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成都有道法自然的生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时指出,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

“我们有信心守护好绿水青山,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看来,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成都生态本底良好,有着道法自然的生态特征。成都地处青藏高原至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的超大城市(市域海拔落差达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孕育了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西方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5次来中国4次入川,带走多种植物,如珙桐、岷江百合、全缘叶绿绒蒿等,为西方花园的发展作出瞩目贡献。通过在川西的考察,他在《中国——世界园林之母》一书中将“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献给了中国,将成都誉为“中国西部花园”。

此外,成都还有道法自然的都江堰水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至今仍闪耀着古代中国人的生态智慧,是全世界水生态文明的典范。同时也造就了成都平原生态特征十分突出的人居环境,自然和人、城市和乡村都有机融合统一起来。成都地区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包括大熊猫、雪豹在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这样一个丰富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了公园城市的基础。

陈明坤表示,在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征程中,成都正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迈出公园城市发展治理新步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王琳黎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图据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