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成都平原的重要水资源,都江堰水利工

岷江,这条发于四川,终于四川的河流给予了蜀人太多太多的眷顾,滋养和浇灌着生生不息的四川人和广袤的土地,让天府之国更加美丽而富饶。

国庆报团去了九寨沟,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幸与岷江邂逅,实属意外的收获。

岷江,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级支流,发于四川省的松潘县,自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然后穿越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一路继续沿青神、乐山、犍为而去,最后到达宜宾并在此汇入长江。干流全长公里,岷江干流都江堰鱼水分嘴堤以上为上游,长公里;都江堰至乐山大佛为中游,长公里;乐山大佛以下至宜宾为下游,长公里。主要支流有黑水河、杂谷脑河、大渡河、青衣江、马边河等。

这是一条内陆河流,全流域均在四川境内。它的流经水域成就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上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蓉城人将之视为母亲河。

岷江水由北而南奔腾不息,到达都江堰时水域开阔起来。

古时候的成都平原灾害频繁,水患最为严重。一遇岷江发大水,成都平原就成泽国,老百姓生活艰难。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一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如今的都江堰已经成为成都近郊的重要文旅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二王庙庙会已经从单一的祭祀李冰父子的集会,演变成了今天的文化盛宴,不仅增添了歌舞表演、川剧表演等内容,还有川剧变脸等绝活展示;每岁庙会,二王庙内烟霞蒸腾,万人朝拜,空前盛况,不减当年。都江堰每年的“清明放水节”十分隆重,已经成为都江堰特有的风俗,参与者众多。

国庆期间到九寨沟游玩,在回成都的路上,不期与岷江源头在松潘相遇。

岷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自高程米的弓杠岭;西源出自高程米的朗架岭。但一般以东源为正源,两源汇合于虹桥关上游川主寺。

还在车上迷糊中,导游叫下车休息,并说送我们一个浏览景点——岷江源头。

下车来感觉气温低了很多,山腰上云遮雾绕,湿气很重。一个大型的停车场旅游大巴占多数,有几辆自驾游的车辆散停在大巴车的周围。顺着指示牌我沿栈道前行,一块醒目的大石耸立在公路边,“岷江源”三个字镶嵌在巨石中,用红色油漆填抹,十分醒目;它的旁边是一条长10多米的屏幕,上书“岷江源记”,记载了岷江源头的基本情况。

顺着栈道往里走,一泉水奔腾而来,这就是岷江的出水源头——松潘县北部的岷山山系弓杠岭南麓隆板沟。水很浸手,不很清澈。有游客在拍照,有游客在戏水。举目望去,离山脚边不远处有一降起的小丘,不知是不是保护水源的建筑,因时间的限制,没有上去探寻,只远远留下了照片。

正在和老伴拍照,听到了导游的催促声,只得放弃游玩回到车上。

虽说短暂停留,但实地看到了岷江的出处,弄清了岷江水系的走向,也算是收获满满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5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