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飘逸豪放的一首词,令人无从步趋,真乃

谈起苏轼,读者不仅喜欢他神奇的文笔,更赞赏其高尚的人格。王国维也极其推崇苏轼,还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苏轼儒释道皆通,然而他既无山林隐逸气,也无富贵骄人气。他的词作清新豪健,气势磅礴;他的诗作也将现实和浪漫巧妙结合,美轮美奂,真乃罕见的旷世奇才。下面就分享苏轼飘逸豪放的一首词,令人无从步趋,真乃旷古绝今。

满江红

宋代: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谪居黄州时曾经心情非常糟糕,多亏一些黄州的朋友不断地开导他,让他逐渐地从人生低谷中走出。

这首词就是词人赠给鄂州知州朱寿昌的作品,表达了思乡怀古的心情。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怀,这首词由豪入旷,超旷中不失赋词追黄鹤的豪情壮采,也不忘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

这首词开篇就见清雄之气,江汉两条河流自西而东,浩浩荡荡,奔流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葡萄深碧”,比喻形象,极写江水碧绿,有如葡萄美酒。黄鹤楼屹立于上,澄江涌流于下,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图画。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化用前人诗句,却不着痕迹,峨眉山和岷山终年积雪,夏天时冰雪消融,经岷江注入长江,形成了雪浪。

一个“浪”字,点出了雪水注江、江涌雪浪的雄壮景色。词人思路开阔,远近结合,笔姿灵动,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淡墨素描,跳跃动荡,堪称神来之笔。

接下来四句,由景到人,既写对方,也写自已。朱寿昌曾任通守,不仅有爱民美誉,而且政绩突出。

苏轼本是蜀人,自称“剑外思归客”,如今身在黄州,思乡而归不得。作者赞美朱寿昌勤政爱民的同时,也惆怅眼前凄楚的处境,更表现出浓郁的思归情绪。

下片向友人开怀倾诉,慷慨评论。作者不仅劝说对方不要读江表传,更不要学恃才傲物的祢衡,而且笔锋一转,还讥讽了迫害文士的曹操和黄祖。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作者叹息古代的那些贤士都已不在,只能空对那武昌长江段的鹦鹉洲,苇花萧瑟,一片凋零凄凉。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收尾三句,激励对方要像李白那样潜心作诗,并赶追崔颢的名作《黄鹤楼》。作者勉励友人,愿他能置身于宦海风波之外,寄意于不朽的文学事业,在逆境中不堕其志,也体现了苏轼贬谪期间毫不气馁的决心。

纵观苏轼的这首词,全文形散而神不散,大开大合,境界豪放,显示出豪迈风格和严密章法的统一。每次读到这首词,就会感受到一种浩博蕴藉、空灵清虚之气,深深地散发着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