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新增42所中小学87所幼儿园,宜宾
在宜宾大学城搞得风生水起,高职园渐入佳境的时候,年高考成绩随之公布,16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这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可是即使这样仍然与四川其他一些地方存在较大差距。宜宾的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特别是前往成都、绵阳等地优秀中学就读的人最多,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子女教育是每个家庭最为看重的方面之一,而恰恰基础教育也是宜宾的短板。
未来三年宜宾将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力补短板近日,宜宾官方公布将在未来3年对中心城区新增42所中小学、87所幼儿园,预计新增中心学生规模近8万人,显然宜宾准备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短板开刀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01
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区域科教中心需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百花齐放
截止到目前,在宜入驻并有在校学生的大学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四川大学(研究院)、西华大学(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川外成都学院、成都工业学院和宜宾学院。预计今年开学后,在校大学生将达到7万人,而根据三江新区的最新规划年在宜宾办学的高校将达到13个,而职教园的规模达到10所院校10万人,两个领域都是十分亮眼的。
宜宾大学城校园一角
而作为基石的基础教育也应当有所作为,不仅要尽量留住宜宾的优质生源,防止被虹吸,更要将宜宾打造为基础教育输入型城市,让宜宾在三个领域都做成成就,这样才符合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以及成渝地区区域教育中心的条件。
02
宜宾要从人口输出型城市转为人口输入型城市,基础教育板块的撬动作用意义非凡
虽然宜宾已经连续4年保持常住人口回流,但是仍然是全省范围内流出人口比例较大的几个市之一,宜宾流出人口从去向上看主要流向沿海地区和省域中心城市,其原因主要是外出务工、子女就学等,外出务工人员虽然庞大,但是大部分今后都会选择回来。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宜宾出台的《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八条政策措施》里就提到过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享受的政策,平等享受高水平教育的内容,既然要吸引农民工来宜宾就业创业,解决他们子女就学问题就非常重要,但是宜宾中心城区的基础教育明显是不够的,仅仅这一项新增基础教育就迫在眉睫。
而子女就学及带来的蝴蝶效应,有可能会造成举家搬迁等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宜宾几乎每年户籍人口都在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本地基础教育质量高,教育资源能平等享有,那对吸附本地人口和周边辐射区域人口是非常有意义的,以基础教育撬动人口流入方面,绵阳就做得很好,值得宜宾学习借鉴。
03
发展基础教育,对推动宜宾经济发展作用重大
为什么越来越的多农民工选择回家就业创业,并不是宜宾开出的工资、保障条件有多吸引人,更多的是一种归属感,一种对家乡的亲切感。作用在宜宾学生身上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到大学都在宜宾就读,如果家乡就有所学专业对口的各种层次的就业岗位,一定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当然前提是宜宾在未来引入更多种类的大学,高、中、低的都要有,这样对于不同的生源才能形成对应,就业方面,从最近市上主要领导考察的沪深两地头部企业就能看出,宜宾有意引入一些行业巨头企业,进而形成从业的差异化,这对推进宜宾经济发展作用重大。
分析完了发展宜宾基础教育的意义,我们再重点来看看,最近三年,新增的这些学校将如何布局。
1.翠屏区
翠屏区最近3年将规划建设小学8所,分别位于旧州组团、天柏组团、岷江新区、李庄组团、菜坝组团、象鼻组团、空港组团内;新增初中3所,分别位于空港组团、旧州组团和菜坝组团;新增完全中学2所,分别位于天柏组团和李庄组团。
2.叙州区
叙州区最近3年将规划建设小学10所,分别位于柏溪组团、普和新区、南岸西区、南岸东区、南部新区、高捷园区内;新增初中1所,位于城北组团;新增高中2所,分别位于普和新区和南部新区;新增九年一贯制中小学2所,分别位于柏溪组团和普和组团。
3.三江新区
三江新区最近3年将规划建设小学2所,分别位于白沙湾、双城区域内;新增九年一贯制中小学3所,分别位于中原路和沙坪街道;新增完全中学1所,位于双城区域;新增十五年一贯制幼小初高学校1所,位于沙坪街道。
4.南溪区
南溪区最近3年将规划建设小学3所;新增初中2所;新增高中1所。
随着这一波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宜宾基础教育将得到显著加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宜宾少年强则宜宾强”,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宜宾正在行动,希望早日给宜宾市民们呈现出更多更大的精彩,我们期盼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