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茅永辉专栏李冰父子率众开凿天府之源

茅永辉编辑

燕子图片

网络

天府之国这一美誉,在之前多少代人的眼里,就已归属四川,特别是其省会城市成都。那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殊不知,这一美誉的得来,全因了一个被后世称作“都江堰”的古老水利工程,是这一工程的兴建,成功驯服了奔腾咆哮的岷江水,从而演绎了一段“膏泽千古”的佳话。没错,率众开凿此天府之源的,就是本文将予以简述的李冰父子。

李冰,大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年)时,被任为蜀郡守。李冰上任伊始,便和儿子二郎一道,积极走访了解当地民情水情,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制定出治理岷江的宏伟规划。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的岷山,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进入灌县以后地势变得平坦,浩浩荡荡的江水,每每冲决堤岸,泛滥成灾。尤其是,从上游挾带而下的泥沙,终年累月淤积在这一江段,抬高了河床,致水患进一步加剧。李冰父子接受了民众的建议,决定首先在灌县西南的玉垒山上开个大口子,引一段江水到东边去。这样,到了发大水的时节,西边的洪水就可以变小,引向东边的江水,又可灌溉农田,滋养生活。工程开始后,李冰父子率领上万名工匠和民工,开山凿石,与各种困难作不屈斗争。起先因山石坚硬,工程进度缓慢。有人出了一个主意,先在岩石上凿些沟槽,填入柴草,架满树枝木柴,点火燃烧使岩石爆裂,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上凿开20多米的口门,取名“宝瓶口”,被凿开的玉垒山右端,形状如大石堆,称为“离堆”。

接着,李冰父子又带领民众,在岷江中堆石建筑分水堰。开始,他们用石头、泥土构筑堤堰,但接连都被汹涌的洪水冲垮。李冰父子并未灰心气馁,而是遍访民间,集思广益。有一位岷江沿岸的老农,向李冰父子推荐了竹笼截流法。在当地,村姑们都在河边洗涤衣物。为了方便洗涤,村姑们习惯把盛满衣服的竹篮沉浸到河水里,怕河水漂走竹篮和衣服,她们又拣一些卵石把竹篮压住。哗哗的河水从竹篮淌过,竹篮却不见漂浮。竹笼截流法,正是受此启发。李冰父子很快叫人用竹子编成竹笼,里面装满石块,把竹笼相互捆扎连接起来,再一层层沉入江中,制服了急流的江水,垒成了一道大石堰,成为分水大堰。因为大堰前端形似鱼头,所以叫作“分水鱼嘴”。分水鱼嘴以下又垒砌了坚固的防护金刚堤,且分为内外两堤。鱼嘴和金刚堤将滔滔而来的江水剖分为两股。堤西的一股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东的一股为内江,流经宝瓶口,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然后分别流入以下的多条河流,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泽被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

为了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父子又独具匠心地设计和修建出,从金刚堤的南端至灌县离堆的一条长米长的“飞沙堰”。它是内江的溢洪工程,堰顶的高度略低于堤岸。这样,当内江水位高时,洪水就可漫过堰顶自行排入外江,既保证内江系统的灌溉、舟楫之利,又防止水患灾害的发生。同时,又在宝瓶口“作三石人立之水中”,以此为观察水位的标尺,达到“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的要求,形成一套科学的治水管水办法。

为使都江堰这一浩大工程长久发挥其应有效益,李冰父子还制定了一年一新的岁修,即掏滩。他们置石犀马于江底,每年掏滩,触及石马。岁修的具体办法是,每年水量小的霜降季节,在鱼嘴西侧,用一种可挡住水流又不致渗漏的马槎在外江截流,使岷江水全部流入内河内江,这时全力淘掘外江及其灌溉系统淤积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又把马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掘内江河槽,进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从此,这个总计有分支河流多条、分堰2多道、渠道总长多公里,灌溉面积多万亩的浩大工程,使原来水旱灾害频发的成都平原,变成了“百姓飨其利”的富饶地区。

李冰父子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造福人民,泽及成都平原的千家万户。这个工程位于古时都安县境内,所以称“都安堰”,宋、元以后改称“都江堰”。可以想见,李冰父子知识十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又善于采信民间智慧,致使都江堰这个规模宏大的工程,地点适宜,布局合理,施工简易又巧妙,其方法为历代工程学家所重视。正因为如此,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历了两千多年,并且经过历代维修整治,其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如今,在那内江东岸依山而建的二王庙的石壁上,镌刻着“深淘滩,低作堰”六个苍劲醒目的大字,那是李冰父子当年的治水信条和经验总结。这六字格言,同时又堪称李冰父子聪明才智的结晶。关于这二王庙,据载原为望帝祠,齐明帝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往当时的郫县。为纪念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的崇伟功绩,遂将望帝祠加以改建,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而又改称为二王庙。二王庙,面临岷江,后依翠岭,南望青城,西连岷山,远近风光绮丽无比,故有“玉垒仙都”之美称。

作者:茅永辉,江苏南通市人,公务员,长期供职于山东菏泽,已退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杂文学会理事。数十年间发表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多有作品获奖和被收录文集。

壹点号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5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