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该定案了是长江文明还是中原文明外来
前言
网上还有很多论调,说三星堆是外星文明。老严只好呵呵两声,然后就呵呵了。地球上的确有过外星文明,但是离我们最近的也在五六千年前了。而根据官方公布,三星堆的年代在距今三千到三千两百年之间。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大概要相当于我们到三星堆之间的差距。
希望大家不要质疑官方公布的三星堆年代了。老严记得一共公布过三次。第一次讲的是四千一百年到两千六百年之间,第二次是一个准确的数据,三千一百年。第三次公布的数据是三千二百年到三千年之间。多次公布数据,是随着文物出土而进行的修正,也是不同检测方法综合运用后的修正,当然更体现出官方负责任和严谨态度。
一
那么三星堆是不是属于长江文明呢?这倒是百分之百确定的。而且并不是因为岷江属于长江支流就说三星堆属于长江流域文明,而应该这么说:三星堆是长江文明的核心。
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家江水初发源”,出生于眉山的苏轼,认为他的家乡是长江水发源的地方。因为古代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真正的长江源头沱沱河地势情况复杂,在很长的历史里没有人去过,所以不知道那地方更远,所以把长江的源头搞错了。
真正的原因也不是这样的。长江原名江水,这个名字在上古时候就有了。但是上古时候的江水跟今天的长江并不是一条河。因为在大洪水时代,中国东部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被淹没了。而大禹治水开辟出来的河流,几乎都跟原来的河流并不一致。
大禹治水的时候,从岷山开始疏导河流,在今天的四川境内挖穿了几座大山,尤其是把长江三峡挖穿了,让长江奔腾入海。之后,他把从岷江源头一直到入海口这一条河叫做江水,后来演变成了长江。
所以所谓长江,原本就是从岷山到大海的。金沙江不过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后来我们认为长江发源于坨坨河,这反而是偷换了概念。虽然老严家就在金山江边,但要实话实说。
而三星堆正好处于长江的上游。当然不是正好在岷江边上,而是属于岷江流域。所以三星堆文化属于长江文明的上游文化。
二
但是能不能说三星堆文化是长江文明的起源呢?那肯定不是。至少从今天的发掘情况来看并非如此,除非在三星堆下面或者周围埋藏着一个更为古老的文化。在长江的下游,出土了良渚文化,比三星堆文化早两千年。
而在四川境内,是一定有比三星堆更早的文化的。因为在五帝时代蜀地就已经有了人烟。黄帝为自己的儿子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儿,这个蜀山并不简单是山名,就指的是蜀地的山。但是有人认为指的是岷山,好像又不太对,因为在黄帝时期称作蜀山,而《禹贡》里又有岷山,逻辑上显示是两座山。当然也有可能蜀山在五帝时期就改名了,这种可能性很小。
《史记》说得很清楚,颛顼帝把他的旁支封在蜀地,这就是最早的蜀侯,一直延续到周代的。后来的蜀王也是蜀侯称王的。史记还讲过蜀侯是黄帝的后代,这其实也侧面证明颛顼封蜀候。三星堆的年代正好是商周交际,而且凸显出蜀王的特征。纵目人就和第一代蜀王蚕丛强相关。所以肯定还有更远的蜀地文化没有被发现。或者说蜀侯、蜀山文化还没有发现。三星堆可以称为蜀王文化。
三
那么三星堆到底属于本地文化还是外来文化呢?如果和黄河流域的文化相比较,三星堆文化有强烈的自身色彩,无论从内容和形式来看都是这样。
从内容来说,中原出土的青铜器一般倾向于祭祀用品和生活用品,而三星堆青铜器更倾向于对生活的艺术仿制,体现出一种现实主义色彩。中原的青铜器以鼎类为代表,而三星堆青铜器非要找出最具特色的代表的话,那应该是面具。
从形式来说,中原的青铜器主要体现实用性,在保证实用的基础上点缀中华传统图案或者纹样。而三星堆青铜器体现更多的艺术性。从生产工艺和技术程度来说,三星堆的水平显然更高,甚至高出中原同时期的青铜制品。线条圆润优美,遒劲有力,变化多样,细节清楚。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细节显得更为粗糙。
在四川范围内,除了三星堆青铜器,还发掘出了金沙滩文化的青铜器和盐源文化的青铜器。下面的图片中,前面三张是盐源县发掘的青铜器,后面三张发掘于金沙滩。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规律,那就是和三星堆青铜器一样,构成非常丰富,形式非常多样,艺术差不多和三星堆是同一水平。如果老严因此得出结论,认为在商周交际的时代,蜀地的青铜艺术要高于中原地区的青铜艺术,估计也没有人跑到乌鲁木齐扔两条玉溪来打我。
当然从蜀地的这三个青铜遗址横向对比来看,艺术水准真的说不清到底谁高,三星堆因为出土更多,显得更为丰富。而在用处方面,盐源县的青铜器和三星堆一样更强调对生活的模仿,更强调青铜器的艺术性。而金沙滩青铜器,这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品,很多青铜器虽然有着精美的雕饰,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实际用途。这三个古遗址的关系是,金沙滩和三星堆在四川盆地,盐源县在盆周山区。
四
三星堆文明是否属于大凉山文明呢?盐源县位于大凉山,目前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管辖,也就是彝族是这个县的主体民族。老严也是四川人,从直线距离来说老家距离盐源县并不远,不超过公里。老严的老家是彝族和汉族杂居的地方,然而老严自小不注重学习,所以对彝族的历史知之甚少。倒是彝族民间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至今历历在目。
大洪水发生之后,很多人都逃到了山上。但是山上没有粮食,因此他们很绝望。就在这时候,一条狗从洪水游到了岸边。狗抖了抖身子,从毛里掉出一些稻谷来。人们欣喜若狂,以这些稻谷为种子,生活了下来,而且实现了文明的延续。所以彝族的风俗,至今对狗尊重有加。
如果这个传说有点历史的影子,那说明彝族的祖先是居住在山上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山,是那种巍峨的大山。因为在史前大洪水之中,四川盆地是中国中部损失最惨重的地区,只有生活在海拔绝对最高的地区的人才活了下来。而大凉山的海拔就很高,和传说能够对上号。如果老严因此判断盐源文化属于彝族文化,估计真的有人打我而且不是用玉溪,而是用青铜器之类的硬重物件。但还是先把这个判断放着吧。
大洪水距今四千三百多年。如果彝族的祖先在大洪水中幸存者的确比较多的话,那么在一千多年之后的三星堆时代,他们向大凉山四周,尤其是大凉山东北部的四川盆地扩张,这是情理之中的。
能不能因此判断三星堆其实是彝族远古文明呢?不能。这和历史有很大差距。在三国时,诸葛亮征南蛮,那时候的西南夷主要集中在今天云南的楚雄州、昭通地区和四川的凉山州,和今天的布局是大致相同。至于它们的具体边界,《三国志·蜀志·张嶷传》说了这么一个故事:蜀军从彝族聚居的越西到成都的途中被牦牛族阻挡,因此只好开辟另外一条道路,顺着今天的美姑县、雷波县到达金沙江,绕道通过犍为、乐山,到达成都。这条路正好在老严老家后面的山上。欢迎大家去玩儿,反正我不在家也不用招待你们。这个故事把当时西南夷在四川的边界说得很清楚,当时西南夷在四川的居住区域和今天大体一样,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加上马边县。此外金沙江对岸还有广阔的地方。
因此大致可以判断,在三国之前,彝族祖祖辈辈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大小群山中,居住地没有大的扩张,也没有大的压缩。所以他们的势力并没有达到成都平原。因此从理论上说,三星堆并不是彝族远古文明。
五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彝族自古以来就是四川的重要民族之一,所以彝族也参与了三星堆文明。盐源县的青铜器特点和三星堆如此接近,也是证据之一。
三星堆青铜器因为近乎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出土的面具给我们准确留下了当时的民族信息。当时居住在三星堆的人,至少包括三个民族:眼睛突出来像两根棍子的纵目人;眼角倾斜、眼珠突出的人,这种人数量更多,面部特征惊人一致;扭头跪坐的那种人,这一类人的长相更接近于中原人。这几种人当中哪一种是彝族人的祖先,或者说其中有没有彝族人的祖先,老严不知道。但是老严认为,如果到大凉山深处去做田野调查,很有可能能找出答案。历史上彝族的社会比较封闭,有些风俗几百年上千年都还在流传。
那么三星堆文化到底和中远文化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而且非常深。老严在之前的文章列出了三条,都是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原本居住于陕西一带的纵目人,在三星堆出土面具,这是直接交流的证据;三星堆出土的神树,是山海经所述的若木、建木等的结合体,这是非常直观的同一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体现;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完全符合三星堆对夏后启的描述,当然因为山海经描述的信息并不多,所以不能确认青铜大立人就是夏后启。
其实读者朋友们都知道,三星堆文化和中文文化还有着更多的联系,比如都有对龙的崇拜;都有对玉石的综合利用,而这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之一。综上所述,老严认为可以这样定位:三星堆文化以彝族精湛的艺术,多民族的生活内容,体现华夏文明多元起源之后的交流时期文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服,欢迎扔两条玉溪来砸我。三条也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