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古镇一个蕴含羌藏文化元素的长寿乡

第一次听到水磨古镇,还是在数年前一处民宿中,当时我们几个朋友相约在都江堰避暑。晚饭时,大家突然谈起18年汶川的那场地震,落座的朋友中无不沉重,其中一位甚至就是汶川当地人,为了摆脱当时气氛的沉重。她便说起灾区的重建,说到水磨古镇,说起当地充满希望的未来。

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小镇历史悠久,已有多年的历史,还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但在5.12地震中受损严重,通过精心设计及建造,小镇才恢复昔日风采。

数年后的一次周末,我循着昔日朋友的话音来到了古镇。来时天还未放晴,晦暗不明的天色下,还下着蒙蒙细雨,甚至整个古镇也被一层雾气缭绕笼罩。

来到古镇,一座高塔首先闯入视线,类似的建筑(碉楼)原是羌族人民抵御外敌的坚固工事,本是羌寨的标志,如今在小镇却演变为粮仓。

也许是到的太早,抑或是灰暗的天色,街上的多数店铺还未开门,行人也较为稀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下榻之所,老板说近日的雨水过于频繁,好山好水在这样的天气里也没了光彩,等天气转晴,这里的游客会更多些。

据说,水磨古镇是在原有古建基础遗址上翻新而成,分为禅寿老街、寿溪湖、羌城三大区域。在翻新过程中,还巧妙地融合了羌、藏、汉文化元素。

收拾好带来的行李,天气也逐渐放晴,镇上的人果然多了起来。与

其他古镇不同的是,水磨没有热闹的集市,也没有喧哗的人群,有的只是漫步的游客,以及本地悠然自得的安谧生活。

老街有米长,是景区的核心地带。街道两侧满是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都是些店铺,如餐厅、商店、旅社之类。入口处的白塔为藏式风格,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临近傍晚我们才回到民宿,住处依山傍水的特点,使我们睡梦中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

我一直觉得,行在路上,许多地方或许名不见经传,但她们总会用自己的独特之处,吸引着你向前行,不断地追逐、靠近,成为你久久不能忘怀的梦。

水磨古镇,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