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长江协助巡护队宜宾市翠屏区渔政协
极目新闻记者陈倩
视频剪辑马星翔
00:26他们用脚步丈量长江,用汗水甚至生命,守护着长江。不分寒暑,无论昼夜,他们乘风破浪的地方,正是他们最深情的守望。
据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最新统计数据,全长江流域已经建立起余支协助巡护队伍,协助巡护员人数超过1.7万人。他们已成为渔政工作的一支重要协助力量,对于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由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办、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极目新闻承办的“优秀长江协助巡护员”年度评选已正式启动。这个盛夏,极目新闻派出多路记者,分赴长江流域15个省市深入采访,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入海口,从长江干流到两湖与汉江,寻访长江协助巡护队员的工作现场,记录他们守护母亲河的行动与心声。
————
翻开地图,你会发现,蜿蜒在中国版图南方的长江,其实并不只有一个名字。从青海发源的沱沱河,到通天河,再到金沙江,直到汇合岷江之后的江段,才被称为长江。处在岷江与长江汇合处的四川宜宾市,也因此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
宜宾,是一座以五粮液而闻名的城市。而作为宜宾市翠屏区渔政协助巡护队的大本营,四川省第一座协助巡护员工作站,也坐落在五粮液集团的厂区里。
打鱼30年后退捕,老渔民夫妻一同巡护长江
宜宾市翠屏区渔政协助巡护队于年3月成立,有专职协助巡护员20人,其中退捕渔民15人。他们协助渔政部门,一起守护着宜宾市翠屏区辖区内岷江等54.9公里的江段。协助巡护员刘涛,一位打鱼30多年的老渔民,退捕以后加入了巡护队。作为巡护队的组长,刘涛在巡护时,身边总会有妻子李娟陪伴。自从退休后,李娟就会陪在他身边,连巡护队的其他队员都开玩笑,说这是“一份工资请了两个巡护员”。
有时候巡护的路程比较长,妻子就和刘涛换着开车。中午他们在外面点两份盒饭,晚上再回家做饭。遇到违法垂钓的行为,刘涛会去劝阻,妻子也会帮着劝,有夫妻两人一起,很多时候也更好做工作,大多数人也会因此不在禁钓区垂钓。
巡护队部分队员
刘涛一个月的工资不足三千,勉强够夫妻俩维持生活,但他们没有怨言,每天起早贪黑地默默守护在岷江边。晚上,蹲守河里以防非法打鱼,白天劝导钓鱼的人。
刘涛晒得黝黑,憨厚的笑容下露出洁白的牙齿。他说,虽然累,但是这一年来年,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成果。差不多十几年前,岷江里还看不到多少鱼,而近一年来,手机都能在江水清澈的时候,拍到大片大片游动的草鱼和青鱼,晚上手电一照,鱼儿哗啦哗啦往上蹦。“就觉得我们的工作都是有作用的,没有白费功夫。”
50岁女巡护队员,默默守护一江清水
金沙江在宜宾汇合岷江后,就被称为长江,交汇处也形成了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并流的景象,这里也因此得名三江口。
巡护队有4名女队员,其中两名为外招人员,两名是退捕渔民。唐胜容巡护的地方,正是三江口。
50岁的唐胜容,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从小在渔船上长大的她还记得,家里兄弟姐妹多,每年到了要开学交学费的时候,父亲都是靠捕鱼卖钱给他们凑学费。那时候,江里的鱼还很多,但是到了年以后,鱼越来越少,包括宜宾的标志性物种胭脂鱼,也越来越少见了。
协助巡护队招募队员时,唐胜容立即就报名了。“退捕上岸以后,年纪大了,不好找别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为了长江大保护,作为渔民,本来就熟悉。”巡护队要考核的体能、游泳,对在长江边长大的唐胜容来说没有难度,而作为退捕渔民,她熟悉江上的情况,哪里适合钓鱼,什么时候人会比较多,鱼产卵的时间和区域,她都一清二楚。
“刚开始的时候也困难,还有过冲突。”唐胜容说,虽然这样,她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江边已经基本没有违法垂钓的了。
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视察的地方就包括了唐胜容巡护的三江口。这也让她非常高兴,“国家越来越重视长江大保护,现在江里水清了,鱼多了,我们要把这一江水继续守护好。”
夜间巡护不能开灯,配头盔保护安全
在烈日下,巡护队员们都戴着白色的钢盔,非常显眼。队员们不是不怕热,这样是为了安全。
协助巡护员谢富坤说,刚开始巡护的时候,他们在江边走的时候,经常有人从大堤上往他们身上扔石头。他说,多亏了有钢盔,有一次石头不巧直接砸到了他的钢盔上,他就听到“当啷”一声,“耳朵差点都被震耳鸣了,整个人汗毛都竖起来的,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戴了钢盔,要不然脑袋肯定被砸得头破血流”。他跑上去找扔石头的人,那个人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有时候电动车停在大堤上,车胎被戳个洞,车气被人放光了,这在巡护之初都是常有的事。
夜间巡护或者有联合执法时,为了防止非法捕捞分子提前发现,队员们骑着电动车接近时都要关掉车灯,甚至连仪表盘都用布或者纸板盖上。
巡护队员集合
不过近半年来,队员们感觉情况发生了变化:虽然还偶尔有石头从天上光顾到他们面前,但是次数越来越少了。
“大家也慢慢理解我们巡护队做的事情,是保护长江、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谢富坤说,现在巡护时,扯皮的时候越来越少了,违法垂钓的也越来越少,除了江里的鱼越来越多,江边的水鸟也多了起来,走在江边,看得很惬意。
协助巡护队工作站,守望着奔腾不息的岷江
7月19日,走进翠屏区渔政协助巡护队的工作站,空气里飘着一股淡淡的酒香。原来,这个工作站所在的位置,是五粮液集团的厂区。
说是工作站,其实只是两个集装箱改建的板房。工作站正对岷江,在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里,岷江都是清澈的,但是当遇到汛期,上游雨水带来的泥沙也会将岷江水染成黄色。
宜宾市翠屏区渔政站的刘晓欢站长,是这个工作站的创建者。这个今年5月才挂牌的工作站,是他几番呼吁才建起来的。虽然条件还比较简陋,但是有空调、床铺,还有电脑,队员们可以在这里记录一天的巡护日志,天热时休息,如果遇到晚上需要联合执法或者巡护时,也可以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工作站的宣传栏
在这个工作站建立前,队员李茂彬和其他队员只能到处打游击。中午太阳大了,大树下面躲一躲,遇到下暴雨,树下不安全,就去江边找个公厕躲一下。甚至有一次中午太阳太大,他换班后在公厕里睡了一会。时间长了,对江边的公厕的位置都摸熟了,他被其他人戏称为“厕所所长”。
这样的境遇也让刘晓欢下定决心,要改善队员们的工作环境。这个工作站同时还是翠屏区渔政安阜街道巡护工作站,街道、社区巡河员和退捕渔民组成巡护队,每天对辖区9.6公里长的岷江岸线进行24小时常态化巡逻。
岷江上吹来的风依然凉爽,脸庞黝黑的巡护队员们从江边走过,眼神中都有一道光,指引着他们把保护之路走下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61.html