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延续了几百年的状元之争公案

佰草中医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603.html

元代延祐五年(公元年)春三月产生了一位南人左榜状元郝希贤,这个元朝状元郝希贤到底姓“郝”还是姓“霍”?是湖南人还是山东人?

如今距离产生这科状元的年代已经过去了70年,围绕这个状元的姓氏和籍贯问题,几百年来山东东平和湖南澧州一直都有争论。山东说郝希贤是东平霍家庄人氏。湖南则引经据典说郝希贤是澧州人。

年12月的《台大历史学报》,还载文报道:海峡两岸的史学家,仍在为一个“元延佑戊午科左榜状元”,到底姓“郝”还是姓“霍”、到底是澧州人还是东平人而展开不断的论争,甚至长时间莫衷一是。

严格说来考证历史人物,其正史、方志、谱牒典籍等都应该相对应。如湖南所列十几个状元都有史志、地方志、族谱记载、有的还有状元府第及家族墓地等文物遗址遗迹可考。对元代状元郝希贤藉贯的考证也应从上述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

我们考证郝希贤是澧州人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澧州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敬帝始置澧州。以后的各个朝代澧州行政区划也有所变化。元朝时期,澧州改名为澧州路,后又更名为澧州府。

清康雍正年间澧州升为直隶州,与常德府同级,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永定5县(今张家界永定区)还包括湖北公安部分区域。

科举制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弱于元,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我国科举制度前后经历余年。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正当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

元朝建立政权后,科举制度一度中断,至延祐二年才恢复科考取士,共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产生左右两榜状元2人,其中南人汉族状元16人。中国自有科举制度以来,一共产生名状元。但湖南历史上状元很少,总共只产生过15位文武状元,其中文科状元12人。郝希贤是湖南沅澧流域仅有史志记载的一位状元。也是郝姓唯一状元。

元朝时,状元的处境非常尴尬,首先元朝对于科举制度的态度经常转变,废立不过统治者一念之间,而且即使科举开设,也存在种族歧视,录取的比例对于汉人来说很不公平,因此元朝时代南人出身的郝希贤考上状元实属不易。

元朝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经过武力征服南宋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蒙古族最早本来是没有文字的。年蒙古族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年,元世祖忽必烈颁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今通称“八思巴文”。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于年改国号为元。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也就是说,元朝建国前不久,才有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记载的蒙古历史,更谈不上有什么文化教育及考试制度,根本不能与拥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大汉民族相比。由于元朝所存历史时期不长,加上战乱纷纷,元朝又不重视科举,以致该朝科举文献多有阙如。明朝开国之初朱元障出于打垮元朝残存政权之目的,希图早日终结元政权,匆匆组织十几个山隐之士仅花天便修成了除元顺帝一朝以外的《元史》,《元史》共卷,这个编纂班子几乎以每天一卷的速度编修了这部史志。明代的《元史》编纂工作过于仓促和草率,错误百出。《元史》对元朝科举特别是对郝(霍)希贤等状元的生平事迹着墨很少,连籍贯、生卒时间、何许人氏等基本资料都无记载,难以从中获取一鳞半爪,更难分辩信息真伪,可信度不高。

这样对元朝状元可考的史料便落在了一批地方志册典籍上。如《直隶澧州志》、《澧州志林》、《常德府志》《隆庆岳州府志》(澧州曾归岳州府管辖)及《郝氏族谱(太原堂)》、澧州高氏三修族谱等,这些正史、方志、谱牒都有关于元朝状元郝(霍)希贤之记载,且留有状元府第的遗址遗迹,郝状元家族主要聚居地点,并且考证资料透露出的时间地点吻合,相互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可以交相印证。

《岳州府志》“霍希贤作郝希贤。澧州慈利县人,延祐五年(年)春三月,进士及第,廷试第一。擢奉议大夫、广平路威山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总管管内劝农事”,“澧州珍珠街,元延祐状元郝希贤故居,在北门外”,“澧州状元井,以郝希贤得名,今三关祠前井是”,“元状元郝希贤父母墓在澧州西北五里黄丽堰”,“郝希贤状元墓在安乡黄山(今安障乡黄山村)”。

  《直隶澧州志》“郝希贤,慈利县人,延祜状元。元制,分进士为两榜,蒙古色目人为右,汉为左。延祐五年(年)廷试,蒙古色目榜首为忽都达尔,汉人南人榜首为郝希贤”。

  《郝氏族谱(太原堂)》记载,郝希贤状元公墓在安乡黄寺庙岗(今安障乡黄山村),墓高丈许,占地十五方尺,墓碑有清朝和民国立各一块,墓碑刻:“状元公郝希贤府君大人墓,合族同立”,墓两边竖华表各一。郝希贤状元公乃一代文人,昔澧州文庙所供历代澧籍士大夫中皆有郝公希贤之灵位供人祭祀。文庙内修有状元桥。

  

常德郝氏族谱先后经过四次修谱,最早于年(咸丰年间)倡修,四修于年。先祖系元朝状元郝希贤,常德郝氏家族共分五大世系,其中澧州系先祖次子郝钟秀公一脉。

  另据澧州高氏族谱记载,年的三修族谱中发现,元末明初,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宦游澧州,并从慈利知县任致仕的高迁,之所以落业澧阳城珍珠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条享有“状元街”美誉之地的风水文韵吸引了他。因倾其全力,购买了郝希贤的“状元居”,此时大约离郝希贤中状元不过数十年光景。高迁购买状元府后大约20多年左右的时间内,高迁一家子孙两代,就从珍珠街走出了三举人、两进士,由是,“珍珠街”被“状元街”新名称替代,享誉数百年。澧州高氏一脉,仅载诸《直隶澧州志》的高氏古名贤名媛,即达20多人。高氏一族从此开始发达。这说明元末明初,郝希贤在澧州是曾有府第的。目前郝希贤遗留在常德脉系分支主要散落在澧县、慈利、常德、汉寿、桃源、临澧、安乡、长沙等地。

  

我们知道,元朝时期的等级制度是十分严重的,蒙古族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实行高压政策,将治下百姓分成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即大部分少数民族),汉人(原金国辖下的人口),南人(南宋遗民)这四个等级。其权力自上而下。最低等的汉人与南人,命运往往都非常悲惨。南人,也被称之为“蛮子”、“囊加歹”、“新附人”等。当时的南人,说是亡国奴倒也恰如其分。不同等级的人,其政治地位和待遇有很大不同,不平等主要体现在科考、官吏的任用上和法律上等多方面。尽管南人郝希贤考了个天大的功名,但其南人的身份等级低微,不仅得不到重用升迁(除做过秘书郎外仅被派到十分落后的偏远地区汶川任过几年州官),而且遭受蒙古统治阶级的排挤和打压陷害,一生并不得志,这也许是郝状元卖掉南方澧州状元府,逃避现实背井离乡一路向北,奔走高等级地区的真实原因。

由于郝希贤是元初蒙古族可汗执政时期的状元,因在外族政权为官,为元朝统领的汉地居民服务,受历史和民族的局限性,后世各个朝代特别是汉族政权的史家撰写的正史也似乎刻意回避对其评价,可供查获的相关生平及为官经历资料甚少,对当时身为威州知州(今汶川地区)的郝状元为何被人陷害一事更无记载。

  

更让我们疑惑的是郝状元一家除留在常德澧州、汉寿、慈利、常德等地的一部分族亲外,还有一部分族至亲去了哪里?据山东东平《霍氏族谱》载,元朝时霍姓人在此建村,因出状元霍希贤,遂以霍姓命村名。在山东的东平为何同时期突兀出现一个新建的霍家庄?一边去向不明,另一方来历不清。是否是象上面推测的一般,为逃避迫害,改变南人处境郝希贤一大家子迁到了北方东平,改郝为霍姓,建起霍家庄这世外桃源有意隐居?

另外,我们从郝姓读音考证,也发现一个奇怪现象。现今唯有湖南澧州一带和山东等地的郝姓读音与全国其他地方的郝姓读音不同。郝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本读作hē,晋、陕、鲁、豫、川及南方大部分省份至今仍读作he(音调轻声为主),在北京天津周边一带则读成hǎo,河北南部读作háo,只有湖南澧州及山东部分地区才读作huó,其汉语拼音与“霍”姓读音相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至今仍读huó,全国解放后普通话改革,郝姓读音才使用北京方言,统一读作hǎo。所有这些疑问,是否可揭示澧州与东平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一切都有待今后权威学者专家论证。

  

  据湖南史志学者高鸣泉考证分析:郝状元登第之后,即入京銮,做了朝官(秘书郎)。但澧水的涛声和溪东的吟咏时刻难忘,致使他在朝堂上,常把汉民族人民的声音上达天听,不惜得罪一些胸怀偏激的少数民族高层统治者。虽然不足四年,郝遭排挤,贬出京城,但他义无反顾,直至元泰定年间知威州(今四川汶川地区)任中遭人暗害,九死一生中得以潜逃。至治元()年,秘书郎郝希贤临出京时,位居翰林国史院检阅官、翰林侍讲学士的大诗人袁桷(—,字伯长,庆元即浙江鄞县人),特在赵孟的一幅《子昂逸马图》上,题写了‘神骏飘飘得悠闲,天池飞跃下尘寰;青丝络首谁牧得,留与春风放眼看’的诗句,与之怆然赠别,这既是对‘神骏’门生南归的关怀,更是对郝一身正气的钦羡和慰勉。

  

这样的关怀不可能存在不同种族等级十分悬殊的人之间。常德有个笔名叫永志的人年曾写博客质疑学者孙瑜因其“南归”就是“南人”的推断,胡乱推测袁桷在赵孟《子昂逸马图》上的提诗是写给右榜状元蒙古人忽都达尔的,明知澧州有个南人汉族左榜状元郝希贤,却硬要来个张冠李戴,这属于违背元朝等级制度违背当时社会背景毫无根据的胡乱揣测。澧州城的状元街,即今珍珠街;状元井,在原三关祠前;文庙内的状元桥等遗址,澧州地方志和《岳志》都写明是郝希贤纪念遗址,也被他改成霍希贤纪念遗址,还将安乡县安障黄山头明确立有“状元公郝希贤府君大人墓”的墓地篡改成霍希贤墓。此人说澧州的郝希贤状元姓霍,我们不仅要问这个永志:既然你认定霍(郝)希贤是湖南澧州人,那么你说的霍姓希贤状元公根在何方,其后人安在?湖南有哪支霍姓家族说过霍希贤是本家人?对这种信口雌黄毫无根据的篡改瞎说,我们只能嗤之以鼻。

对郝希贤状元的藉贯考证应符合相对应的条件,如果否定地方史,否定湖南的郝希贤姓郝,否定祖祖辈辈一直生于澧、长于澧的郝状元后人这支庞大的郝氏家族群,而将湘地的郝希贤讹误成霍希贤,再来说霍希贤是澧州人是绝对站不住脚的,从古至今,无论澧州还是湖南其他地域范围内还从未有过任何一个霍姓家族争论元朝延佑五年状元是其祖先,脱离基本面的东西去论断就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连霍氏家族族谱网也将史志专家高鸣泉《九澧“神骏”郝希贤》考证一文收录进自家族谱网中。对湖南史家考证分析结论基本认同。

经上述分析,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明延祐五年左榜状元确实为元代曾执溪东书院首席讲席的澧州人郝希贤,郝希贤在川西威州任职期间遭人陷害后,为回避黑暗现实将其家族一部分从南方迁居北方的东平后才改郝为霍姓。原留在澧州的郝希贤后人则继续以郝姓一脉相承,湖南澧州郝氏和山东东平霍氏共同尊崇同一个状元公先祖,湖南认定的状元郝希贤和山东所说的霍希贤实为同一人。基本可以了却元朝状元郝希贤到底姓“郝”还是姓“霍”之争的这起公案。

向郁阶法学家兰州大学法学院院长

《澧州高氏先祖在澧阳城的三大遗址》(文摘)

据年的三修《澧州高氏族谱》记载,自中国历史上的南平王高崇文的第22代孙高迁,于元末明初“由吴入楚,宦游澧州”,并从慈利知县致仕,落业澧阳城之后,至今已繁衍27代。澧阳城内,留有澧州高氏先祖们的三大遗址。这些遗址,就像一座座丰碑,永远激励着高氏子孙传承着“耕读为本,诚信传家,为国尽忠,为民捐躯”的祖泽祖训!

1、珍珠街——始祖高迁落业之基的遗址

谱记:“始祖高迁,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徙楚,升授慈利知县,致仕后住儋澧州珍珠街。”今天的澧阳城,有一条珍珠街、一个珍珠居委会,所辖范围较大。根据《直隶澧州志》的记载,古珍珠街,是一条城“北门外向东街”,大约在今天的澧州大道以北至桃花潭路之间。由于历史的变迁,具体位置难以复旧。但是,这条街是澧阳城最著名街道的历史不用置疑。

因为折取了元仁宗延祐五年()左榜进士第一名桂冠、成为澧、沅地区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同时又是整个芙蓉国仅见的七、八名状元之一的郝希贤,就出生在这里。当时的郝家人称“状元府”。郝状元登第后,先是入京做了朝官秘书郎,不到四年,于年遭排挤贬出京城,元泰定年间(——)重新起用为川西威州知州,又是不到四年,惨遭暗算。最终由少数几个忠心的随从、家人,以“不幸遇害”为掩护,弄出一条“柩船”,出威州,漂岷江,穿巴蜀,顺长江而下,最后停厝在可从长江直达的澧州安乡黄山之麓安葬,了结了一段郝状元“魂归故里”的历史,躲过了暗算者的贼眼。郝家合族(除安眠于澧州城北五里黄鹂堰的状元双亲外),亦从此走上了“流落之旅”。直到以落泊文人“霍希贤”的名义,流落到山东东平兴家立业,建起了一座“霍家庄”,由澧州的“郝状元”变成东平的“霍状元”。

高迁之所以选中珍珠街落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条享有“状元街”美誉之地的风水文韵吸引了他。因倾其全力,购买了郝希贤的“状元居”,此时离郝希贤中状元不过数十年光景。大约20多年左右的时间内,高迁一家子孙两代,就从珍珠街走出了三举人、两进士,由是,“珍珠街”被“状元街”替代,享誉数百年。澧州高氏子孙,亦从此得诸先祖遗泽福荫,至数百年“擢巍科、登显仕”者,代不乏人。仅载诸《直隶澧州志》的高氏古名贤名媛,即达20多人。因此,高氏后裔中的天涯游子,无论贵贱者,总想回到珍珠街,一睹始祖住嶦地的芳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