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小巧玲珑的身材,制作工艺却不简单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有介绍到“边塞乐器”羌笛,说到羌笛的音色,好像从诞生以来就有一种悲凉之意。小编个人觉得这可能与它诞生的民族有很大的关系,当我们提到羌笛的时候,个人觉得很有必要说一说“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
据历史资料记载,羌族是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而“羌”本身也是古代的人们,对于居住在中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我们现在的羌族是由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他们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他们保留了“羌”这个族称。
羌族还是我们游牧民族的一个部分!在中国,曾经的游牧民族不仅仅有羌族,还有匈奴族,鲜卑族。他们曾经都是在西部大草原上纵横驰聘的马背上的民族。但是除了羌族,另外两个民族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只有羌族,虽然历经了千年的风霜雨雪但是依然屹立在中华民族的民族之林中。
有人说羌笛,他的悲凉源于羌族人民的骁勇好战。但是其实在羌族人民的历史中,他们虽然说骁勇,但是绝不算好战。生活在铁骑纵横的游牧时代,打仗可以说是他们捍卫自己家园,生存下去唯一的选择。但是羌族人民一直都在寻找着,可以让他们安心放牧的家园,最终他们也选择了在川北的群山之中生活,远离纷扰。
羌族人民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羌语”,羌族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的形成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被称之为“云朵上的民族”。现在大多数的羌族人民都聚居于高山或者是半山地带。不知道“云朵上的民族”是不是由此而来。
我们所说到的羌笛,就是这个民族的主要民间乐器,也是他们最具有特色的一种乐器。羌笛曲调自由,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劳动曲,爱情曲,以及迎春曲三类。
虽然羌笛的外表看起来很简洁简单,但是它的制作却多有讲究,一点也不简单。繁杂的制作工艺要求制作的人一定要有很强的耐心,才可以制作出能吹奏出他们民族之音的羌笛。
对于羌笛的制作工艺,传统的制作步骤就有七个,分别是找材料,炕干,清油浸泡,去皮,打孔,制作双吹嘴。下面我们会一一介绍~
第一步:找材料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于任何一种东西,原材料都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的一步,毕竟是源头,源头都不好,何谈其他!所以重要性也可想而知。想要制作高品质的羌笛,对于基础的原材料的要求也很高的。首先竹材的种类要选择高山箭竹,寻找竹材的季节要在深秋,寻找的地域需要到岷江流域的深山里去,是不是要求很多呀?但只有这样子才能够找到适合做羌笛底的竹材。
第二步:炕干
这个箭竹的炕干也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拿到火上去炕,而是需要把选择好的适合的箭竹放到羌族特有的羌家火塘上面的高架上去炕,通过炊烟徐徐的熏,缓缓的炕,而这一熏一炕,需要的时间也是很漫长的。一般要经历一到两年才能够使箭竹成为完完全全的干箭竹。
第三步:清油浸泡
做羌笛的浸泡这一个环节是为了让干箭竹充满韧性。需要把已经炕好的干箭竹放进清油里面浸泡,时间一般要半年到一年之久,到这里少说也要一年半到两年半的时间了,所以说做羌笛的过程是很漫长的~耐心一定要足!
第四步:去皮
这里的去皮也不仅仅是指简单的把干箭竹的表皮去掉,而是要使箭竹的外形接近方形,就像我们的竹筷一样,目的是使箭竹的双管能够非常自然的并拢在一起,只有这样子的箭竹才能够吹奏出更加清亮的音韵。
第五步:打孔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有介绍过,最初的羌笛是四孔的,即在西汉以前,后来发展到一世纪的时候增加到五孔,到近代已经是六孔了。羌笛在外形上与其他笛子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双排六孔,非常的与众不同!这六个孔分别会有4,5,6,7,1,2,3这七个单音。
第六步:上漆和装饰
对于羌笛的制作而言,上漆和装饰都是相对其他步骤都是更加简单一点的,将双管的笛身做好了之后,需要打上一层淡淡的清漆。不仅能够使笛身更加的美观,而且还有防蛀的功能!
做完了这六个环节以后,可以说我们的羌笛已经完成了一半。但是这六个环节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如果有一点点的疏忽,都会导致前功尽弃。至于为什么说已经做了6/7,还只能算是完成一半,那就是因为我们最后制作的双锤嘴。双吹嘴对于羌笛无疑是心脏一样重要的部分。羌笛的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它是由双管的笛身和双吹嘴两部分组成。
对于一支羌笛而言,他的音调,音质,音色,音韵,演奏者的呼吸大小以及定音,往往都是取决于双吹嘴的质量。
第七步:双吹嘴
双吹嘴和羌笛的双管一样都是由箭竹制成!但是制作难度要高很多相比于羌笛的双管。双吹嘴是羌笛的制作过程中要求最严格的一个环节,制作难度也更大。双吹嘴是要比管身小,这里面薄薄的簧片,却肩负着羌笛的发声与输送气流进入管身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一支羌笛的韵味,都是由双吹嘴来把握的。
说到这里,我们关于羌笛的制作工艺已经基本介绍完了,整个的流程看下来,其实工艺的过程也没有特别多,但是所需要的时间,和细节的把握确实是非常难的!简直不像一个游牧民族的乐器。
羌笛他已经是羌族这个民族的一个代名词了,古朴的工艺,承载着的是一个民族沧桑的往事和他们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们与这些传统乐器的故事,未完待续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