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廖昌永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有音乐
深夜11点,团队依旧在定制采访提纲,这一次我们要专访的是廖昌永。
最近他的首个荧屏节目《声入人心》极受欢迎。年轻人们都感叹原来古典音乐和歌剧可以这样好看。
我对廖昌永最早的印象是当年上海电视台那部关于他的纪录片。
一个四川农村孩子成为世界级歌唱家的奋斗之路,彼时他在一年之内连获三项世界著名声乐大赛第一名,使世界乐坛为之震惊。
其中包括被认为是难度最高、亚洲人从未进入过决赛圈的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
从此,廖昌永被誉为“亚洲第一男中音”。
挑剔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不吝词句地称为:
“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将成为世界歌坛的一个瑰宝”“这是近年来我们听到的最优美的男中音”。
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排练厅见到廖昌永时,已经身为院长的他正在和学院各部门处理公务。
当坐到我们准备的钢琴凳,在摄像机前,他笑道:“抱歉,让我整理一下我的头发和衣服,每一次表演和录制节目我都是很认真对待的。
专访廖昌永,他多次谈到音乐是他生命中最伟大的财富,言语间眼眸散发着认真的光芒。
赤脚踏入音乐殿堂
从最后一名成为第一名
年,廖昌永出生在四川郫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7岁那年,父亲突然因病去世,留下母亲一人带着他和三个姐姐。
少年廖昌永的生活轨迹与音乐毫无关系,他的音乐启蒙来自家乡的大自然。
当时他读的是茂汶县中学,校外就是奔腾的岷江,面对大江,他会不由自主地大喊大叫,也许这就是廖昌永最初的练声法。
读书时的廖昌永表现最好的科目是体育,那时的他关于未来最奢侈的梦想,毕业后当体育老师。
可是命运就在不经意间转了一个弯。
高二那年,学校举行唱歌比赛,他拿了奖。之后又代表学校去县里唱,他唱了一首李双江当时最火的《再见吧!妈妈》,又得了一等奖。
学校的一位老师见他在唱歌上有天分,建议他不妨去学音乐。
于是廖昌永带着介绍信,去成都找一位叫周维民的老师,从此,廖昌永断断续续接受一年多的音乐专业教育。
年,廖昌永带着老师为他准备的两首歌进入音乐学院考场,当时他一口气报了三所国内顶级音乐学院,考试完苦等入学通知无果后,廖昌永打算去县文工团。
当天晚上,就在廖昌永要和县文工团签合同时候,他接到了大伯从老家郫县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大伯兴奋的声音:“收到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了!”。
那天,乡邻们把廖昌永送到村口,对他说:“你只要以后能当个歌星,大家就知足了。”
廖昌永背着母亲精心备置的铺盖卷,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一路风尘仆仆到了上海,正是大雨滂沱。
舍不得妈妈做的新布鞋被雨水弄脏,廖昌永索性脱了鞋塞到背包里,赤脚走进学校。
虽然这样的举动在乡下实属平常,但这一幕在上海音乐学院几乎成了一个经典励志故事。
真正到了上海,他才知道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有多大。
廖昌永的班里只有五名学生,所有同学都是音乐世家出身,只有他是第一次看见钢琴,开始学试唱、练耳。
跟“正规军”同学们相比,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的廖昌永几乎是个异类。
入学不久的一场考试,他是倒数第一名,也因此廖昌永一直没有带教老师。
不久,从意大利留学回来的罗魏到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成了学院最年轻的老师。
廖昌永于是被分配给资历浅、轮不到挑“好苗子”的罗魏,在他的细心指导下,廖昌永的潜质渐渐发掘出来。
“我对声音很敏感,那时候我唱得并不是最好的,但我会用不同的声音去表现不同的情绪。这种能力也不是刻意训练的,就是一种直觉。”廖昌永也很早显示出他对语言的敏感:“罗魏老师教我学意大利语时,我对语音语调也掌握得很快。”
半年之后,廖昌永从专业最后一名升到了第一名。
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后罗魏决定到美国深造,廖昌永去处成了问题。
由于罗魏是著名艺术家周小燕的学生,他把廖昌永带到周小燕那里,向周先生介绍说:“我这儿有个学生,唱得蛮好的。”
加入周小燕的班级后,演出机会比较多。
有一次,上海音乐学院与旧金山歌剧院青年艺术家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一场音乐会,中方演员皆来自周小燕的学生,廖昌永不是正式演出人员,只是代替美国方面的男中音参加排练。
即便如此,每次他都像自己正式演出一样。“所有谱子我都是背着上去唱的。”
而所有中方演员中,也只有廖昌永一个人做到了这一点,这给周小燕留下深刻印象。
廖昌永的努力和刻苦打动了一向以严格挑剔著称的周先生,没多久,这台音乐会到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上演,廖昌永不但获得了正式演出机会,而且牢牢站稳了舞台。
“周先生教我的时间最长,我从她那儿受益最大。周先生是一位严格的老师,非常严格。她对艺术的热爱,简直爱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这也影响到我对音乐艺术的态度。周老师常说:做人就是做艺术,艺如其人,做人不好,艺术怎么会好呢?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年,周小燕的学生们为她在上海大剧院组织了一台音乐会。
当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的廖昌永在台上唱了一首《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也许是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廖昌永几度哽咽,最终几乎泣不成声……
震撼世界的中国歌唱家
打动多明戈并成为他的徒弟
廖昌永以优异的成绩读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后,就不断在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奖。
年,廖昌永被公派去法国参加比赛,由于经费紧张,他的行程安排的十分紧凑,到达法国已经是临近比赛的时候,没有倒时差的时间就匆匆上了场。
在非常疲劳的状态下,廖昌永进入第二轮,本应唱三首歌,唱到第二首旁边人都看见这个中国人脸色蜡黄,满脸都是汗珠,赶紧对他施救。
幸运的是评委会主席给了廖昌永重新比赛的资格,他选择了当晚最后一个出场。再次登台时候,廖昌永的状态异常好,一举夺得第一名。
世界著名的百代(EMI)唱片公司的古典部经理阿兰·朗塞隆评价道:
“他唱得太感人了,因为歌声发自他的内心深处,25年来,我每届比赛都看,还没有听到过像他这么好的男中音。”
廖昌永一年内连续3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的第一名。
至此打破了白人霸占古典乐的固有局面,蜚声国际。
年,廖昌永决定参加世界著名的“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立即遭到不少人反对,要想在这个比赛获奖的机会太难了,以往还没有亚洲人在比赛中有过突破。
廖昌永说:
“我不是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但我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哪怕去看一眼。要知道在学歌剧的人眼里,多明戈是偶像一样的人物!”
最后,廖昌永以《唐·卡洛》里的咏叹调《我的末日即将来临》摘得了又一个冠军。
那届大赛也因一个亚洲人拿到史无前例的冠军而轰动,多明戈尤为激动,称廖昌永是比赛最大的发现和惊喜,赞誉他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男中音”。
大师当即收他为弟子,并马上邀他参加自己在东京举办的新年音乐会。
年底,由多明戈担任艺术总监的华盛顿歌剧院准备上演威尔第的《游吟诗人》,多明戈力荐廖昌永出演卢纳伯爵一角。
面对邀请,廖昌永起初有些犹豫,《游吟诗人》是威尔第歌剧中剧情最曲折复杂的一部,情感冲突和矛盾极其强烈,角色难度非常大。
另一方面美国一些不了解廖昌永的同行也抱以怀疑态度,但是多明戈力排众议。
于是廖昌永几乎找来了所有《游吟诗人》的版本,细心揣摩人物的性格心理,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去品,恨不得把全歌剧的歌谱倒背回去。
虽然是第一次在美国的歌剧院演出,但是廖昌永没有让多明戈失望,他的演唱令人耳目一新。
廖昌永一改人们对卢纳伯爵的理解,用很年轻很抒情的声音动情地演绎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廖昌永在第一次去法国参加声乐比赛前,一句法语都不会说。
他完全是靠听录音学的法语唱词,在法国演唱完后,观众们以为他能说流利的法语,和他打招呼,而他却只能用英语回答,但由此也可见廖昌永的语感之好。
不过,要求一贯严格的周小燕却对他“泼冷水”:
“你不能只是在中国唱几句意大利文、法文蒙中国人。你要是有本事,就在中国唱中国歌,让中国人喜欢你;到外国唱外国歌,让外国人佩服你。别蒙人,你必须学到家。”
这句话对廖昌永的影响很大,他从此开始学习地道的法语和意大利语。
放弃无数机会留在中国任教
参加音乐节目传播古典音乐
廖昌永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后,许多欧美国家向他抛出橄榄枝。
包括世界著名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但他确一一拒绝,最终选择留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在参加各类国际演出和大赛中,廖昌永注意到,比赛中的许多奖项是以各国作曲家命名的单项奖。
例如巴黎国家声乐比赛中的“梅西安”专项奖,挪威国际声乐比赛中的“格里格”专项奖,等等。
还有一些奖项凸显了各个国家文化特色,例如多明戈比赛中的西班牙歌曲专项奖,等等。
这些歌剧比赛、艺术歌曲比赛通常需要演唱德奥英法等国家的声乐作品,但亚洲的作品特别是中国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于是,廖昌永暗下决心,立志将真正的中国音乐文化带给世界的听众。
在专访中,廖昌永谈到放弃国外机会时,谈到:
“每当我站在世界各大国际舞台上,面对着台下众多的外国观众高声歌唱时,心中总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更多的中国声乐作品能走出国门,唱响国际;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把中国的音乐带到世界的舞台上;我希望有一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为中国的旋律而喝彩!”
在后来的音乐生涯中,与其他一些长期与国外歌剧院签约、走纯粹的职业歌唱家之路不同,廖昌永走的是“演出+教学+行政”之路。
目前,廖昌永每年还应国家大剧院之邀演两部歌剧。如果档期允许,他也会去国外歌剧院演几出戏,以保持状态。
身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他,平时还要参与一些行政工作。
除此之外,廖昌永还是每年坚持带几个学生,他希望把当年从老师身上得到的教益也传递给他的学生们。
“我现在60%的精力是在舞台上的,还有40%在院里和教学。有很多人觉得好像我不专心致志在舞台上去展现才华,有点可惜。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孩子,我的经历跟别人不太一样,所以我的想法也不太一样。”
廖昌永很坦然地说,
“在艺术道路上,非常多的人给予了我帮助。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今天的我不是在工地修房,就是在农村养鸡、养鸭。”“我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到上海来,我经常想,我是幸运的,我的成长离不开方方面面对我的帮助。所以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投入到每一项工作来回报他们。”
最近,廖昌永登上《声入人心》的舞台,他专业的点评和音乐素养赢得观众一片赞美声。
一个专业领域的神,居然充满了亲和力,不哗众取宠,不装腔作势,和学员们以平等、中肯的方式交流,愿意针对性的进行精准辅导。
对36位学员而言,绝对是获益匪浅的,廖昌永对他们在专业上的格局、专业领域发展的高度,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也因为这种专业、亲和,热心观众已亲切地喊廖昌永为“廖贝贝”。
廖昌永对于《声入人心》一开始是充满疑问的,但他坚信音乐没有真正的古典和流行。他和选手们合作的《天边》大获好评,吸引了一众年轻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