桥飞跨百余丈,通一线路偶被雨潦冲圮,咫尺前涂,不能飞越,坐待修葺,伐木堆石,动经旬余,常有粮患。”四川总督湖广总督文绶奏折:“自成都至桃关,程站无多,而自灌县以西,道路即多陡仄,难以骑驶。”这都说明此道比桃关道更为艰险难行,而且还保证不了其始终畅通。所以这就是清军选择桃关道作为进军主道的原因。
这条道路是不是近代修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按常理清代时这条道不会凭空形成,当时的人一定会追寻前人留下的古道而行。查阅历史,在唐贞元十七年,吐蕃攻陷麟州,威胁都城长安,这时德宗皇帝遣使至成都府,要求剑南节度使韦皋派兵攻入吐蕃境内,牵制北方吐蕃兵力,以减轻长安方向防守压力。韦皋随后组织派兵力,分九路进兵,其中第一路也是人数最多的就是三奇路。
史料来源于《旧唐书》韦皋传:“皋乃令镇静军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另一个就是《新唐书》彭州导江县条目:“有三奇戍”。这两条资料提到了“三奇”,找到它的位置就知道镇静军进军线路。关于三奇的具体位置,由于没有很直接的证据,很难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可以依照这两条信息对三奇的方位做出基本分析和判断。
首先,韦皋令镇静军使陈洎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根据唐代史料,镇静军位于导江县的灌口镇,也就是今天都江堰的灌口镇。而三奇戍也位于彭州导江县境内,韦皋以导江县境内的一个地名作为进攻线路的名称,说明三奇路开始阶段一定位于导江县境内。那就需要弄清三奇戍所在唐导江县所辖区域。
此时的导江县(县治在都江堰聚源镇导江铺)属于彭州,北与茂州的汶川县相连,东接彭州的唐昌县(县治郫都区唐昌镇),东北接彭州的九陇县(治彭州市),西接蜀州的青城县(县治都江堰徐渡乡)。而西域吐蕃在西北方向,三奇道不会背道而驰从接近平原的唐昌县、九陇县经过。那只能走和汶川县和青城县相交的西北方向。
导江县北与汶川的分界
根据《元和志》汶川县条目,前文提到的湿坂是属于当时茂州汶川县管辖。而蚕崖关在彭州导江县条目内,属于导江县管辖。说明导江县北部与汶川的分界线在今查关和映秀湾之间。如果以通常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界的话,分界当为今娘子岭。
导江县西与青城县的分界
此时蜀州青城县位于今都江堰市徐渡乡,根据《元和志》青城县条目、《寰宇记》青城县条目、《舆地纪胜》青城县条目可以看出今天的青城山、味江流域以及与青城山相连的圣母山和更高的傍便山都属于青城县管辖。可以判断金马河以西基本属于唐青城县管辖,金马河为青城县和导江县分界处。
那我们大概知道唐代导江县灌口地区所辖的范围。
唐导江县的地域范围
从唐代导江县即周围接壤的情况看,吐蕃当在西北,而导江县东南都是广阔的平原,和作战意图背道而驰。镇静军从导江县西北方向出兵,才是合理的线路。而导江县以北的汶川已有“威戎军使崔尧臣兵千人出龙溪石门路南”,如果走桃关道,从灌口到湿冻山距离很短,这么短的距离,就有白沙守捉城、蚕崖关两关城,而采用另外的名字命名道路,只能说明“三奇”在西面,三奇道在西面,恰是今汶川县的水磨镇方向,寿江河谷一线,三奇戍必在此河谷之中。
唐代以后的史料屡次在这个方向提到一个地名,那就是“獠泽”,据《西边志》记载,“灌县獠泽关,景泰七年立,去董卜韩胡可千里,番民至关市易,唯大黄茶药而已。去关七十里为惹龙关(卧龙关),加渴瓦(瓦寺)之地也。”
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石湖诗集》:“老宅即老人村也,旧名潦泽疑传之误,余为更此名”。他在《吴船录》写到:“俗称其村曰獠泽,余以为不雅驯,更名老宅。”
而根据《方舆胜览》:“老人村在大面山之北”,而大面山位置,范大成写的很清楚,他从丈人观登上青城山上清宫后写了这句话:“一轩正对大面山,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芙蓉平,道人于彼种芎。”大面山的位置很清楚那就是横亘在青城山和水磨镇之间的赵公山、荣华山一线的山脉。老人村自然就在大山之北的河谷中了。
清《蜀燹死事者略传》:“灌西七十里,岷山之阳,有老人村。”
水磨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南部岷江支流寿溪河畔,原属灌县(现都江堰市),后来划归汶川县。距离都江堰八十里,空间距离都与“獠泽”相符合,而今天的水磨镇主要街道就叫“老人街”,也和史料的记录相符,因此可以确定水磨镇就是历史上的“獠泽”。
《蜀中广记》对“獠泽”有这样的记录:“獠泽水石记在路次石门崖壁上,吴行鲁大中七年奉使廵邉行所镌,按志獠泽关在县西南百里,乃董卜胡通华捷径也。”说明獠泽一线是有路通往西域的,而且相对于正道而言是捷径。因此唐代所说的“三奇戍”当在此道上,根据地理位置,此戍应当设置于今水磨镇。说明唐代所说的“三奇道”就是都江堰至卧龙关的牛头山道。
唐代三奇戍,今日水磨镇。
关于这条古道的走向,唐代文献虽然没有详细说明,但我们可以根据谢培筠的《川西边事辑览》了解到这条道的基本情况,毕竟近代以前,人们的能力有限,古代走向不会有大的改变。这条线路为灌口、二王庙、过安澜桥、水西关、猴子坡、麻溪、漩口、水磨,然后分为两条道,一条翻越鹞子山,一条走天生桥到三江口。到草坪两路汇合,再经九龙山、麻柳坪、篙子坪、童槽(铜槽)、烧茶坡、牛头山、新店子、皮条河,和桃关道汇合。
“三奇路”线路(红色),绿色为桃关道。三奇道在古代是交通要道,具备重要的军事价值,到了近代同样体现出它的军事作用。
年6月红四方面军越过岷江,迎接中央红军北上,红30军政委率领红9军和30军主力作为先锋,翻越虹桥山,进入小金县,并分别占领各路口要道,其中9军27师80团于6月18日占领日隆关,随后占领巴朗山。并继续前突,在向阳坪遇到川军邓锡侯部的抵抗,退回到巴朗山垭口进行防守。随后9军25师74团、和27师81团增援,布兵于日隆关和巴朗山一线。随后红军击溃川军的防守,80团连续进攻,并于6月26日沿着古道接近至牛头山下。
为了防止红军出灌口,进入成都平原,邓锡侯部的警卫副司令刘耀奎组织三个团沿着古道进行布防。其中李硕团扼守卧龙关、皮条河一线;牛春浓团防守牛头山、篙子坪一线,李勋伯团防守鹞子山,阻击红军的进攻。红军和川军在牛头山、纳瓦上(老鸦山)、耿达镇等地区激战数日。由于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按照战略部署,全军分路北上,红四方面军各部于7月4日红军撤离该地区。
虽然现在公路基本是在古道上建设的,但还是遗留下一些古道,它们隐藏在高高的山林之上。从都江堰到小金这一线,我们依然有机会去感受古道的历史,从龙池到映秀的娘子岭,从汶川草坡到耿达的天赦山(天台山),从耿达到卧龙的纳瓦山(老鸦山),从三江口到卧龙的牛头山,都保留着这些古道遗迹。喜欢转山的朋友们,何不去试试呢,在登山高山享受美景的同时,可也以感受一下人文古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