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还拥有历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来到四川,这两句旅游宣传口号随处可见,青城山是道教圣地,都江堰是两千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都入选了世界遗产。
都江堰其实不止是水利工程,这里的古建筑也很多,始建年代大都和都江堰同时期,而且大部分保存完好,这些古道观、古庙宇也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宣威门和古城墙遗址,现在都江堰老城区是古代的灌县,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以北,古城墙是灌县古城的部分遗迹。
灌县和都江堰的历史都离不开一个“灌”字,因为这里是岷江出水口,所以古时称为“灌口”,后来又叫灌口寨,明洪武年间改灌州位灌县。
都江堰是一座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历史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古蜀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岷江出山口的地方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
远眺都江堰,玉垒山半山腰上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是二王庙和堰功堂,二王庙是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当然指的就是李冰和他的儿子,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此称为二王庙。
宋代之前,叫望帝祠,齐明帝时,益州剌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往郫县。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年),为纪念都江堰的创建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崇伟功德,将原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为崇德庙。
此后又先后改名为江渎庙、李公庙、王庙、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川主庙、显英王庙、二王宫等名字,清乾隆年间的《灌县志》中称“二郎庙”,后遂改称“二王庙”,唐至明清、民国年间均有修葺。
都江堰城隍庙,坐落在玉垒山南麓的玉垒山广场北侧,这里也是都江堰景区的入口之一,城隍庙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古蜀建筑风格,飞檐翘角,而且翘的非常高,看起来很有气势。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堰功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修葺、维护都江堰的有功之臣,从都江堰最初创建至近代,也记录了都江堰两千多年经历的风雨沧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