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哪条经过你家

云贵高原纳入中央版图,是从有驿道才真正开始。

古代道路交通的延伸,就是皇权的延伸,中央王朝对西南夷的经略,莫不从修路开始。沿道路方便行政管理,以道路规划行政建置,于是,行政区划就用“道”或“路”表示,汉朝以“道”设行政区域,唐设行政区划为十道。宋代的“路”,是相当于省的最高行政区划,元代的“路”相当于府,“四川”就是“川陕四路”的简称,贵州一度时期也分为水东路和水西路。明清时,“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民国时设“道”为省的次级行政区,曾计划“废省置道”。也就是说,由交通来考虑行政区划,由行政区划强化行政管理,历史文明就点滴积累起来,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差不多就是交通发展史。

驿道也称古驿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资并按统一标准修建的道路系统。主要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公文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和后勤补给以及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专用。也是中央政府对边疆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手段。驿道和驿站合称为驿传系统,职能相当于今天的公路、电信、物流、政府招待所和兵站。古代驿道也称官道,好比今天的“高速公路”,同时,大部分地方的驿道也是商道和民间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

在云贵高原,著名的古代“高速公路”有有川滇驿道和滇黔驿道两条,川滇驿道从昭通方向至威宁,滇黔驿道从水西至威宁,两道合一进入彩云之南。

古代“高速”幸存的最大“桥梁

还在先秦时期,筑就举世闻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父子就开始了对西南夷道的开发。从成都沿岷江建驿道,因经僰县(今宜宾)故称“僰道”。

秦统一后,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命蜀郡守常鞍将“僰道”续修,从宜宾,经盐津、大关、昭通、威宁、宣威,延伸至味县(今曲靖),道宽五尺,又称“五尺道”,系政府正式组织修筑,通往云贵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古代官道)。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元狩元年(公元前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以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后汉武帝时为了寻找通往西南域的路线,先后命唐蒙、司马相如将五尺道续修至谷昌(今昆明),并经缅甸达身毒(今印度)及西亚、南亚诸国,故称“蜀身毒道”,系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中的东夷道。

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从“蜀身毒道”进退,乌蒙山区迎来又人类史以来的第一次“解放”,由于蜀汉农耕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刀耕火种的土著“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开始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

隋唐时,因这条道路经过石门(今盐津豆沙关)而被称为“石门道”,进一步拓修,从曲靖经昆明、祥云至大理,过永昌,出缅印。

云南驿在古代是全国驿道系统中的重要咽喉之地,这里最先有古代“高速公路”,同时这条路又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而茶马古道是一条民间运输物资的重要商道,好比现在连接高速公路的国道线。在古代,官道和商道在某些路段是重合在一起的,那时从昆明到大理就是驿道与茶马古道重合为一条路线,茶马古道一直延伸,把青藏高原牢牢地“拴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8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