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古蜀鱼凫会是颛顼鱼妇都广之
山海经中最为神秘的一方大帝便是北方颛顼,而颛顼身上的谜团,除了”绝地天通“外,就属”鱼妇复生“最为神奇,而当古蜀鱼凫相关的文物出现后,两者之间便有一条草蛇灰线,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
01颛顼鱼妇
黄帝一族起于西北之地,而且经常和昆仑放在一起说事。比如记载周穆王西游的《穆天子传》中说:”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这里的昆仑,目前有两种说法,但都集中在西北之地,一说在河西走廊之南,二说在青海、新疆交界处。
而黄帝之子孙后裔众多,其中有一部族便进入了蜀地。《世本》也说蜀人一直自称为黄帝子孙,但未得姓。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颛顼。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载: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大戴礼记》中,称黄帝之子青阳降居泜水(史记为江水),昌意降居若水,分别在岷江和雅砻江流域落脚,进军岷江的青阳一族,后来在蜀地失去踪迹,而昌意一族则和当地蜀山氏通婚,颛顼便是这一支的后裔。可见,颛顼氏族的活动区域正在川西。
关于颛顼,在《山海经》中有两段离奇的故事,特别值得注意。两段文字有所区别,但仔细看却是记述不同来源的同一桩事,核心便是那条“偏枯”的鱼妇。
①“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②“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什么意思呢?简单理解就是,鱼妇这种生物,很是奇特,可以死后复苏,而颛顼可能正是鱼妇的化身,如此一来便拥有了这种“复生”的神奇属性。
但颛顼鱼妇具体在什么位置?我们还需要通过其他信息来做定位。
首先,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提到的氐人国和建木西。这里所提到的“在建木西”的“氐人国”,其国人形态就被描述得与鱼有极大关联,像极了鱼妇。
①“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②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
在得到了“建木西”这个关键之处后,我们又顺势找到了“都广之野”,这个都广之野,是个产出“膏菽膏稻”、“百谷自生”、“百兽相群”的一片乐土,而蒙文通教授就认为,所谓的都广之野,其实指的就是如今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也就是说,颛顼鱼妇的居地,应该紧靠成都平原,而这里则是中原人眼中的氐人国所在。
02古蜀鱼凫
关于古蜀国的世系传承,在《蜀王本纪》中有提到,说蚕丛、柏灌和鱼凫三代各数百岁,平均下来每代就传了约年之久,因此从鱼凫族执政,其年代大约就在公元前28-25世纪左右。
那么,颛顼氏族呢?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夏起始于公元前年,由夏启上溯到颛顼共有8代,历时大约年,所以颛顼大致应在公元前23-24世纪。这么算的话,颛顼和鱼凫生活时代的确互相交叉。
而鱼妇和鱼凫的关系,有学者曾经这样解释过,“所谓鱼妇就应该是蜀王鱼凫,之所以用这个”妇“字,则正是为了表示是一位女王,她的徽象便是半鱼半蛇”,这种解读或许有猜测的成分在,但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假设。
实际上,即便颛顼鱼妇和古蜀鱼凫并不能直接对应,但两个族群之间有过交集,产生过一些纠葛则是可以肯定的。在山海经中,此族地理位置上与氐人十分接近,也许蚕丛等三代蜀人就属于氐族,而从颛顼死后鱼妇得以复苏的传说来看,鱼凫族似乎受到了颛顼族的极大压迫,颛顼族偏于川西的安宁河流域,当他们北上入侵鱼凫所在地时,便迫使鱼凫族向岷江下游一路逃亡。
正因如此,鱼凫族留下的地名甚多,比如彭山县东北二里有鱼凫津,永宁县有鱼凫关,奉节汉代则称为鱼复县,最后到了成都平原,因为《路史》有“鱼凫治导江”的说法,而导江则位于如今成都的都江堰市境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