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一块土酋邦制下鱼凫崛起

为什么早期成都平原上城市会不断迁移?

让我们从一种地貌景观——辫状河流说起,我们科普过河流冲积扇的概念,这里再补充一点,因为冲击扇区域的河流多发育为辫状河流,如下图,这种河流在降水多的情况下容易泛滥,发生改道。

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从岷江干流的流向看,干流的西侧地势应该更低,辫状河流应该更复杂,水网更密集易改道,而蚕丛、柏灌建立的酋邦国范围正好处于这片区域,所以应该是洪涝灾害频发造成了城市的不断迁移。

据考古计算,人们在这之间来回迁移了几百年,频繁的迁移,必定会影响文明的发展,从几个遗址的时间和大小看,最早期的宝墩古城和高山古城最大,都有多万平方米,后期的古城面积缩小很多,盐店古城30万平方米,紫竹古城20万平方米,都江堰芒城最小10万平方米,看得出的柏灌在夺得权利后,因为不断的搬迁,其势力也不可遏制的倾弱,内部管理一定会渐渐松散,如果恰巧遇到较为弱势的首领,王权便会名存实亡,甚至有可能在某个阶段已没有王权的存在,各部落开始独自发展。

这些部落中,一个部落名鱼凫,鱼凫是一种水鸟的名字。看得出来,鱼凫部落是水性强,善于捕鱼的部落,往往这种部落对于河流的情况会十分熟悉,这一点从鱼凫部落初期建城的选址就能看出来。

他们选择在岷江东侧的冲击扇高地,也就是温江鱼凫、郫县古城一带,那里的辫状河流明显没有西侧区域复杂,洪涝发生几率相应降低,但因为是小块的高地,如果将来要发展壮大,人口增多,空间很有限。

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鱼凫部落后期搬迁到今天的三星堆一带。

三星堆区域已经离开岷江冲击扇,位于沱江水系的一条支流边,这个地方既有河流灌溉又有肥沃平坦的农田,并且河流的水位不低、平缓,很适合航船,当时的人们思念家乡岷山,崇拜巨石,便通过河运把大石从西侧高地运下来。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水运开始发展。

在石器时代,因为制造工具粗陋,车、轮等交通工具的制造很难,但木头竹子扎一起扔水里就能浮起来,这样人们便有了运送大吨货物的能力,也方便去很远的地方交流贸易,也就说在水运的帮助下,文明有了更快的发展。

从这不仅能看出鱼凫部落的不同之处,也能看出人类发展的一些历程:早期的人类虽然受制于自然环境,但也会观察自然环境,为了生存不断的做出改变。

自从鱼凫选址三星堆地区,农业、生活各方面稳定,加之内河航运方便人们的交流,商业、手工业开始发展迅速,财富增加,社会组织复杂,鱼凫部落最终成为平原区域最强大势力并完成统一。

古蜀鱼凫时期刚好对应中原的商王朝,两者的青铜文明都很发达,但鱼凫国的青铜器大多属祭器,形态幻谲瑰丽,神巫性质很强,给人以无限遐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8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