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船运了三个月,可买下成都的金银,究竟

张献忠被明末将领杨展打败以后,将他搜刮来的数不清的金银珠宝倾倒在江里。那么,“张献忠沉银”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最近当地政府对岷江进行发掘,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张献忠画像)

关于“张献忠沉银”的故事,主要源于史书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

一、史书中关于“张献忠沉银”的记载。

在《明史·张献忠传》中,记载了张献忠攻克成都后,“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这里明确指出,张献忠将数以万计的财宝埋在了锦江里。

而在《蜀难叙略》一书中,又记述了张献忠将所得金银运至四川新津渡口,“三月始毕”,然后杀死运夫,将财宝沉入江中。

《蜀碧》还记载:“献忠闻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这里提到的张献忠和杨展的决战之地,恰好位于四川彭山江口。

(彭山江口沉银遗址)

二、民间有关“张献忠沉银”的传说。

在江口当地的民间,数百年来都流传着张献忠沉银的故事。

江口镇位于四川彭山县域内,与县城隔江而望,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四川最古老的码头之一,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江口镇旁,一条美丽的岷江蜿蜒而过,给这个古镇平添了几分江南美景,也让江口镇自古就享有了岷江第一镇的美誉。

江口镇下辖的双江村,有一地名名叫“沉银湾”,数百年来流传着一首和“张献忠沉银”有关的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无数数,谁人识得破,买断成都府。”

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在修建农业灌溉所用的红光支渠时,也确实曾在石龙村一处悬崖边发现了一条石龙。这条石龙隐藏于山腰的竹林深处,身子倒立在岩壁上。龙爪张牙舞爪,活灵活现。龙身曲折盘环,鳞甲披露。但唯独不见龙头,也找不到童谣中的石虎。

不过,据专家考证,岩壁上的石龙石虎雕刻于宋朝年间,是原伏虎寺山门外的标志性建筑。只是由于年代久远,不但伏虎寺消失了,石虎也在“文革”中被毁,而石龙因被泥沙掩盖而幸免于难。

很显然,童谣和石龙石虎产生的年代相距多年,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之所以将它们和张献忠的宝藏结合起来,其实是民间的一种臆想,更多的是反应了人们获取宝贝的一种急迫心理。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三、历史上陆续发现了和张献忠有关的宝贝。

从清朝以来,就有江口百姓在岷江陆续发现了张献忠的金银器物。

《蜀龟鉴》记载:“居民时于江口获木鞘金银。”沈荀蔚在《蜀难叙略》中,记载了顺治11年,“渔人获银鞘于江口,而剖其鞘以为饲豕之具。”所谓银鞘,就是一种将木头挖空,内储银宝,便于转运的木筒。

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在江口所在的岷江河底,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宝贝。

90年代初,岷江开展河道工程建设时,出土了一部分文物,引发村民围观。其后,又有挖沙作业的船只,在江底2米多深的地方,发现了银锭和金锭。

江口发现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一时,在彭山周边地区引发强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2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