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故事,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

话说秦国的力量一点点的强大起来,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王很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型的工程,由此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

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秦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是那里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定,不知道你会用什么办法去治理?”李冰说:“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我相信只要您一心想着老百姓,为他们造福,他们就会支持您。”亲昭襄王对李冰朴实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就派他去蜀郡做太守。

李冰到了蜀郡以后,立刻开始着手了解民情,看见成都平原广阔无边,土地肥沃但是人烟稀少,非常贫穷,开垦田地也不多,他很纳闷,就问当地的百姓,一位老人指着贯穿成都平原的闽江告诉他说:“就是因为这条害人的河,从小的时候记事起,它就年年泛滥,不光庄稼颗粒无收,连村庄都要被整个整个的淹没,大人要晚来几年,恐怕连人都要搬完啦!”李冰恍然大悟,他决心要征服这条河流,为当地的百姓谋福。

成都平原

他先对岷江的流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几次深入到高山密林,追踪岷江的源头,不畏长途的跋涉,沿江漂流,直达岷江和长江的汇合处,掌握了关于岷江的第一手材料,他发现岷江在发源地一带,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源丰沛,水流湍急,而到了灌县地势就一下子变得平坦,水没有遮拦,往往冲决堤岸,从上游挟带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了河床,特别是在灌县城的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的时候,水流没有地方排泄,就常常造成东旱西涝的这种现象,这些都是成都平原水害频仍的主要的原因。

李冰想要彻底消除水患,就必须在平原上广修渠道,一则可以泄洪,二则可以灌溉,发展生产,而要使水能够灌溉渠里面去,就必须凿开玉垒山,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经过周密的筹划,李冰决定先从玉垒山开始,他亲自带领指挥民工,在玉垒山凿开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把它叫做宝瓶口,然后再江心用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为两支,逼使其中的一支流进了宝瓶口,低沿的前端开口就像鱼头,所以取名鱼嘴,他影响了岷江的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河,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系统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

他还亲自规划修建了许多大小的沟渠,直接对接宝瓶口,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的水网,这就是都江堰的主体广场。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当内江的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水堰流入外江,可以充分保障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流入外江的水的漩涡的作用,还有效地冲刷了沉积在宝瓶口前后的泥沙,这些辅助设施都使都江堰成了一个宏伟而缜密的系统工程。

李冰为此耗尽了心力,可是他还不满足,他还为工程的维护和长久的使用做了考虑,制定了一系列维修和监控的办法,有的至今还在被人们所沿用,都江堰建成以后,使得成都平原杜绝了水灾和旱灾,生产迅速的发展起来,除了都江堰以外,李冰还在蜀郡主持兴办了一些其他的水利工程,比如说在墨水又叫青衣水,李冰组织百姓开凿河中心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他还对其他河流进行过疏导,这些都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李冰一心为百姓谋福利,李冰父子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四川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四川各地修又川主祠-二王庙,表达百姓对他的怀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5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