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水生态治理成都武侯完成203万立方
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
“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塑造重点河道生态宜居示范样板。
5月2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武侯区河长制办公室获悉,目前该区正在加快锦江流域水生态治理,推动“截污、清淤、补水”。目前,已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家,市政管网病害检测余公里,整改60处污染源,完成55个下河排水口整治。
据悉,下一步将全面启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年分年度提标改造目标,确保年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推进红九方沟治理项目执行进度,确保年5月前完成污水不下河的要求。
整治“散乱污”企业家
检测市政管网病害余公里
整治“散乱污”企业家,“农家乐”16家、洗车场24家、农贸市场5家,农村院落50处、餐饮店23家。
这是武侯区锦江水生态治理启动以来,在污染源头综合治理上的数据。
“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引导,督促各类排污企业、个人自行整改,严厉打击各类排污行为,这样才能持续改善我区河道水环境质量。”武侯区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整治,他们还在全区范围内张贴了份《关于依法严厉整治河湖非法排污的通告》。
在排水管网提标改造上,目前已完成市政管网病害检测余公里。在末端截污工程建设上,对红九方沟等重点区域采取临时措施完成下河排污口治理,通过全线污染源摸排调查,对摸排发现的69处污染源开展分类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60处。
“有一些治理难度极大、工程措施极难取得成效的下河排污口,我们考虑设置了智能分流井。”武侯区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红九方沟中段(一环路南二段)和尾部(望江路)分别设置一座智能分流井,将污水分流至沿线市政污水管网,确保污水不下河,该项工作已确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目前已进场施工。
整治55个下河排水口
2.03万立方米淤堵物被清楚
据悉,除此以外,武侯开展了全区河道下河排水口排查、标识和整治工作,对有污水排放的下河排水口逐一制定治理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确保截断所有排污口。目前,已完成55个下河排水口整治,余下1个排口正在实施污水管网铺设工作。
在流域清淤方面,目前对武侯区锦江流域内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彻底清除河道淤堵物和污染底泥,清捞河渠水面漂浮杂物,清除岸坡和堤岸垃圾杂物,实现河渠水流通畅、水域环境整洁卫生。已完成2.03万立方米淤堵物和污染底泥清除。
“下一步,将大力推进‘宜居水岸’建设。”武侯区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加快推进项目设计方案概算评审、PPP项目公开招标,引入优质社会资本,组建SPV公司,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启动。
同时在水污染防治攻坚上,全面启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年分年度提标改造目标,确保年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已完成的生态修复招投标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生物措施对高攀河、二道河等区域河道实行生态修复,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推进红九方沟治理项目执行进度,确保年5月前完成污水不下河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